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郑州高新区:奏响发展最强音 | 河南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巡礼
河南日报
2024-11-27 07:50:32

高质量推进“链长制”工作

郑州高新区:奏响发展最强音

郑州三磨所研制出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

汉威科技是国内传感器三巨头之一。

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

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高地。

河南省第一家开发区——郑州高新区。

□李保平

全省“链长制”实施以来,郑州高新区主动站位,创新推进,在“新材料”和“传感器”产业链赛道持续发力,成为全省的典范。

两大产业齐头并进。郑州高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集中和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新材料产业链,集聚相关企业1838家;在传感器领域,集聚相关企业超过4000家,形成了“一谷多园”的产业布局。

技术创新不断加强:郑州高新区拥有行业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等国家级平台,集聚了行业内70%以上的创新资源。在传感器产业方面,郑州高新区拥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如汉威科技、光力科技等,这些企业在传感器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和市场竞争力。

政策支持不断加码:郑州高新区出台相关政策,如“超硬材料十条”等,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方面包括引进重点项目、激发有效投资、强化技术创新等措施,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发展环境。

郑州高新区为什么能成为投资热土?一流的营商环境最重要,尤其是作为经济功能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塑造更优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

发自内心地去接近企业家、尊重企业家,带着深厚纯朴的感情为企业家服务。以更强烈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当好“店小二”,实实在在、真真正正为企业,为投资者排忧解难,遮风挡雨,保驾护航——这是郑州高新区成功的密码。

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孵化出整个超硬材料产业

在人造金刚石行业有这样一句话:“世界金刚石看中国,中国金刚石看河南。”

时光荏苒,自1963年在郑州高新区诞生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河南已成为超硬材料大省。

匆匆一甲子,行业生巨变。2024年11月14日,2024金刚石产业大会使郑州高新区再次站到聚光灯下,现场发布的《培育钻石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显示,2023年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接近3000万克拉,河南产能占全国的80%以上,成为当仁不让的全国第一。

厚实的产业“家底”,河南最耀眼的产业名片,国人在家门口实现“克拉自由”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郑州高新区做出的探索和实践。目前,郑州高新区已集聚超硬材料行业相关企业18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家,2024年超硬材料产业产值预计突破300亿元。

深耕超硬产业链,做强千亿产业集群。郑州高新区在践行“链长制”上有着更深远的规划和谋划。在2024金刚石产业大会的培育钻石展销会现场,郑州高新区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共建的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闪亮揭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佘丁顺说,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的建立运营是科研发展与市场交易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发展迈上了新起点。

纵观河南金刚石产业现状,提高钻石打磨工艺、培养“打磨”人才都是补短板的重要抓手。“让河南钻石在河南做切磨”已成业界共识,培养高端制品加工工艺“打磨”人才是当务之急。“在这一点上,要感谢高新区管委会,他们拿出了最好的政策。”未来培育钻石(河南)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陈耿如是说。

一颗钻石培育千亿产业!

像超硬材料产业链一样,郑州高新区围绕全省“7+28+N”产业链群,以“链长制”为抓手,通过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以高能级创新平台提升产业能级、以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产业生态、以专项政策扶持产业发展等措施,着力在产业链上谋突破,在集群发展上求实效,实现新材料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呈现出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发展态势。

千亿新赛道:智能传感器闻名全国

除了超硬材料产业链,郑州高新区的传感器产业更是明星方阵。

数据显示,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市场正迎来关键传感器产品需求的回归,特别是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主要应用领域。2024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410.6亿美元,到2032年预计将增长至4572.6亿美元。

而郑州高新区布局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发展风头正劲,被列为全省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链之一。

“我们通过持续研发创新,已掌握了大量传感器核心技术,实现了从芯片设计、敏感材料、制造工艺到封测技术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志刚说,汉威科技现已拥有半导体、电化学、催化、光学、柔弹性、超声波等17大系列300多种传感器产品,多项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以汉威科技为龙头,高新区拥有相关企业4000余家,集聚了全省超过80%的传感器企业,其中,传感器上市企业7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8家,智能传感器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6.6%。郑州高新区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传感器十大园区中,位列第四,中部第一;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成功入选“民营经济驱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研究暨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获批郑州市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最强生态:闪亮的明星方阵

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在企业,灵魂在生态。

近年来,郑州高新区紧紧围绕建设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奋斗目标,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创新生态,使全区成为企业最佳创业地。在2024年的中国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中,郑州高新区晋级全国第17名。

数据显示,郑州高新区累计培育上市企业21家,在全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上排在各县(市)区第一位;累计培育新三板挂牌企业84家,入围新三板创新层的企业累计达到18家;764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拟上市储备企业300家,列入河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49家,市级上市后备企业90家……成为河南创新意识最强、创新元素最优的开发区。

