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张树金|难忘的岁月——我的家庭回忆录(15)第二章  亲情永恒——我的兄弟姊妹
柳杨
2024-09-11 08:56:58

#创作挑战赛五期#

张树金|难忘的岁月——我的家庭回忆录(15)

 

我们家的十六字家风:

勤劳 善良 坚韧 坚强

节俭 孝顺 和睦 感恩

 

过去的日子久了就成了历史,过去的事情久了就成了故事。

翻开我们家的历史,重温我们家的老故事,就是在陶冶我们的情怀,就是在赓续我们的根脉,就是在激发我们以及后人的斗志与图强的力量。

愿我们家人人都拥有这无需提醒的孝顺,这不用强求的善良,以及根植于内在的感恩之心!

追忆是永恒的动力。在今天的所遇之中,去缅怀曾经的过往。千差万别的经历之中,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力量。不忘来时苦难路,奋斗拼搏不停歇!

 

第二章  亲情永恒——我的兄弟姊妹


(堂哥张树森一家)

1. 长兄的职责担当

记得电影《我的兄弟姐妹》的开头和结尾,都以一位长兄的口吻复述了他们的父亲对孩子们的教诲:“你们原本是天上飘下来的雪花,谁也不认识谁,但落地以后,便融为一体,结成冰,化成水,汇集到一起,永远也就分不开了。”

在我们兄弟姊妹六人当中,我排行老大。作为长兄,我深知浓浓手足情的含义。我认为,弟兄姊妹手足情真的就像天地一样伟大与永恒。也就是说,这苍天赐予我们的手足情,时时刻刻温暖着我们兄弟姊妹们的心。有种关心叫不请自来,有种默契叫无可取代。这种感情也只有兄弟姊妹之情才能做到。

世上很多感情都是有期限的,父母陪你前半生,儿女伴你后半生,唯独兄弟姊妹,可以随你牵挂一辈子。这是何等难得的缘分啊!        所以,在我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蕴藏着一种最温馨、最甜蜜的情怀,那就是手足之情。

这种爱,能把我们每个人的孤独与胆怯变得勇敢而坚强,能让一个弱小而无力的人变得伟大,并产生无穷的力量。家和万事兴,是的,我们弟兄姊妹,只有团结和睦,才能形成厚爱的合力,才能积累起不竭的动力,以至于感动上苍!

剪不断的是手足情深,割不裂的是血脉相连,忘不掉的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历历往事。童年的我们,一起生活的日日夜夜,我们都彼此感受着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共同经历过,为了我们这个家共同奋斗的难忘场景。

记得小时候,我们吃的最多的就是红薯、南瓜,菜也是红薯秆、红薯叶、白菜、萝卜、干豆角、干萝卜丝。但就是这样的食物,一大盆菜即便端上桌,也能在顷刻间被我们姊妹几个一扫而光。不是味美,只是能填饱肚子。那时候家里太过贫困,一件衣服大的穿过小的穿,一个苹果也要分成好几瓣。不管多大的苦,我们一起扛;无论多少的欢乐,我们一起分享。但当别人欺负我们的时候,我们会立马同仇敌忾,齐心对外。哥哥去放牛,要带着弟弟;姐姐去挖野菜,也要和妹妹在一起。这浓浓的兄弟姊妹之情,就像清澈的山泉一样,一辈子潺潺流淌,不会改变。

父母养育了我们一群儿女,实在的不容易。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如今苦尽甘来,该享清福了,但是,他们却先后离我们而去。我们失去了父母,其实都成了一个个的孤儿。我们再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孩子了。作为儿女,我们回报父母恩情的最好方式,就是继续保持我们兄弟姊妹之间的团结,就跟小的时候一样不分你我,互相帮助,相互扶持。纵然各自都有缺点,但我们都学会了包容。回报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互关互爱下,各家各户都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培养各自的孩子。

几十年来,我们弟兄姊妹们在这浓浓的兄弟姊妹情中,一天天变得成熟,也一天天将要老去。但是,兄弟姊妹间的相互帮助和关怀,不仅使我们每个姊妹们都感到了向上的力量,更弥补了我们失去父爱和母爱后的遗憾,使大家都能在家和万事顺、家和万事兴的环境中,逐步实现梦想,过上幸福的日子。

