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让更多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陈觉
2024-08-21 14:30:24
让更多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近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一个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和“巴丹吉林沙漠一沙山湖泊群”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更是链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我们应始终把文化遗产的保护放在第一位,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更行之有效的举措,擦亮文化瑰宝,守护好这座桥梁,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走好传承之路,让文化遗产“守得住”。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近年来,北京先后开展110余项长城保护工程,成立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启动箭扣长城和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探索出一条长城保护的新路径;海南着力构建智慧化生态管护新模式,以数字技术助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日常巡护、动物保护、资源监测正变得更“智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压实主体责任,深刻认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形势新要求,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到位,确保相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文物立法,完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加强文物执法,督办查处文物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普法宣传,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强部门协作,严厉打击文物犯罪行为,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走好创新之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保护文化遗产不应只局限于文物本体,还应致力于挖掘其文化价值。比如敦煌研究院建成“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并将30个典型洞窟的高清数据在互联网平台向全球共享,经典洞窟、壁画可随时在线观赏;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唐家河片区,不断加强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涵盖观鸟、观兽、观虫等多种形式的自然教育课程体系,并为周边社区群众提供公益自然教育服务……。我们要深入挖掘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内涵和价值, 加强传承和保护工作,培养一批专业的传承人和保护人才;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创意、演艺等产业,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通过融入创新元素、增加科技赋能,大众可以深度参与互动、体验,感受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全新生命力与时代活力。
走好交流之路,让文化遗产“走出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不仅向世界全面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更集中呈现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水平,为世界遗产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我们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守护好、传承好文化和自然遗产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项目,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技术,提升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水平,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化和自然遗产,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每一个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新征程上,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守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的根脉,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陈觉)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