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读《难忘的8342特种兵岁月》有感
魏强。
2024-11-03 20:29:54

#红色基因薪火传#

#创业挑战赛#

#顶端繁星计划第十一期#

读《难忘的8342特种兵岁月》有感

当得到《难忘8342特种兵岁月》这本史料心里无比激动,此书详细记录了8342部队(原中央军委工程兵54)在两弹一星三线建设和国防特种工程建设中的英勇无畏的事迹。这本书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那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们一曲颂歌。

60年代,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和一些追随者掀起了反华大合唱,中苏关系破裂,当时苏联在我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珍宝岛武装冲突后,苏联制定要用外科手术核打击消灭中国核基地的计划;此时美国也抛出了《针对对共产党中国核设施进行直接行动的基础》绝密报告,扬言要袭击我国已经建成的核基地,战争一触即发。当时毛主席和党中央审时度势,迅速做出决策,将党和国家的战略重点转向“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提高警惕、准备打仗”上来。对我国而言,前苏联援助建立起来的那点极为有限的核基地已经无密可保,为了国家安危,民族强盛,党中央当即决定在我国的内陆腹地全面展开“大三线”的建设!

上下齐动员,全国一盘棋,短短几年,特别是两弹一星三线建我国科学家和解放军特种工程兵的贡献,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果,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标志着我国在世界有了话语权。 

毛主席两次赞扬军委这只特种工程兵部队“立了大功”!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41016日成功爆炸后的 1965 年全军新春联欢会上,毛泽东主席面对人民大会堂众多等待接见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们,若有所思地首先走到了军委工程兵陈士榘司令员面前,一手紧握着陈将军的手,另一只手指向国防科工委张爱萍将军笑着说:“祝贺你们(指工程兵)立了功,他们(指国防科工委)出了名,你们做窝(建成两弹基地),他们下蛋(成功地爆炸原子弹),我们中国人说话开始算数了!你们都立了大功! 1970 4 24日发射成功后,毛泽东主席 19705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再一次对陈士榘司令员说:“人造卫星上天,出名的是科学家立大功的是工程兵”。


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建筑第54师,是一支担负着重点国防工程建设任务的部队,也是一只有红色基因经历71697982834288614(其中代号8342部队长达11年)的英雄部队。从1961年在洛阳周公庙组建以来,1982年该部队撤销。21年来部队先后转战祖国西北、西南、华北等地,在人烟稀少的戈壁沙滩、风雪高原和崇山峻岭中,常年风餐露宿,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两弹一星”三大基地和“三线”战备等最尖端国防工程建设任务。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41016日成功爆炸后,毛主席党中央决定在前苏联人不知道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先“克隆”一个新的核武器工厂,而这新的核基地必须是“靠山、分散、隐蔽”,以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

816工程列为军内绝密工程,中央军委便把修建816工程的艰巨任务交给了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2万人一夜失踪,几年了先后投入6万多人,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也从地图上消失。54师的英雄们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铭记着:“保卫祖国、献身国防”理念严守着:“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儿女” 的秘密

816工程是一个特大型地下洞体工程,是我国的第一个进洞核反应堆。该工程体系庞大复杂,技术要求高,工程量也极大,洞体口小、脖长、肚子大,洞高、跨大、底不平;洞体既有水平坑道也有斜坑道和竖井坑道,管沟支洞纵横交错,结构十分复杂;洞体主体工程洞室高达79.6(30层楼房还要高),跨度32,纵长80,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相差无几;主体工程分四层开挖,需贯通14条导洞,19个洞口,以便从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同时掘进;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多达130多条,总长度达20多公里,开挖石方量达 140余万立方米;洞体又处在石灰岩地段,水文地质复杂,暗河溶洞随时都可碰到;坑道内场地狭窄,兵力不易展开,施工单位多,相互干扰大,当时工程还处在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的情况下,这就更增加了工程施工的难度。面对如此艰巨、复杂的施工任务,五十四师指战员们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作风,迎难而上。

他们在施工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想方设法加快工程进度。群策群力发挥每个人作用,采用科学施工和原始挖掘相结合,应用机械化设备和工兵锹镐相结合,合理安排班次24小时不间断。经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关于大型洞体开挖的新方法,即小切口,早进洞;先拱后墙,分层分部开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留核心,留岩柱;跳格开挖,跳格被覆;变大跨为小跨,变高洞为低洞,变负挖为正挖;多种形式,多种机具,多路出渣;多点,多面,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方案;由里向外,逐项收尾,此办法在部队推广后,既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又保证了质量和安全。