“兄弟姊妹”许多人都拥有,然而,却总有人理解错。兄弟姊妹如同手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俗话说得好:长兄如父。早先的时候,我对此不完全理解,父母离开我们之后,我慢慢领悟到了这其中的深意。也就是,我作为长兄,要担当起长兄的职责,像当年的父亲一样,尽心尽力照顾好每一位兄弟姊妹,做他们的引路人。不但要为弟兄姊妹们指路领航,不让每一个手足有痛,更要引导他们都尽快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近些年来,每逢春节,我们一大家人欢聚一堂,团圆共餐。餐桌上大家尽享家庭和谐的欢乐;当然也有共商家事,共谋大业的庄严。这样的场面,令我既感动又骄傲。在那一张张的全家福里,在那一个个发自肺腑的笑容里,我看到了满满的温暖和幸福。

父母是我们成长的明灯,父母是我们的导师,是我们不懈奋斗的指导者。违背父母意愿的那些事我们不能干。像父母那样,做善良、勤劳、正直、奋斗的追梦人,将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让我们好好珍惜这手足之情,不辜负父母对我们每个兄弟姊妹美好生活的期盼,愿大家健康、平安、幸福!愿我们千秋万代,永远昌盛!

(二弟张元如一家)

2.二弟元如的奋斗人生

我的二弟叫张元如,生于1970年12月15日。在元如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具有当年父亲不向生活屈服的韧劲和敢于奋斗拼搏的顽强精神。

元如高中毕业后,面对贫困的家境,没有颓丧自己的意志,而是暗暗树立一个自己的人生梦想,那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一个幸福美好的明天。

主动到郑州厨师学校学习,掌握了娴熟而精湛的厨艺。之后,先后在乡招待所、乡教育办公室、济源农业银行、济源建设银行等单位,普通厨师。每到一处,他所展现出的都是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勤劳肯干的精神,深得领导赞赏。2003年他被乡政府领导看中,聘他到乡政府机关食堂工作负责乡领导及全乡机关干部的一日三餐。

在这期间,面对自己普通的工作岗位,面对几百号人的机关干部,元如不忘初心,依然用自己不怕吃苦,朴实勤劳的工作表现,赢得了领导及机关干部们的一致好评。

每天早上,他总是在寒风中,第一个起床,亮起了机关餐厅的灯光;每天晚上,又是他最后一个关掉办公室的灯盏。他做的饭菜以及服务质量,都会赢得一个个上级领导的赞誉。在一次全市现场会上,受到了一位市领导的赞扬,称赞说,这是他见过的饭菜质量最好的机关食堂。元如的出色表现,连续得到几任乡领导的称赞。曾有一届乡领导在全体机关人员大会上,号召全机关干部向元如学习,踏踏实实做好工作,尽心尽力做好服务。

在此期间,元如的工作能力和处事能力以及思想政治觉悟都快速提升2012年12月,他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光荣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元如的出色表现,领导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认为他不仅会干工作,并能干好工作,是一个值得培养重用的好苗子。2014年他领导破格提拔为临干,出任韩旺管理区副书记。作为农村基层干部,他树立服务意识,顾全大局,身先士卒,敢打敢拼。每每遇到难以处理的事情,领导总是让他出面,他也总是能够得到满意的解决。

2017年,老家麻院村主要干部出现危机,村里频频出现群众上访事件,上级领导很不满意。在此情况下,元如临危受命,镇主要领导宣布,由他回麻院村兼任村党支部书记。

回村任职之后,他用无怨无悔一心为民的执着,迎难而上不惧困难的勇气,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全力投身脱贫攻坚战,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使麻院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出了一曲动人的奋斗与奉献之歌,并先后被济源市委、王屋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面对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元如理清思路,抓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关键点,严格落实党员和村干部管理制度,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把群众的人心凝聚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面提升了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力,使全村党员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进一步增强了合力攻坚、奋力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回村工作以后,元如身体力行、以上率下,一件事一件事盯住干、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每天清晨到村里安排工作,白天陪同驻村工作队逐户入户调查,抽空处理村内土地整治工程协调、群众矛盾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夜里还要与工作队在村部开会,整档卡、理思路、寻头绪、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在脱贫攻坚、档卡整改的关键时期,他以村为家,经常工作到深夜,连续数月,没有准点吃饭、没有双休、没有正常休息,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2个小时,甚至带病工作。

元如积极为村中的贫困户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为贫困户争取公益岗,解决贫困家庭的就业问题;申报危房改造建设项目,注重危房改造,解决了贫困户村民的住房问题;争取企业带贫,帮助每户贫困户增加收入。

