打开APP
何以中国:由伏羲氏“味百药、制九针”浅谈中国医药发展史
伏羲文化
2024-08-24 20:27:06

文/张子才

 

 

伏羲氏,一个从神话中而来,逐步照进现实的人物。

帝王世纪  》: 伏羲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妖枉焉。

《史记》:神农尝百草。

《千金药方》:黄帝制九针。

这些有趣的记载,反映了一代代中华上古圣贤们在与自然共生共荣的过程中,对植物的认识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形成了系统的药物学知识。他们用石头磨制成各种形状的石针治疗疾患,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

《易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伏羲氏太极、阴阳、四象、五行、八卦学说包含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中国医药发展和龙的传人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文化DNA。伏羲古中药学的哲学思想为现代中医药的发展奠定了主要骨架以及发展的内涵外延,孕育了"天人合一"、"阴阳合一"的整体观,成为后世中医学理论哲学思想的主要文化根源,对历代中医、中药、养生、望闻问切、疗法、药剂、针灸等都发挥着引领和推动作用,是中华民族安身立本之本,是中华千年灿烂文化之根。有学者说:伏羲古中医药学是祖国中药医学的总源头。

探究中医药发展史,多少治病救人的故事,多少耐人寻味的传说,真实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行走在千万年的历史长河中,穿越历史的团团迷雾,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讲述中医药发展史,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是为序。

 

夏商周   早期医疗实践和医巫之争

 

4000多年前,原始氏族,私有制确立。

3000多年前,商王朝迁都今天的安阳,史称殷商,创造了先进的古代文化,中医药也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商人爱占卜,对鬼神无比崇敬,凡耕种、战争、嫁娶、狩猎、疾病等皆问神灵,由巫把所问之事刻在动物的骨骼上、钻孔、炙烤,根据燃烧后的裂纹进行占卜,预测吉凶。巫也算是早期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大祝、大卜、司巫,居于社会的主要地位。巫医帮病患寻找巫的产生给中医药发展产病源,通过祈祷、安抚、施术去去除疾病。巫医对社会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消极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巫产生了怀疑,巫在人们生活的地位开始动摇,巫和医分离。

《周礼》: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

周,医师下设士、府、史、徒等职,医师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各有所司。

《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经历上古时期到周朝,已经成为比较完整的医学著作,论述了人体的生理、解剖、病因、病机、诊断与诊疗原则,疾病预防思想以及广泛引进的阴阳五行学说等。

《山海经》、《诗经》、《尚书》、《左传》、《道德经》中也有中医药记载,像白茅根、木瓜、荷等植物类,以及扁鹊见见蔡桓公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的医疗情况。

关于这一时期的中医药成就,在此,仅以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简述:

1、 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学说逐步形成,建立了整体观念。
2、 确立解剖与经脉、络脉、血脉概念。
3、 望闻问切互参诊疾病,
4、 发明应用中医药方剂。
5、 火灸、针刺治疗疾病。
6、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医巫分离、医疗分科、医事管理以及病例记载制度的建立,中医学理论实践体系确立,是中国医药学发展史的伟大转折,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为秦汉时期以及后世中国医药发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汉三国:中医药学术和实践大发展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同时,下令:医药种树之书,不在焚烧之列。
秦始皇痴迷长生不老药,现代人觉得他很可爱,其实,这对中医药养生保健,某种角度来说,是有积极作用的。
秦设"太医令丞"。
经过上古、夏商周,至秦汉,《神农本草经》编集成书。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对于药物的性味、产地与采制、炮制方法,乃至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等都有涉及,极大地丰富了药物学的知识体系,成为中药理论精髓,至今仍在临床中应用,对中医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本经·序录》中即言:"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甘草、地黄、黄连、大枣等;"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需判别药性来使用,如百合、当归、龙眼、麻黄、白芷、黄芩等;"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
《神农本草经》中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药物理论,由此奠定了药物学的理论构架。以药物配伍为例,《神农本草经》中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在药物配伍中,总结了七种关系,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认为对此"七情"要"合和视之",这便是"七情和合"的配伍原则。
中医发展,师徒相受,传承进步,有着十分光辉的历史传统。
华佗,汉末著名的医学家,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三国演义》中的结局,让人唏嘘感叹。后人称华佗为"外科鼻祖",又以"华佗再世"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众多弟子中,吴普、樊阿、李当之等继承了其中医药,尤其是针灸,对后世影响深远。
张仲景,汉末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后来,取《内经》、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结合临床时间,王叔和的著作《脉经》问世了,全书共10卷,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
 