诠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忠于祖国、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知难而进、苦于巧干、无私奉献的革命加拼命。”即816精神。

书中描述了8342部队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国家赋予的艰巨任务。他们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正是这样的环境锻炼了他们的意志,使他们能够在最艰难的条件下坚持下来。书中通过大量的细节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这些特种兵们的坚韧和毅力,让人泪目深感敬佩。

书中描述了816工程,特种兵们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住在简陋的营房,冬天进风、雨天进水、夏天像蒸笼,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他们戏称自己是“三块石头一顶锅”,“五块石头夹一块肉”,形容建设环境的恶劣更是展示了中国在特殊时期的建设能力和国家意志的体现。

书中还提到在坑道内的施工环境也比较恶劣,粉尘、泥浆,油气、噪音,放炮后难以都排出去的毒气常常使人无法忍受,特别是那洞体内随时都可能掉下来的险石,少则几十方、多则几千、上万方土石的塌方冒顶,随时都会带来生命危险;爆破作业稍有不慎,也极易发生大事故;还有坑道内窄小的空间、昏暗的光线、来往的运渣车、浓烟粉尘和风管、气管、水管、电线、小轨道线险象环生,尽管全师上下当时都建立有一套安全工作制度,部队也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但面对如此浩大艰险的工程施工,洞内坑外每天千军万马在行动时间跨度为也长,工伤事故人员牺牲难以避免的,要奋斗总会有牺牲的,特别是在早期,战备紧张,与帝修反枪时间,争速度,由于洞体内施工经验不足,加之洞内环境恶劣塌方不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书中提到816工程烈士陵园埋葬有76位工程兵五十四师官兵,平均年龄不到21岁;他们在战备施工中忠诚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和三线精神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在建设816工程也有战士牺牲就地掩埋了也没留下墓碑,他们的死重于泰山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816工程为和平而建,又为和平而停,彰显了我国坚持和平与发展的信心和力量。816工程解密后,五十四师暮年老兵们在老年怀旧心理的驱使下也纷纷重返白涛,故地重游相聚回顾难忘的岁月,奠怀当年牺牲的战友,虽然老部队1982年就被撤销,上级兵种部机关也已不复存在,虽然五十四师也立了大功,但由于当年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严格的高度保密制度,其光辉历史却得不到宣传,也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和文字记载,只是在每个重大工程完工后能留下一座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给每个五十四师退伍老兵的档案里能装进一纸《知密鉴定》,要求地方政府“加强教育”,让他们“做到守口如瓶,保密终身”。

对此,我们的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一直念念不忘,在他1995年临终离世前仍还在内疚痛心地说:“在当代人的心目中,只知道从事两弹研制的科学家和试验发射部队,而从未听说那个代号为7169的特种工程部队也为我国的两弹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遗憾的是1974年五十四师所移交的整套烈士资料已无处找寻。54师官兵严格遵守保密原则,解密后靠他们自己回忆……

书中呼吁在核工程施工中54师战友们因吸粉尘过多而得矽肺病、职业病,因长期在坑道内超强度作业患腰腿疼等病的,那就更习以为常,因为当时国际形势严峻,在那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年代,指战员们一心想的是 “多出一斗渣,保国又保家”那时对于个人利益的得失确实是很少考虑的。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们的伟大事迹,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这本书不仅适合历史爱好者阅读更适合所有人了解那段历史,感受那些无名英雄们的伟大精神。

作者陈怀文老师20年来克服各种令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不辞辛苦,无私奉献,四处奔波,呕心沥血,为了采访当年的老首长、老战友,为了抢救性寻找,挖掘,收集第一手资料。为54师树碑立传,为将54师光辉业绩展现给世人,为使已到古稀之年的老兵们得到精神上和经济上的安抚,开始了漫长的寻源之路,在54师英雄们所战斗生活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为了让后人知道了解记住54师全体官兵为祖国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他又得到王春才等老前辈的鼎力支持老人家为816到处奔走呼唤,


春华秋实他们的付出得到有关媒体平台和影视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我国顶级央视和凤凰卫视通过采访传播。引起有对54师老战友所在单位、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关注,积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或给予关怀和慰问等,这些成果的取得与陈怀文老师功不可没,也圆了老将军陈士榘的梦,伟大的816工程是54师永远的纪念碑!

陈怀文老师您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楷模向您致敬!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