在他的任职时间内,麻院村顺利实施了小河口桥架设、土地平整、村道拓宽、自来水和电网改造等项目,还将闲置的老学校改造成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的党群服务中心,收集农村的老照片、农机具、手工艺品等,打造“乡愁馆”,展现本村发展历程,让乡土人才寄蓄乡愁的同时立下回村报效家乡之愿。

此外,元如还引导农民发展蔬菜制种、辣椒种植、薄皮核桃种植等农业产业,建起了党建示范园,为农民增收拓展了新渠道,使麻院村成功脱贫摘帽。曾经远近闻名的“困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元如在工作上,很善于啃硬骨头,他重启了被搁置十多年的上庄居民组废弃土房拆除工作。他组织相关人员成立规划小组,集中召开群众会商量整体规划,走访个别户做思想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让老百姓知晓、理解、赞同村里的发展思路,拆除工作顺利推进。同时,争取上级资金120余万元,在2019年又全面硬化了上庄组内道路,彻底改变了上庄队多年以来下雨泥水横流、雨后坑洼难走的老大难问题。我家的老宅院拆除重建,也就是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这一年的6月份完成的。

在他任麻院村支书期间,麻院村还建设了村百姓大舞台、建设了村卫生医疗所、组建了党员巾帼等志愿服务队、民俗文艺表演队,定期开展道德典型评选、“道德讲堂”、“党员服务日”“五美庭院”评选等活动,涌现出了很多先进人物,全村上下兴起了崇德向善的良好村风。

由于元如优异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表现,2018年被评为济源市优秀共产党员,受到了济源市委、市政府的表彰。2021年被镇领导提拔为愚公管理区党总支书记

元如曾多次在春节家庭聚会时对孩子们说:咱们家没任何背景,只有靠自己踏实工作,才能赢得领导和大家的肯定,自己的前途也才能更加光明美好。他还多次告诫孩子们:穷没根,富没梢,富不过三。这些话说得都很有道理。孩子们一定要好好思考,保持节俭,花钱不要大手大脚,更不能像纨绔子弟那样坐吃山空。只有把咱们家勤劳、朴实、坚韧、孝道、和睦、感恩等优良品德永远传承下去,咱们家才能永远兴旺发达,久经不衰。

元如的爱人,名叫侯春兰,生于1974年4月25日,娘家在愚公迎门村。春兰是一个善良孝顺、肯于吃苦、聪明能干的女人。她先后在王屋山景区、王屋街上做生意。始终坚持货真价实、热情服务、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见到村上一些经济暂时困难的村民,就主动把货物赊欠给他们;确实很困难的,她还主动赠送给他们;有时村民经济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也会尽力给予他们帮助,得到了本村及邻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春兰不但对老人孝顺,与两个妯娌也相敬如宾,非常和睦。她们从来没有吵过一次嘴,也从未红过一次脸。家里有什么重大事情,比如我们父母的丧事及祭奠节日,她总是能高风亮节,主动让事情在她家办理,并主动操持着大家庭繁重的家务,使家庭内部从没有闹过矛盾。左邻右舍每每看到我们一大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吃团圆饭、照全家福、欢乐谈笑的幸福场景,都很羡慕,却不知道这里边,春兰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他们养育了一男二女。男孩张新超,聪明好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甘肃农业大学后,在大学担任学生会副主席职务,锻炼了自己,学会了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毕业后,当年考取了济源市水利局工作岗位,两年后顺利转正,成为济源市水利局正式工作人员。更可喜可贺的是,张新超在大学期间,结识了一位甘肃武威姑娘。姑娘名字叫周梦翔,知书达理,善良贤惠,聪慧可爱。经双方大人的沟通协商,2023年10月1日,也就是国庆节那一天,元如和春兰在济源花园假日酒店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结婚仪式。他们的家庭,将不断兴旺壮大。大女儿张新艳,在济源钢铁公司铁山河矿工作;小女儿叫张新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黄河科技学院,目前正在郑州上大学。

(兄妹6人合影)

3.小弟翩如为梦想而拼搏

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拼搏,就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压力之下不逃脱,在坎坷路上勇往直前;拼搏,就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拼搏,就是自觉主动的地坚韧起来,不怕用艰辛困苦磨炼心志,直至取得成功。

