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话说宋朝年间,江南有座净月寺,寺中有位年轻和尚名唤明悟。这明悟生得眉清目秀,天资聪颖,尤其对诗词对联一道颇有研究。他的师父月明老和尚常引以为傲,说他是佛门千年难得一见的奇才。
那一年秋天,月明老和尚接到一封急信,乃是十里外兰若寺的净心师太所托。信中言及一桩关乎两寺兴衰的要事,需当面详谈。但老和尚正值闭关期间,不便亲往,便命明悟代为送信。
兰若寺是一座清幽的尼姑庵,以清修著称。寺中主持净心师太不仅佛法精深,更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其座下有一得意弟子名唤妙语,年方二八,生得清丽脱俗,更兼诗才出众,是方圆百里闻名的才女。
这日薄暮,明悟抵达兰若寺时,秋风瑟瑟,落叶纷飞。净心师太看罢书信,因事关重大,需细细斟酌回信。加之天色已晚,山路难行,便命妙语安排明悟在客堂暂歇一宵。
酉时已过,寺中钟声悠扬,诸位尼姑各自归房。妙语端来一盏清茶,见明悟正在案头研墨写字,不禁驻足观看。只见他笔走龙蛇,字迹飘逸,显是功底深厚。
"听闻小师父不仅佛法精深,对诗词对联也颇有造诣?"妙语打破沉默。
明悟放下毛笔,谦逊道:"略知一二,不足挂齿。倒是久闻妙语师太才思敏捷,诗词对联无一不精。"
妙语莞尔一笑:"既然如此,不如以对联为戏,互相切磋一番如何?"
堂中几位小尼姑听闻,也都凑了过来。明悟沉吟片刻,忽露顽皮之色,朗声道出上联:"小僧夜宿尼姑庵。"
此联一出,满堂哗然。几位小尼姑面红耳赤,纷纷低头。这上联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机锋,若对得不当,极易惹人非议。
一位年长的灵心师太率先开口:"明月高照古佛前。"虽对仗工整,却失之平淡,未能切中要害。
又有一位慧心师太对道:"老树参天护法门。"意境虽好,却与上联神韵不合。
几位小尼姑也纷纷献计,或说"青灯一盏伴清修",或对"晚风徐来抚佛衣",皆不尽如人意。
妙语素手掩唇一笑,从容对道:"老僧白日看经文。"
此联一出,满堂惊叹。明悟更是眼前一亮,连连击掌称妙。这下联可谓绝妙:首先在对仗上,"小僧"对"老僧",一老一少;"夜宿"对"白日",一明一暗;"尼姑庵"对"看经文",一处所对一行为,工整对仗,天衣无缝。其次在平仄上也是完美契合。更妙的是,这一联将那看似轻佻的意味,巧妙化解为庄严的佛门清规,既显才思,又合佛理。
正当众人啧啧称赞之际,净心师太与当地赫赫有名的济玄大师同时到访。两位高僧听闻这对妙联,济玄大师不禁老脸一红,既为明悟的大胆,更为妙语的机智。他捋须笑道:"好一个才思敏捷的小尼姑,倒让老衲也自愧不如了。"
净心师太也深感欣慰,说道:"佛门清规,原是为度人济世。明悟小师父此联看似戏谑,实则考验人心。妙语能以智慧化解,确是难得。"
那么如果是你,请问该如何对此下联呢?
#顶端冬日创作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