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10月16日,“文学批评的理论创新与使命担当——文学跨学科研究高端对话”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举行。
开展跨学科对话
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为什么要研究外国文学、如何开展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翻译家与作家的交往对译者本人起到的促进作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以及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介入”等问题,与会学者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跨学科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主要特点之一。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常务副校长魏小琳表示,跨学科、跨领域对话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催生重要学术成果,推动人们聚焦文学研究,使有志于从事文学研究者坚定学术信念、树立学术理想、明确学术进路,找准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丁帆谈到,阅读、思考与表达思想是人文学科的共通之处,作为研究文学的人文学者,应该打通文学研究与哲学和历史等人文学科之间的壁垒,建构起学术研究的坐标系、找到学术研究的参照物,否则就只能做不成体系的学术研究,而这也是中文学科需要与外国文学,尤其是外国文论结合的原因。同时,研究中国当代文学需要了解世界、世界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宁结合跨学科、跨国界文学研究的经历提出,从事跨学科研究要与国际学界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得到相关学科、国际学界的认可,这就要求研究者在相关学科领域都拥有深厚的功底,进行不断地阅读与学习,同时跳出特定的语言构建的“囚笼”,进入到更为深广的人文社会科学乃至科学领域中。
作为翻译者和研究者,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许钧提出,鲁迅等老一辈翻译家在从事翻译工作时把翻译与国家的命运、汉语的建设与改造以及对中国人思维的改造紧密结合在一起。今天,要继承老一辈翻译家身上的使命感,以翻译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学理论改变、革新、影响、指导当代中国作家的观念与创作,让中国文学通过吸收、参照、模仿的过程逐渐独立,创造属于中国文学自己的范式。
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的内在要求
谈及文学批评者、文学研究者的“介入”问题,丁帆从介入性批评出发提出,文学应该首先是人性的,其次是历史的,再次是审美的,中国文学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批判现实主义缺失。
以翻译为桥梁,推动中外文学和文学理论的交流互鉴。王宁提出,翻译是多途径、多面向的,即便不对外国的文学理论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只是在作品中引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讨论乃至批评,也是一种翻译活动。
许钧表示,人文学科不一定要一味求“新”,但学者不能总是说“是”,要敢于以批判性视角说“不”。同时,文学翻译的创造性不拘泥于语言美化层面,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创造。通过翻译,一个民族能打开自我、走向他者,拓展思想疆域、重新认识自身和世界。翻译让一种语言的作品在另一种文化语境当中开花结果,这也是一种创造。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理事长徐真华表示,阅读、思考与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重要能力,文学批评学者更应当重视与培养这种能力。在文学学习、研究、交流中,要积极推动文学批评理论创新,勇于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这是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
本次对话会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报《语言与文化论坛》编辑部、西方语言学院主办,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应用外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