在我的三弟张翩如身上,不仅散发出一种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的人们所特有的韧劲,更蕴藏着一种超凡智者内心积极向上的无穷力量。人生的坚韧,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人生的坚韧,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镶嵌。

人能走多远,不要问路途,要问坚定的信念;人能攀多高,不要问高山,要问坚强的意志;我们离成功还有多远,不要问天资,要问拼搏。能量是守恒的,今天的付出就是明天的累累硕果。

我的小弟叫张树峰,小名叫翩如。他生于1973年12月12日(农历),属牛。父辈不怕困难、甘于吃苦、奋斗拼搏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积极的传承。

老人为我们弟兄分家时,翩如还没有成家。面对一穷二白、一无所有的家,他选择了拼搏。初中毕业后,他就怀揣一个梦想。那就是用自我拼搏来改变家庭的命运。他不怕吃苦,小小年纪,就先后到济源钢铁厂铁山河矿山、济源陶瓷厂等打工。两年的打工经历,让他深深地感悟到:趁着年轻,就要努力去闯;趁着年轻,应该去学门技术,靠技术吃饭远远强于体力劳动。同时,他懂得了,不靠天,不靠地,努力只有靠自己!于是,他随即到济源五三一驾校,开始学习大车驾驶技术。之后,他开过大车,也为私营企业老板开过小车,积累了娴熟的汽车驾驶技术,得到了老板及朋友们的鼓励及赞赏。

他跟着道桥公司等企业老板们学到了很多企业经营与管理方法,也跟着他们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艺术。与此同时,翩如还始终不忘学习,坚持进取。通过近一年的顽强而努力的网上学习,终于考取了国家工程施工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当时包括我在内,都由衷地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建造师资格证书的考取,实在是太不容易。很多年轻的大学毕业生都难以考取,作为毕业多年的成年人,还要面对生活与工作的多重压力,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从这之后,一些企业老板也就干脆放心地把他们的工程项目交给了树峰,由他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与管理,包括工程决算以及款项收资等全部工程项目都交给了他,让他来负责。当然,翩如也不辜负老板们的重托,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使命,得到了老板们的信任,受到了老板们的嘉奖和鼓励。

是的,命运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我们无从选择,但我们却能选择如何走好这段路。曾有人说,坎坷常常横在人生道路上,考验人们的意志。坎坷会把弱者跌得一蹶不振而对于强者,它却是借以登上理想巅峰的台阶。

真金不怕火炼。很多时候,一些事情看起来好像不可能完成,但是当你真正努力去做的时候,结果往往是积极的。当你不害怕吃苦,勇往直前去拼搏的时候,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后来,翩如又不甘心永远替别人打工,就在心里萌生了一个新的梦想,那就是大胆走出打工藩篱,自己当老板,独立经营城市管道施工项目。独立经营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经济基础,需要人际关系,需要工程预算,需要安全管理,需要人力资源等等等等,同时他也没有团队力量,运作起来举步维艰。但是,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一年时间就实现了经营管理质的跨越。

尽管在这些年的独立打拼之中,他经历了很多很多的艰难和曲折,但在运营中,他也结识了很多很多的同行朋友,在他们身上又学到了很多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使自己的运营策略也在不断的积累和实践中趋于成熟。我们眼看着他的家庭经济收入在不断增加,家庭经济条件也在逐步得以好转。

经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财富。但被苦难经历压倒的人,是无法得到这笔财富的。是的,人在任何情况下精神都不能垮;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所作为。这是对自己的负责。人不光要承受苦难,还要有战胜苦难的坚强毅力和强大的精神能量。

小弟的爱人叫张冬娥,19801120日生(农历),娘家是王屋镇五里桥村。她诚信、善良、和蔼可亲,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她尽心尽力,不辞劳苦,相夫教子,无怨无悔。后来,随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上学,她感到自己能在做好家务的情况下,再做一些事情了,于是,她又应聘到济源环卫公司上班,积极为家里增添收入,做些贡献。目前,他们在城里和老家麻院都有房,并且拥有了一辆家庭轿车和一辆皮卡小型运输车。冬娥也学会了汽车驾驶技术。家庭和顺,日子越来越幸福。

几年来,三弟翩如倔强不屈的性格驱使家庭不停奔跑,自己出色的表现,也越来越得到亲戚及弟兄姊妹们的肯定,赢得了更多朋友们支持,物质生活也大大提升。他们夫妻同心,共同打拼,添置了汽车,盖起新房,拥有了温馨的家。

