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空厂:《书画鸳鸯谱》--许士骐与两位书画家妻子
自由书画谈
2024-09-04 00:18:00




空厂:《書畫鴛鴦譜》--許士騏與兩位書畫家妻子

     海上畫派名畫家許士騏(1901~1993)兩位能書善畫的妻子分別是楊縵華和貝聿玿。《上海地方誌·近現代人物》許士騏辭條中有云:"1933年11月在上海舉辦‘許士騏 楊縵華夫婦畫展’。"《上海美專名人傳略·名師大家篇》亦云:"1933年11月在上海舉辦‘許士騏 楊縵華夫婦畫展’。"兩處所云,一模一樣,連標點符號都絲毫不差,不知誰抄錄誰的?還有,這兩部書中許士騏的辭條又皆有"出版有《士騏畫集》、《許士騏 貝聿玿書畫集》",仍是一模一樣,毫無二致。
     較為專業的《海上繪畫全集·海上畫家小傳》許士騏和貝聿玿的小傳分別云:"許士騏(1901 -1993)安徽歙縣人。畫家貝聿玿夫。"和"貝聿玿(1908 -     )畫家許士騏妻。" 《海上閨秀》附錄一《海上閨秀書畫家匯傳》"貝聿玿"有云:"1908年生。許士麟妻。江蘇吳縣人,別署堅白樓主。"編著者把"許士騏"錯錄為"許士麟"了。《海上閨秀》也收錄了楊縵華的辭條:"楊縵華:書法家。四川省人。幼承家學,尤善鐘鼎篆書。"更為專業的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民國書畫家匯傳》收有楊縵華的辭條,曰:"楊縵華 女 四川人。幼承家學,雅擅書法,尤工鐘鼎篆隸,神韻古樸,識者重之。"該《匯傳》亦有許士騏的辭條,但未云楊縵華是他的妻室。
     許士騏、楊縵華、貝聿玿三位皆享名民國的書畫家,綜合辭書資料,下面著些筆墨詳述伊們的生平行跡。
     相較許士騏的作品投放市塲稍多,予十九年前的2002年暑假攜妻兒上百尺樓探望先師時,先師送予了一幅許士騏的山水立軸,予接到畫,即請先師題識。先師略加思索,在裱右揮題:"許士騏學貫中西,畫入神品。此幀筆精墨妙,書卷之氣盎然,有迥出塵寰之妙緒,獲者珍之。洪丕謨識於春申江上時正壬午盛暑揮汗為題。"予持回即撰成《文人畫家許士騏的<黃山雲峰圖>》,隨後收入拙著《近代名家書畫藻鑒》。文中予整理出了許士騏的小傳:

            許士騏 安徽歙縣人。清光緒二十七年生(1901)。幼即嗜畫,及長,民國五年(1916)致力國畫,刻意寫生。性好游,十九年(1930)便游中歐十餘國,名山大川擷奇探勝,歷致胸中,發諸腕底,山水、花鳥、人物,無所不能。尤善作奇峰怪石,蒼松白雪,運筆蒼勁渾厚,與梅癯山有異曲同工之妙。花鳥出入呂紀、邊文進、華嵒、陳道復之間。人物則重寫生,神采奕奕,得力於解剖學造詣。歷任教育部美術教育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美術理事。著有《人體解剖學》、《人體解剖造型美術之研究》。出版有《士騏畫集》、《許士騏 貝聿玿書畫集》。
     《海上繪畫全集·海上畫家小傳》收許士騏小傳有云:
 
            抗戰時赴重慶,應徐悲鴻之邀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1942年在重慶舉辦個人畫家,宋美齡與孔祥熙購其《狀志凌雲圖》贈中國空軍美國志願隊,後任教育部美術教育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美術會理事,教育部全國美展第二、第三次籌備審查委員。抗戰勝利後返滬,創立"黃山藝苑",專事寫作……曾獲教育部藝術獎金。"

     許士騏亦工詩,《上海美專名人傳略》稱其"出版有《晚學齋吟草》"。上海《申報》民國十六年(1927)嘗刊出一則《書畫家聯合作品優待同志》潤例,開頭云"書畫家許德臣、許士騏二君"。
     民國報刊亦有載楊縵華:《上海年華》有篇《中國女子書畫會在滬成立》報導,時間是1934年4月29日,云:"中國女子書畫會在滬成立。中國女子書畫會是中國第一個女子書畫團體…….何香凝、余威丹、楊縵華……等響應,幾乎集中了當時上海所有女子書畫好手……"民國二十年(1931)十月二十日,上海《北斗》第一卷第二期有篇《以腳報國》的文章,主人翁是楊縵華,文中引載《楊縵華女士游歐雜感》,其中有曰:"有一天我們到比利時一個鄉村裡去。許多女人爭著來看我的腳。我伸起腳給伊們看。才平服伊們好奇的疑竇。一位女人說,我們也向來不曾見過中國人。"
     楊縵華四川富順人,民革成員。畢業於四川省立第一女師。曾任南京匯文女中書法委員。民國十九年(1930)比利時獨立博覽會中國代表團秘書,四川省重慶銀行總行文書科長,國民黨教育部全國第二次展覽籌委員委員。民國(1912 -1949)後為北京崇文區第二、三屆政協委員。工書法,經張伯駒介紹加入書法研究社。1978年被聘為北京市文史館館員。1984年8月在北京逝世。
     貝聿玿亦海派畫壇名家,《海上繪畫全集》稱伊:

            貝聿玿(1908~   )女,別署堅白樓主。吳縣(今屬江蘇蘇州)人。畫家許士騏妻。出身吳郡世家,富藏書畫,性恬靜,自幼即嗜丹青,尤擅刺繡,曾工繡《無量壽佛》一幀,越年而成,有"神針"之譽。初列顧彥平門牆,作山水出入四王。1938年避亂滬上,參加濤社。又從鄭午昌及姻親吳湖帆游,藝益猛進,曾二度展覽作品,識者稱之。1980年入上海文史研究館。以畫自娛。

     貝聿玿好福氣,享世壽103歲,於2010年6月去世。貝聿玿亦善書法,《民國書畫家匯傳》稱其"並從馬公愚學書法,藝乃猛進"。另外,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是聿玿的族弟。貝氏家族是中國唯一富過十五代的家族。吳郡貝氏家族自明代中葉至民國,五百年不曾中斷,一直到民國(1912 -1949)後被"土地改革"、"公私合營"等政治運動擊垮。
     筆者與貝聿玿亦有畫緣:七八年前在上海朵雲軒拍得過伊一柄山水成扇,畫筆追橅"四王",又入古能化,的為合作。署款:"辛巳秋日,以奉子蜜先生大雅之屬,貝聿玿。"鈐印"聿玿"朱文。貝氏一生經歷了兩個"辛巳",即1941、2001年,據畫筆和署款書法,氣息在民國三十年(1941)的"辛巳",畫家時年33歲,正是貝氏在上海灘從游鄭、吳兩位名山水畫家時期的作品,距今整整八十年了。
     許士騏、楊縵華、貝聿玿三位都享名民國至今,也有典籍云及"許士騏 楊縵華夫婦畫展"和"畫家貝聿玿夫"及"畫家許士騏妻"之謂,但始終未查得許士騏與楊縵華及貝聿玿婚姻情況及秀恩愛的"料",也使此文少了一抹炫麗的浪漫色彩,待今後發現有這方面的"料",再行補上,以使拙文更合拙著"鴛鴦"的氣味兒。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