隋唐:中医药学呈现集大成的特点
 
隋唐时期,统治者比较中式医学,他们所采取的一些政策,给中医药学的发展带来了政策基础。隋炀帝时期,创办太医署,编撰《四海类聚方》《诸病源候论》等医学著作。
太医署,类似今天的中国医药大学以及附属医院。唐继隋制,到唐朝时,太医署规模宏大,学制健全,课程新颖,教学水平高,考核制度严。比如医学4科:医科、针科、按摩和咒禁科。另有药园一所,实际是今天大学的5个系。太医署除了具有教学和医疗功能外,还从事医典的整理工作,《新唐书》、《唐六典》、《千金方》、《外台秘药》编著完成。
公元626年,经历玄武门宫廷之变后,农历八月初九,大唐迎来了新主人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本人也懂得医药知识,为了不使刑罚伤损脏腑,曾下令:治决罪人,不得鞭背。为救爱将,割须做药引。唐太宗的生死观也值得肯定,对生命、寿限有较为正确的理解。
孙思邈   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  三十卷,既有诊法、证候等医学理论,又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既涉及解毒、急救、养生、食疗,又涉及针灸、按摩、导引、吐纳。《千金要方》是中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并对日本、朝鲜医学之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千金要方》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孙思邈晚年 著有  《千金翼方》,系对《千金要方》的全面补充。全书内容涉及本草、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补益、中风、杂病、疮痈、色脉以及针灸等各个方面,尤以治疗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最见疗效。书中收载的800余种药物当中,有200余种详细介绍了有关药物的采集和炮制等相关知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将晋唐时期已经散失到民间的《伤寒论》条文收录其中,单独构成九、十两卷,成为唐代仅有的《伤寒论》研究性著作,对于《伤寒论》条文的保存和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孙思邈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道家医德思想,是中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孙思邈的名著《千金方》中,也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专门立题,重点讨论。而他本人,也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代表人物之一。
 
宋元明清:医学争鸣与各民族医药学融合
 
公元1067年,宋神宗王安石实行变法,在中医药学发展上,采取了中药措施。创办太医局。后来,虽然变法失败,但是影响深远。宋徽宗时,编撰医学著作《圣济总录》。
宋时,传统四诊:望闻问切,八纲辩证:虚实寒热表里阴阳,六经辩证: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得到发扬和提高,临床应用更加丰富多彩。
宋慈总结法医学著《洗冤集录》。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有中医药的贡献。
苏轼喜爱医药,广交名医。被贬至黄州、惠州、儋州各地,从没停止对中医药学的研究和钻研,他搜集医药的上万年的创城中,金元四大家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他们是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震亨。
张元素倡导""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学说,提倡与时俱进,解决实际问题。
刘完素倡传染病治疗重用寒凉血水。源于《内经》又不拘泥于《内经》。
张从正倡导以汗吐下法攻治驱邪的学说。
李东垣倡导脾胃论,强调调理脾胃的学说。
医学争鸣。
明朝时期,李时珍划时代巨著《本草纲目》成书。
全书卷一卷二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卷五至卷五十二为药物各论  虽为中药学专书,但涉及范围  也载述一些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药名的读音和含义。还记载契丹族用羊皮、羊骨占卜和写字,吐番人用燕脂化妆等习俗,蒙古族裹于牛皮内治疗外伤方法等。
清代,传染病治疗学派林立,理论也有所创新。康熙大帝推广人痘接种预防天花获得重大成就。
盛世修史,清代,乾隆命令编纂医学教科书《医宗金鉴》。
清代,内科学派林立。正骨科学丰富多彩。
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各民族融合,藏医学、契丹族医学、回鹘族医学、吐蕃医学、女真族医学、党项族医学、回族医学、蒙古族医学、维吾尔族医学,壮族医学、充分交流融合。
 
清末民初:百年困惑
 
中医药学的发展,在晚清,面临西医的挑战。
国运、人的命运、中医药的命运息息相关。西医在朝,中医在野,中医甚至面临被消灭、被废止的境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百年,有战火、有委屈,但是中国人不断革命,求生存、求进步、求发展。
 
新中国中医药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专门的管理、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建立中医院校以及中医医院,出版发行报刊杂志。期间,制定了"团结中西医"的方针政策,提出把中医中药知识和西药结合起来 ,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中医药逐步恢复生机。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批研究人员在中易老师的指导下,实践着中西医结合的途径,创造着中西医结婚的方法,他们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白内障、骨折等疾患,人类共享针灸,抗疟疾,抗癌,应对新冠,虽取得瞩目的成就,但是还有遥远的路要走。
中医学需要再创辉煌,中医药学也一定能够创造辉煌。
 
 
中医药新说
 
新的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也应该包括中医药的现代化。
中医药发展可概括为----
1、 团结中西医,坚持中西医并重。
2、 努力推动、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药学。
3、 团结和依靠中医,发展和提高中医,更好的发挥中医作用。
4、 坚持中西医结合。
5、 保持中医药特色,发挥优势,逐步实现中医中药现代化。
 
     感谢伏羲文化研究会杨复竣会长的引导,感谢中医名家张祥云院长、陈飞庆院长的指导,感谢顶端新闻平台以及读者的激励,让我完成《  由伏羲氏" 味百药制九针  "浅谈中国 医药  发展史 》初步梳理,由于水平有限,恳请您批评指正,我将虚心接受,认真分析,严谨对待,拜谢。

编者简介:张子才,男,汉族,河南淮阳人,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曾供职于央视、凤凰卫视。寻梦船A Dream Ark创始人,淮阳春晚创始人,淮阳演艺商会会长,龙的传人专访、龙的传人春晚导演、主持人,中国式礼仪实践者。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