小弟翩如养育的三个男孩,都聪明懂事,对人有礼貌,很招人待见。大孩子张新涛,大学毕业之后,在中国三建兰州公司工作;二孩子张森昊,在济源最好的高中——济源一中上学;小孩张学朋,还在上初中。孩子们个个聪明好学,惹人喜爱。

熬过了严冬的寒,淋过了暖春的雨也见过炎夏的骄阳,还有那随风飘过秋的金黄正是他们的不断努力和拼搏,以及自己往事的升华与沉淀,才有了今天的风云淡。如今,靠近不惑年龄偏如,仍在快节奏的生活不断拼搏,追求自己更加美好的人生。

翩如也常说:我们养育三个孩子,虽然现在感觉将来生活压力会很大,但相信只要我们夫妻同心,一如既往,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大妹小娜与丈夫王战旗)

4. 大妹小挪的家庭

我的大妹叫张小挪,1963418日出生。也就是我们家盖了上院那座土房子,在搬了家之后出生的。当时,盖房时我们一家人承受的痛苦,没吃没喝的艰难,父母终生不忘。我的祖母以及我的父母,为了让我们姊妹几个都永远记住这个特别的日子,记住这个艰难的年代,就为大妹取了这个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名字。

     我的大妹小挪,在我们家排行老二,也就是家里最大的女孩了。她略显瘦弱,但干起活来风风火火,一身干练。妹妹比我小六岁,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小时候总是在一起干活。记得我们一起捡麦穗、挖野菜、拾红薯、打玉米草、拾羊粪蛋;还有跟着父母一起上山拾柴火、拾橡壳、拾橡子、捋榆钱儿、采黑鹳芽等。我们还一起放牛,一起拾地苦连,一起爬到那高高的树上打空柿。那时候妹妹虽然比较瘦弱,但上树是一把好手。

她读小学时,就很懂事。每天放学回到家,她就去下庄的水井旁或是小河口的水渠边,洗全家人的衣服。还要去田间地头觅猪草,还去菜园里提水浇菜。头顶猛烈的太阳,把她的小脸蛋晒得通红。

大妹没上几天学,也是在本村祠堂里上的小学,一毕业她就再也没有进过校门。此后,她就开始随父母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担粪、锄草、栽红薯、割麦子,样样活儿都干。大妹忠厚勤快,干起农活来不亚于一个大人,常常受到队干部的夸赞。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就在生产队当一个壮劳力了。

大妹在家里也非常勤快,她能帮母亲担水、摘菜、洗碗,洗衣服,还能帮助父母照看我的奶奶。每天夜里,她都拉着奶奶,去上屋陪奶奶睡觉,奶奶很是高兴。后来,有了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后,大妹还帮助母亲带孩子,俨然一个小大人,很受母亲喜欢。村里人看到后,也总是夸赞说:有个姑娘真好,又不淘气,还能帮大人干活!

1984年的冬天,大妹结婚了。她离开我们家,嫁给了铁山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妹夫叫王战旗,1961215日生,属牛的。婆家也是比较贫困的家庭。记得当时他们结婚时,只是住在一间土房子里,且狭小阴暗,常年不见阳光。当时,送亲回家的路上,我就有很多感慨,心里暗暗想:小挪命苦呀,娘家穷,婆家也是这样寒酸,以后的生活也很不容易呀,看来还要吃很多的苦。好在,妹夫是个实在的庄稼人,勤勤恳恳干活,踏踏实实做事。一季季、一年年,在那几亩庄稼地里付出着汗水,收获着成果。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妹和妹夫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小挪曾去山西学习蛋糕食品制作技术,妹夫也出去学习过卤肉制作技术,回来后他们试着经营,虽说收益不是很理想,但毕竟技不压人。自己技艺在身,闲时在家制作,或亲戚客人来了,做道美味食品,端上餐桌,共同享用,也不失是一种时尚的生活乐趣。

妹夫也很能干,虽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常年在外打工,但在他和妹妹的共同努力下,日子也过得风生水起。妹妹坚持在家里养猪,在地里白菜制种,妹夫坚持在选矿厂上班,也赚取了养家糊口的资本。有一年,妹妹曾经对我说:“我今年种的白菜籽收入还不错,比出去打工还强!”我说:“你们在家种地,不要光种一点粮食,还要想方设法赚点钱!”妹妹说:“是的,我们的钱来得很辛苦。这几年种白菜、养猪虽然赚了一些钱,但那都是用汗水换来的!”

