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友河南作家青青姐的《访寺记》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我反复读了三遍、买了两个版本、拥有三本纸质版的书籍,足见我对它的喜爱与痴迷。一本真正的好书的确值得一读再读,每次读都会有新的喜悦与收获,如同初见。
第一本《访寺记》是青青姐从千里之外的郑州寄赠于我的,扉页还有她飘逸的签名。几年后,听闻再版,改名为《空谷足音》,又增加了几篇访寺记,我赶紧买来再睹为快。时隔四年,得知该书再版,除补充了几篇访寺新作之外,还增加了作家冯杰老师精心所作的插图与书法,连忙又上网下单再买来一读。再次打开这本书,依然读得意兴盎然,如痴如醉。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如同在青青的带领下,再次走近那些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安静的寺院,静静聆听美妙如仙乐的阵阵梵音。一时间心生向往,恨不得足生双翼,追随青青的足迹,遍访天下诸寺,寻觅心中庙宇。
《访寺记》旧版
我虽然并不信佛,但不妨碍我依然深深喜爱青青笔下所描绘的那些古老而宁静的寺庙。它们大多隐在深山密林之中,傍依小溪清泉,让人见之忘尘,一颗心在晨钟暮鼓、梵音轻唱中得以安顿,洗却世间俗尘烦忧,心绪变得静且净。
整部书分为问情、寻道、明心、见性四个部分,共描绘了72座寺院。最难得的是语言清新脱俗,灵动飘逸,如行云流水般恣意流淌,如潺潺清泉般舒缓自然,这样的文字本身亦如清澈的梵音般,可以洗去心间的浮尘。正如青青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我写下这些美好而寂静的文字,我的心也如清水洗尘,一片明净”。
我觉得《访寺记》的文字特别有灵气,这与青青独特的成长经历与精神气质息息相关。她从小就与奶奶相依为命,生长在豫西南的南阳乡村,与自然朝夕相伴,心性因此自由宽广。她自己也说:“与其说我喜欢寺院,不如说我喜欢大自然。”青青本身就是个具有自由精神与浪漫气质的女子,这样的气息在她的文字里时时可以窥见。她写慈云寺:“山寂而宜禅,群山如莲,青龙潭萦绕,群木罗户,映以环溪。有延超住持,如星子夜值,定而无喧,朴乃知足。夕云朝秀,占尽风情。”写卢舍那大佛:“看上去如坐云中,她仍如千年前初生时一样静默,微笑,带着恍惚的沉思。”写僧人:“他跳起来,他土黄色的僧袍一角飞起来,他的脚像莲花的花瓣一样飞起来,他的肉身轻得如一片树叶一样”。
《访寺记》新版
在青青灵动的笔下,万物皆有情。 她写浚源寺的合欢:“千万片合拢在一起的合欢树叶子,突然次第在微风里唱着歌张开,好像无数个欣欣张开的绿眼睛”,写卧龙寺的桂花:“花香累累,从高空降落下来,落在人们的肩膀上,怀抱里,所有进寺院的人都披着浓重的桂香出门,满脸笑容,好像菩萨答应了自己所求的一切,身子一轻,满心欢喜。”写少林寺的月夜:“月亮明洁如冰,湖里的月亮碎成白银。那个清瘦的人站在夜色里频频挥手,月静山空,陶然始归。回望空谷里的那湖水,竟化作一个大大明亮的月亮。良夜如斯,知它为谁圆?又为谁缺?”她的文字常常让人感觉“如有神助”,这应该与她独特的访寺历程有关。这些寺庙大多与青山绿水相伴,行走其间的她,也从中汲取到天地灵气与日月精华,在山水与草木的熏陶中,文字也变得格外清明澄澈。如她所言:“让自己的心沉静、再沉静,一遍遍地回味那些寺庙的风声,黄昏,落花和细雨,忠实地记录下自己灵魂的沉浮”。
从某种意义上说,青青的《访寺记》既是一场叩拜佛门的朝圣之旅,也是一场救赎心灵的精神之旅。在这喧嚣而浮躁的红尘之上,在众人熙来攘往、汲汲于追名逐利的洪流之中,这本《访寺记》如林间的一缕清泉,如山巅的一轮明月,映照灵魂,抚平心绪,成为让读者了解佛教与禅宗,清空内心杂念与贪欲的方便法门。字里行间,一些禅语警句如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俯首可拾。“道法自然,顺从命运,来亦不拒,去亦不忧,如山涧流泉,一路流香滴翠,任山花倒映,飞鸟相与还”“有苦你即随它,不要逆它,时过境迁,就不是苦了。就像这茶刚入口甚苦,好茶回甘”“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样清寂、静谧,既生灭无常,又充满无限生机,”书中还有诸多禅师蕴含哲思的妙语,让人回味无穷。“来无所黏,过无踪迹”“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来去自由,通用无滞”
这次再读《访寺记》,我比以前读得更细致也更深入,也因此对之前一些忽略的细节有了新的关注与发现。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以往被我忽略了的文中多次出现的寺院里的小猫(这或许也与我家中新添猫丁有关),它们如同得道的精灵一般,或尾随青青下山相送,或一路小跑、走走停停为她引领带路,或温柔安静任其爱抚,或从容淡定如高僧修行。青青廖廖几笔,一只只可爱的小猫形象便跃然纸上,惹人怜爱。
“举目看到长椅上一黄白相间的猫在阳光下睡得香甜,好像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风声、梵呗、鸟鸣,人影幢幢,都是不存在的,它伸展四肢,小脑袋舒服地歪着,一只尖尖的牙齿露在粉红的嘴唇外”“几只猫坐在青砖墙上,瞪着圆眼睛定定地望着,好像对这来来往往的人都洞若观火”“回身看时,那寺院的几只猫儿齐齐地站在墙边,或卧或站,皆闭目养神,任这个世界上熙来攘往,或许许多年前,季先生也低头从它们身边走过,此刻与我迎面相遇”“回头看她,2024年的第一个落日正在徐徐下降,正好落在她的头顶,毛发笼罩在金色的光芒里,如同一只灵猫,好像随时腾空而起,离开这个尘世”。起初我有些诧异,为何寺庙中会有如此众多的猫咪,上网查询才知道原来因为猫咪的灵动特质,它成为在众多动物中唯一被允许进入佛堂的存在。或许,正因为寺院是有灵性的场所,小猫又是特别聪慧的生灵,所以才会频频在寺中出现,栖居其间,悠然自得,怡然自乐,而它们憨态可掬的样子又被细心的青青敏锐地捕捉到,并诉诸笔端。
当我们在尘世间辗转奔波,感到困惑、迷茫或疲惫时,不妨打开这本《访寺记》,与青青一同倘佯在青山绿水之畔的深深寺院,聆听那悠远而深长的梵音,闻之忘忧、拂尘而静心。
#作者简介
王娟,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曾在《光明日报》《散文百家》等多家报刊发表散文数百篇,著有散文集《细流集》。
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作者新书
限时折扣,欲购从速
与你一起读过的第2185篇文章
CONNECT
连接城市与乡村
研学 农创 书店 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