超硬新材料行业百花齐放。郑州高新区培育了以郑州三磨所、明晟新材料为代表的行业骨干企业,相关企业、技术、产品、市场、品牌等方面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突出优势,企业规模不断提升。其中,三磨所是国内唯一专业从事超硬材料及制品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行业专用检测仪器国内市场占有率90%以上;郑州华晶成为国内首家六面顶压机批量合成3毫米以上大单晶的公司;富耐克、中南杰特是国内外领先的立方氮化硼研发与生产企业,年销售量为4亿克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新亚超硬材料是我国第一家商用金刚石复合片制造企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端油气钻探用金刚石复合片(PDC)研发与生产企业,在深井超深井钻探应用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20%以上;博特硬质材料研发的立方氮化硼聚晶(PCBN)整体片占据了国内硬质切削市场的50%;金海威科技是专业生产超硬材料制品生产设备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30%,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传感器产业硬核竞争力加快塑造。涌现出汉威科技、光力科技、天迈科技、日立信、新天科技、驰诚电气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汉威科技作为气体传感器的行业龙头,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已形成“以传感器为核心、智能仪器仪表为支柱、行业应用为导向”的完整物联网产业链,产品和解决方案已服务于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进入全球前列,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光力科技聚焦复杂电磁环境及含尘、高湿、高温等恶劣环境的传感器及监控装备领域,瓦斯抽采管网监控系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在90%左右。新天科技的智能水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可实现远程抄表、缴费,以及在线监测、事故精准判断和及时处置,已在全国2000多家水务公司应用。日立信的智能电网终端产品在电力行业仪表配套市场份额达50%左右,覆盖70%以上电力终端客户。驰诚电气的燃气和有毒气体传感、测控仪表仪器产品及其物联网络监控系统国内领先。天迈科技的位置感知终端和系统产品的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延链补链强链:成为全省“链长制”楷模

两大产业比翼齐飞,“链长制”深耕落地。

郑州高新区持续推动超硬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成了全国领先的“技术研发—原料及辅料生产—生产设备制造—超硬材料合成—超硬材料制品”的产业链条,形成了以超硬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为引领、以超硬材料及制品为支撑、以超硬材料生产装备研发制造为基础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郑州高新区经济发展部负责人说,根据河南省、郑州市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安排部署,郑州高新区出台《郑州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等三个文件,聚焦超硬材料产业重点领域,以产业链优化升级和产业集群化发展为重点,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从引进落户支持、延伸产业链条、激发有效投资、建设创新平台、强化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引育产业人才等方面全力支持超硬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科技研发上,郑州高新区支持“链主”企业突破传统产业赛道,布局功能性金刚石、新能源用新型铝材等新兴赛道,引领带动新材料产业链转型升级。瞄准硼掺杂电极材料、高性能散热材料、光学窗口材料等金刚石功能化应用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推动人造金刚石由工具性材料向功能性材料转变;支持明晟新材料等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轻量化高端铝材,突破铝基复合材料、高端工业型材等关键技术,推动铝合金向高端精品铝加工延伸。瞄准消费级培育钻石赛道,高新产投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及培育钻石上中下游企业建设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搭建一个互联网新经济模式下培育钻石行业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完善的培育钻石市场要素、建立健全培育钻石产业生态、打造开放共享的培育钻石创业空间。

在传感器产业链上,持续擦亮智能传感器特色品牌。建设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充分发挥“链长制”协同带动优势,构建了覆盖“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形成了涵盖气体、气象、农业、电力(网)、环境检测等多门类传感器的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集群影响力。

一是赛道突破,塑造产业跃升动能。郑州高新区肩负打造世界一流智能传感器创新高地的使命,持续发力,拓展延伸产业链,切入MEMS传感器发展赛道,引领带动全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升级。

二是创新引领,锻造产业竞争内核。构建起覆盖“技术攻关—中试转化—成果产业化”的平台体系,增强高质量产业技术成果供给。发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4所高校优势,为产业的前沿技术攻关突破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三是全链孵化,构建高效培育体系。搭建“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区”的孵化体系。搭建传感器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以“传感器+”领域为核心,提供精准化、专业化的孵化服务。布局了汉威科技传感器产业园、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亿达科技园、天健湖智联网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加速吸引智能传感器材料、器件制造、软件算法、应用终端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

四是要素聚合,筑牢产业发展根基。以“链长制”为抓手,围绕产业链,高效聚合人才、资本等要素,注入创新活力。依托高校院所、院士工作站及河南省招才引智大会、世界传感器大会等人才引进平台,集聚行业高层次人才。联合区域内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构建产业人才培养体系,联合郑州大学、龙头企业及研究院所成立了郑州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物联网研究院,致力于传感器与MEMS方面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通过学科平台与科研项目合作,实现人才交流、研究生联合培养,为智能传感器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五是生态赋能,激活全域发展活力。制定《郑州高新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建设方案》《郑州高新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以会为媒,以会助产”,持续举办世界传感器大会,吸纳国内外资本、人才、技术等优秀产业资源,挖掘了一批国内外优质传感器产业创新创业项目,五届世界传感器大会累计签约项目超过70个,协议总金额超过700亿元,吸引了芯联芯郑州研发中心项目、中国电子、卡斯柯信号、紫光股份、哈工大机器人、上海松柏传感技术等一批智能传感器产业领域头部企业和知名高校院所。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郭程明表示,未来,郑州高新区锚定“链长制”,通过创新赋能、产业提质、深化改革、服务民生、招商引资五个方面的“加力提效”,把郑州高新区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当好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贡献高新力量。

编辑: 王珍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