辛勤的付出定会有美好的回报。1993年,他们在铁山村前边新批了一处宅基地,接着盖起了一座三间土房。尽管是简陋的土房子,但毕竟使家庭住房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后来,经济条件有了一些好转,2018年,他们又推倒土房,盖起了一座四间平房,同时盖起了厨房、厕所等配套设施。2015年又将平房加盖了二层,不仅住房更宽敞了,而且再也不怕天阴下雨平房漏水了。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好转,2021年,他们家又在济源城区购买了一套商住楼,尽管面积不是很大,但总算是城里有了房。2022年,房子交工之后,他们紧接着又进行了简单的装修。估计今年(2023年)春节,他们家就能搬进新居,在城里过年了。

大妹养育两女一男。大女儿王利君,在职业高中学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后在市政公司办公室上班。利君的婆家是和合村的,女婿叫张楠,在市城市管理部门上班。他们生了一个聪明而壮实的男孩,很是喜人。

二女儿叫王佩,大专毕业后在一家企业工作,后来自家经营钢结构建筑生意后,在家服务自家的生意。女婿叫王峰,经营钢结构建筑施工生意。他的老家是邵原镇小沟背村的,后来,迁移到承留镇南勋村,自己盖了一套四间两层的砖混结构房。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幸福美满,非常可爱。

男孩子叫王珂,在职业高中学的是汽车维修专业技术。毕业后,他先到南方一家企业打工,后来又学习了汽车驾驶技术。目前一直在他二姐家的公司服务工程施工。

(二妹凤英一家人)


5. 二妹凤英苦尽甘来

我的二妹叫张凤英,1965516日(农历)生,属蛇的。凤英没读过几天书,只是小学毕业。但是,她脑子敏捷,记忆力很强。她从小就不怕吃苦,在生产队干活,顶着太阳割麦子、锄地,她总是走在最前边;在家也是样样家务活都抢着干,为母亲省去很多心。他忠厚善良,不会与人争吵,更不会伤害别人。遇到委屈的事,她也只是默默流泪,把痛苦留给自己,独自承受。

19894月,凤英与大路村一位普通的农家孩子结婚。这位孩子叫王胜利,与凤英同岁,他朴实忠厚,踏实肯干。尽管家庭贫困,生活过得平淡,但两人恩恩爱爱,同心协力,家庭日子还算和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3年,凤英的丈夫不幸患了肝癌,不久便离开人世,留下万元的债务,终年才38那时,他们的孩子王慧慧13岁,女儿慧芳6从丈夫生病到去世的那段日子,英一直生活在梦中,她不能接受眼前的现实,更不敢想象以后的日子,直到儿女们的嚎啕哭声把她从梦中惊醒:是的,丈夫已经离开我们而去了孩子没有了爸,如果我再倒下,两个年幼的孩子该怎么办啊?于是,她独自一人挑起抚育孩子的重担,靠着丈夫丢下的间老屋,怀揣着一颗坚强的心,开始了她的又一个人生。

丈夫病逝,生活陷入困境,凤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她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挣钱供孩子们上学读书。她和男劳力一样到工地修桥修路,去山上翻蝎子、挖药材、捋连翘多少年来,她白天辛勤劳作养家糊口,晚上操持家务陪孩子学习,以一个母亲的乐观和坚强,维持着这个难的家庭。聪明的孩子看在眼里,放学回到家后一有空就帮着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为了个孩子,省吃俭用,年来很少为自己买过一件衣服。可逢年过节她总是想方设法为孩子添置衣物,哪怕是很便宜的。看到母亲这样节俭,孩子们也从来不乱花钱。随着个孩子的逐渐成长,上学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在高昂的学费面前,英的微薄收入显得杯水车薪。为了孩子们能上得起学,她东凑西借,甚至顶着烈日冒着严寒,坚持打工赚钱

英很少批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行动无声地教育孩子。她对孩子的教育只有一句话我们家什么都没有,只能靠你们自己了!孩子们看到母亲为了家庭,日夜辛劳,只有每学期都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和那一张张鲜艳的奖状来向母亲报答。他们找不到不这样做的理由,因为母亲早已把自强不息的种子种在了他们的心中。

