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简介——
“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的前身是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设立于1997年。为推动新时代文学繁荣发展,鼓励作家不断攀登“高峰”,铸造辽宁文学品牌,提升“文学辽军”形象,2020年,辽宁省作家协会决定与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合作,将这一面向辽宁作家的区域性文学奖项,扩展为面向全国乃至华语文坛的文学大奖,正式更名为“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旨在褒奖那些能充分体现曹雪芹严谨文学态度,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精品佳作。
——资讯——
10月17日,由辽宁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协《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共辽阳市委员会、辽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颁奖典礼在辽阳隆重举行。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邱华栋,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靳国卫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
第三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获奖名单:津子围《大辽河》、张翎《归海》获长篇小说奖;王啸峰《回到那个初夏》、余同友《明月照人来》获中篇小说奖;东西《天空划过一道白线》、李修文《木棉或鲇鱼》、于晓威《缓慢降速器》获短篇小说奖;佟掌柜《远去的弦歌》、袁炳发《喜欢》、侯发山《瓜子道》获微小说奖。
——《远去的弦歌》颁奖辞——
《远去的弦歌》中,故人来访勾起了县长简国的回忆。多年前,为了挖掘和保护当地民间音乐,他曾四处走访,结识并记录了民间艺人牛禄的三弦弹奏与唱腔。佟掌柜的叙事诗意而又略带忧伤,情感刻画细腻真挚,亲情的力量与艺术的魅力共同谱写了一支动人的弦歌。有鉴于此,特授予佟掌柜的《远去的弦歌》第三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微小说奖。
——获奖感言——
尊敬的诸位评委、各位领导,以及文学界的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能站在这个领奖台上,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是从 2016 年才开始文学创作的,一直以来,自觉是一个资深的文学爱好者。于我而言,写作只是纾解心中郁结、消磨闲暇时光的方式。我从未曾想,我能获此殊荣,沾染曹雪芹老先生的一丝文气。
为此,我诚挚地感谢曹奖的评委们。你们对《远去的弦歌》的认可与肯定,不单单是对这篇小说的褒奖,更是对我未来创作的极大激励;感谢《小说选刊》、辽宁省作家协会几年来给予的鼓励与支持;感谢小说主人公简国的原型——原彰武县副县长、党组成员孙建国先生。当他向我讲述那段往事时,我的内心便涌起强烈的创作欲望。他对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守护、尊重以及传承的决心,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期望通过这篇小说,能让更多的人树立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肩负起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感谢沈阳市沈河区文化旅游体育事务服务中心、和平区作家协会的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鼓励与支持;感谢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路陪伴我走过来的所有老师与朋友们。
感谢大家!
——名家点评——
刘恩波
供职于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学创作一级。辽宁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沈阳文史馆特约研究员,辽宁文学院特邀评论家。先后荣获辽宁文学奖、辽宁文艺评论奖、《中国诗人》25周年优秀诗评家奖、《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度优秀论文奖,入选第十届中国诗歌春晚2023年度全国十佳评论家。
点评:《远去的弦歌》让我想起一句话,"人物可以小,精神不能小”。这篇小说堪称精品,获奖当之无愧。
王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包头工作多年,小说多次被各类选刊选载。著有长篇小说《牛栏山大酒坊》 《北京大爷》 《蝶翅》,小说集《突围》 《冷眼》 《红唇》等多部,幼儿教育丛书6卷。曾获《当代》文学奖,内蒙古自治区文学“索龙嘎”奖,《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奖。
点评:《远去的弦歌》中的牛捡福从一开始厌烦父亲整天弹三弦唱歌,觉得这对改善家庭生活状况没有帮助,到父亲去世后,对父亲的弦歌产生强烈的怀念和想要传承的愿望,这种前后态度的转变,反映出人性中复杂的情感变化以及亲情的力量。小说通过这个人物的转变,深入地探讨了人性在面对生活与文化传承时的矛盾、挣扎以及最终的觉醒,让读者对人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作者试图通过这篇小说,引导读者去思考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物质的富足还是精神的追求。在小说中,还隐含了作者对民间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边缘化的担忧,以及对时代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逐渐远去的感慨与担忧。
万琦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民进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出版诗集《万琦情诗选》《河对岸的星群》《香气缭绕》,随笔集《低吟区》,儿童长篇小说《小布丁与小辫子》《荒岛上的九个春天孩子》等。《小不丁与小辫子》获第十届辽宁儿童文学奖。现为和平区作协主席。
点评:和平区作协副主席佟惠军的微小说《远去的弦歌》,获得了第三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微小说奖殊荣,这不仅是和平区作协的骄傲,也是沈阳文坛的荣光。已经引起了文学界广泛关注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这篇微小说以艺术与亲情的交织为主线,通过对过往岁月的追溯与反思,以及对人性与情感的细腻刻画,再现了一幅动人心魄的文化传承画卷。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性光辉。
赵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一届第二届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金融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金融文学》编辑。出版有长篇小说《马可的憧憬》、《春暖花未开》,诗集《情缘》等。在《青年文学》《中篇小说选刊》《长江文艺》《鸭绿江》《山东文学》等发表各种文体作品200多万字,作品多次获奖。
点评:小说构思巧妙,语言朴素简捷,从头到尾彰显着浓浓的正能量。开篇由一个非同一般的拜访将故事铺陈开来。小说的主题是对民间艺术的挖掘和保护,它告诉我们民间艺术的传承是后人应该担起的责任。当老艺人的儿子跟县长要当年父亲的录像时,让我们看到了民间艺术得到了真正的延续。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农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巨大进步!
