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墨香与酒香里的千年长卷
竹庵
2025-05-23 16:28:33
墨香与酒香里的千年长卷
 

《观沧海》(图片辑自网媒)
前日宴饮,席间的一杯佳酿,竟如同一把钥匙,悄然打开了我记忆深处的画卷。在我的笔下,常以笔墨追溯历史的光影——画竹林七贤醉卧青竹之下,他们借酒遁世,在动荡时局里守护着精神的净土;勾勒刘伶袒胸箕踞,褴褛衣衫下是对礼教最肆意的反叛;挥毫曹操临江酹酒,豪情与壮志在观沧海的浩叹中翻涌。也画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疏狂,醉眼朦胧间诗韵天成;画他举杯邀月,让清冷月光与浓烈酒香共诉孤独;画贵妃醉酒,云鬓微散间尽显盛唐风华。更曾无数次描摹酒祖杜康,试图用画笔还原那位远古智者,在偶然与智慧交织中,开启华夏酿酒传奇的瞬间。这些跃然纸上的故事,竟都暗合着一个古老而深沉的意象——酒。
 

《太白邀月图》(本文作者李宝玉插图)
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自曹操笔下奔涌而出,穿越千年岁月,早已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里不灭的回响。它无需任何宣扬,便深深镌刻在文化的长卷之中,在一代代人的吟诵中口口相传,将“杜康”二字化作美酒的永恒象征。东汉《说文解字》中“少康作秫酒”的记载,更为这段传说烙下历史的印记。千百年来,酒不仅仅是杯中物,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流淌的情感——曹操借它抒发壮志未酬,苏轼用它寄托超然心境,李白将其化作诗的灵魂,贵妃醉酒则为酒文化添上一抹华贵柔媚。而竹林七贤的佯狂、刘伶的放诞,皆在酒的浸润中,酿成了反抗与坚守的千古绝唱。
 

《杜康造酒图》(图片辑自网媒)
每当笔尖游走在宣纸之上,那些画中人物仿佛带着酒香扑面而来。他们的醉态,或是乱世中的清醒,或是理想主义的坚守,或是诗意浪漫的迸发。酒于他们,是逃避现实的避风港,是叩问天地的回响,是艺术灵感的源泉,更是勾勒人间百态的妙笔。而“杜康”作为酒文化的符号,早已悄然融入历史的肌理,成为连接不同时代、不同灵魂的精神纽带。从酒祖杜康的首创,到无数文人雅士的推崇,酒在时光长河中,承载着太多的故事与情怀。
 

《竹林七贤图》(本文作者李宝玉插图)
如今回味那场宴席,杯中酒的滋味已渐渐淡去,留下的是对千年酒文化的深深感慨。这一脉酒香,浸润了文人的风骨,滋养了艺术的灵感,最终化作丹青中永恒的意象。在墨香与酒香的交织中,历史、艺术与精神共鸣,绘就了一幅永不褪色的文化长卷。

本文作者李宝玉近影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