凤英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鼓舞着她的孩子们,孩子们深谙母亲的良苦用心,他们以母亲吃苦耐劳精神为榜样,凭着顽强的毅力,个个学习更加刻苦,成绩也越来越好。这让英感到很欣慰,也很足。

20149月,王慧慧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同济大学信息自动化研究生,同年女儿王慧芳也考入了河南大学本科,学的也是计算机专业。慧慧毕业后被上海拼多多公司高薪录用为技术人员,慧芳毕业后也到上海工作。更令人高兴的是,慧慧又娶了一位聪明贤惠的女孩,名字叫许莉莉,是慧慧的大学本科同学,家是河南民权县人。研究生毕业后,莉莉也在上海一家大型企业工作。一家人落户上海,成了上海市民,过上了真正的城市生活。

历经几番寒彻骨,终得梅花扑鼻香。人们羡慕凤英自己柔弱的双肩把个儿女都培养成名牌大学生,诠释博大而无私的母爱,演绎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

无情的岁月风霜染白了英的那一头黑发,生活的重担让她的腰身变得不再挺拔,但她仍不舍得休息一下慧慧与莉莉结婚后,在上海购买了三室一厅的商住楼,生了一男一女,很惹人喜爱。凤英当了奶奶,也很高兴,主动到上海照看孙子。

看着孩子们个个都很有出息,亲友们都认为凤英苦尽甘来,该,何况这么多年的辛苦使凤英的血压也有些偏高,身体还不时出现一些小毛病。孩子们看在眼里,更是疼在心里,凤英注意休息保重身体,但英总是说:“我这一天只是看看孩子,做做饭,洗洗衣服,比起那些年,算是没有干活,就是在歇着呢。”她那乐观的心态,更显示出了她对现在生活的满足。

每次与远在上海的二妹凤英通视频电话,总能看到阳光下她笑眯眯的眼神,尽管有时也会看到她额角的汗水,在顺着她那眼角挤出的皱褶往下流淌,但笑容绽放在脸上,幸福洋溢在心上。看得出,她那幸福的微笑,是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更加深情的希望。

三妹小葱

6.三妹小葱的生活

我的三妹名字叫小葱,生于19671227日,属羊。我想,之所以父母给她取名叫小葱,可能是希望她聪明乖巧,将来能过上幸福的日子。要说也真是的,小妹自小就非常聪明,在姊妹们之间,算是非常有主见的一个女孩。她虽然没上过几年学,不过小学毕业,但她做事总是风风火火,果敢利落,不惧一切。同时,她胆大心细,很有一种男孩子的气魄。初中毕业以后,她就敢和男孩子一样,到铁山矿山钻洞挖矿石,每天回到家尽管满脸尘土,但她还是有说有笑,一点也不觉得累。

1988年她嫁给了竹泉村左庄小队的一户普通农家,那时的家庭比我们家富裕一些。他家的房子是父辈留下的木板楼房,地面铺的是蓝砖。妹夫叫左国印,生于196651日(农历),尽管个子不是很高,也不是很爱说话,但非常能吃苦,非常有能力,干活也非常麻利。

国印初中毕业后,十几岁就学会了木匠手艺,一年在外做木工也挣了一些钱。婚后,国印走南闯北在附近各村做木工,有了一些积蓄,1998年又新批了一处宅基地,盖起了四间两层的砖混结构房,同时盖了配套设施。她是我们姊妹几个中第一家盖起砖瓦房的。

小妹很是坚强。2012年也就是她45岁那年,我们的母亲有病,在济源市人民医院住院,小妹在照顾母亲的同时,觉得肚子里沉甸甸的,我们劝她去做个检查。于是,我们陪她到济源市卫生学校医院做了检查后,医生发现她的肚子里长了一个拳头大小的囊肿,随即就在卫校住院,做了囊肿切除手术。手术后小妹当时就感觉腿部没有知觉,医生说是需要慢慢恢复。谁知,是医生手术时不小心造成了小妹腿部神经损伤,是一个较大的医疗事故。

花钱不说,这期间小妹遭受了很多的痛苦。在那几年的时间里,小妹腿痛腿沉没力气,不能走路,生活难以自理。面对此种情况,卫校的医生不理不睬。在双方不能得以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只好走法律渠道,以维护我们的自身权益。后来,我们在焦作、郑州等医院又做了鉴定,确定是完全的医疗事故,最终院方同意在上海神经专科医院做神经修复手术,又赔付了10万元各项费用。虽然说身体遭受了很多痛苦,但毕竟身体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国印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但会木匠,还学会了铺地板砖、铺设地下管道等技术活。姊妹们家里的很多家具都是他亲手制作的。弟兄们家里有事,需要帮忙,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他。我家土房里的木楼板是他一个人给装上的;我家的木床、橱柜、条几柜、吃饭小方桌都是他亲手给打成的;我家新房的地基也是他给具体规划设计并指挥施工建成的。他靠着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勤劳苦干的精神,2019年在济源市区宋庄后边的鑫鑫佳园小区购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商住楼。楼房的基础装修也基本上是他自己一手完成的。

不幸的是,2020年的12月,国印在济源市政管道施工中,遭遇工程塌方遇难,终年才54岁。

那时,我在山东济南照看大孙子,听二弟元如打来电话,说国印遭遇不幸。惊闻噩耗,我心情非常沉重,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但当我在网上看到,工程塌方时济源消防队紧急救援的场景,看到我的外甥新平也参与了救援,他那声嘶力竭的喊叫声,不禁让我潸然泪下。最后,尽管工程施工方赔付了妹夫一些费用,但再也见不到我忠厚善良、勤劳能干的妹夫了。小妹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外甥新平还没结婚,他太需要父亲了。

小妹非常坚强,面对妹夫的离世,她沉着冷静,在亲戚们的帮助下,含着眼泪安葬了我的妹夫。而后,独立撑起了自己的家。之后,她先后为小女儿佳平和儿子新平操持了新婚典礼,使一个个孩子们都成了家,过上了安稳幸福的日子。

小妹和国印妹夫生了一男三女。男孩叫左新平,又名左育泽,大专毕业,在部队服役几年后,到济源消防队工作,很受领导器重。他的爱人叫段玉珍,老家是大峪镇大奎岭村,后迁居天坛街道办事处的霸王庄。玉珍是一位聪明好学的姑娘,大学毕业后考上了焦作武陟教师编制,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大女儿左育枝,小名宁宁,婆家是王屋镇清虚村,后又在北潘村后边的翡翠家园买了一套商住楼。生了一男一女,非常喜人。女婿张志忠,退伍军人,但身体不好,让宁宁为他操碎了心。

二女儿左平平,婆家住三门峡,女婿叫龙超,自己做计算机生意。他们生了两个女孩,非常招人喜爱。

小女儿左佳平,河南师范大学毕业,2023年考上了济源辅警;女婿叫张石龙,老家是下冶镇下韩旺村,在济源市区商贸城有一套商住楼。石龙这孩子善良聪明,很会办事,在一家企业从事产品销售工作。

而今,小妹的孩子都先后成家,应该休息休息了,但她还是勤勤恳恳,不舍得休息一会儿。最近,在我与她的一次微信通话时得知,她目前在一家企业里操作机器,上的是夜班。妹妹的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很令我感动。但我知道,她是为了这个家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用自己的勤劳,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温馨的家。

 

感谢父母,感谢上苍,给了我们这么好的礼物,那就是我们有这么多的兄弟姊妹。多少年来,兄弟姐妹们之间点点滴滴的帮助,我们都铭记于心!人们都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而我们的兄弟姊妹情则是万年修得的手足亲情。

命中注定的是我们的姊妹情缘,难以割舍的是我们的心心相连,剪不断的是兄弟姊妹间的相互牵挂。随着时空的变迁,这些情会越来越浓,并渐渐升华为生死不渝的人间不了情,这血更浓于水的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支持的大爱手足情。

(弟兄三人及三个妯娌)

记得蔡玉玲、许志刚曾演唱过一首动人的歌曲,名字叫《兄弟姐妹情》,歌词是这样的:

感谢天啊感谢地

感谢天地让我们长相依

我们是姐妹我们是兄弟

再多的坎坷磨难我们也不离弃

 

感谢爸啊感谢妈

感谢爸妈给了我们血脉情义

我们是姐妹我们是兄弟

无论贫穷富贵我们永远在一起

无论再大风和雨

你跌倒了有我把你扶起

呵护你啊这份情这份意

兄弟姐妹割不断的是血脉真理

 

在一起啊在一起

在一起呀就如春回大地

我们永远永远也不分离

为了父母为了你我

打出一片天地

 

(第二章完。全书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张树金,笔名金玉良言,1957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镇麻院村。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