张望朝
张望朝,生于1965年11月,黑龙江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副厅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著有文学评论《天下无贼——说不尽的〈水浒〉人物》(中华书局)、《人生的真经——〈西游记〉哲学》(海燕出版社)、长篇小说《刑事》(北方文艺出版社)以及中篇小说《高考前那些事儿》、短篇小说《号啕》、小小说《神刀》等。
点评:作者使用平和舒缓的文学语言,叙述了一个并不复杂更谈不上离奇的故事,但却不经意间点染出一个宏大的主题:文化的传承。缩小一点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本来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却硬是被作者升华为一种文学主旨,不能不说作者匠心独运。
更令我惊叹的是,作者没有按照一般小说家的惯性思维,把第二代传承人写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恰恰相反,正是这个第二代传承人漠视了他应该传承的文化遗产,直到他的父亲离世,他才骤然醒悟,才担负起他应该担负的使命。这太有哲学寓意了,而且足以让我既愤怒又欣慰:愤怒的是他为什么会一时糊涂,欣慰的是糊涂之后的觉醒。而这种觉醒,才是真正的觉醒。
汪恩赐
作家、编剧。辽宁省作协会员,沈阳市和平区作协副主席,小说、剧本作品散见《中国作家》、《鸭绿江》、《小说月刊》等国内刊物。创作小品、话剧多次巡演,电影剧本被多家影视公司购买。长篇小说《罄竹难书》(又名《绑架》)获《今古传奇》2016年度“全国优秀小说”优胜奖。长篇小说《风雨开明街》2023年由沈阳出版社出版。话剧剧本《人类,我爱你》在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儿童剧委员会、中国戏剧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金画眉”全国优秀儿童剧本征集中,荣获“最具潜力儿童剧本”奖。电影剧本《北京夏天》、《雨夜旧矿坑》入围“第14届澳门国际电影节”剧本创投大会,获“剧本创作大奖”提名。十集悬疑、犯罪题材网剧剧本《藏在暗处》入围“辽宁省广电局2023年度优秀电视剧剧本奖”。
点评:闻听佟惠军老师荣获辽宁省曹雪芹文学奖的消息非常欣喜,这奖项也是她实至名归。惠军老师才气冲天、文慧极深。她对生活充满热情,注重观察、仔细体会,用细节牵引庞大,把小文写成巨幅内涵,她是了不起的文学创作者,更是我们创作道路上的学习榜样与楷模。佟惠军老师的这一奖项,不但是沈阳文学人的光荣,更是我们和平区作家协会全体文友的骄傲。热烈祝贺惠军!希望惠军老师借着黑土地的营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走出辽沈,辉煌文坛。
——佳作风采——
远去的弦歌
佟掌柜
简国从乡下刚回到政府大院,门卫拦住他的车,说:“简县长,刚才有人找您,我说您不在,他好像不大信,嘟嘟囔囔地走了。”
简国看了眼手机,说:“没人给我打电话啊。”
“一个中年男人,还背着一袋子东西。”
简国“哦”了一声,正想进院,听到车后有人喊:“简县长,简县长,您可回来了,我等一下午了。”
简国下了车,仔细打量小跑过来的男人。只见他黑红的脸膛,头发乱蓬蓬的,脚上的布鞋满是尘土。简国感觉这人有些面熟,可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来人用黑魆魆的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说:“简县长,我是牛禄的儿子。”
简国想起来了,十多年前见过这个人。那时,他还是县文旅局局长,为了拯救和挖掘彰古县的传统民间音乐,他带着地域音乐研究会的会员,踏遍县里的每个村落,走访了数百名民间老艺人。牛禄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仅弹得一手好三弦,唱腔更是一绝。为了采访他,简国费了不少心思,阻碍就是眼前这个人。他叫牛捡福,是牛禄的大儿子,和牛禄一起生活。当村书记通知他县上的人要采访他爸时,他说:“我爸有啥采访的。除了整天弹三弦,嚎几嗓子,啥活都干不了。看咱家日子过得,都快接不上溜儿了。”
村书记把这话转给简国,简国也很无奈,还是第一次遇到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人。简国是个犟脾气,他想做的事,无论如何都要做成。他问村书记:“牛禄的三弦弹得这么好,是跟谁学的?”
“跟谁学的?没听说他跟谁学啊。哦,对了,他大伯会弹三弦。您说也是怪,虽然牛禄没什么文化,但竟然会作曲。他有个厚厚的歌谱手抄本,整天跟宝贝似的捧着。他这辈子,就喜欢弹三弦,唱小曲,也不知道图个啥。除了村里人吃完饭就往他家跑,是真没见有啥用。这个家多亏牛捡福支撑着。简局长,您也别怪牛捡福不愿意让你们去家里采访。您是不知道,这样的话,牛禄更有理由啥活都不干了。”
简国听到村书记说“是真没见有啥用”时,内心不由一动。简国从小就喜欢唱歌,他理解牛禄为什么一拿起三弦就什么都忘了。虽然他也说不明白唱歌有啥用,可他一唱歌,就觉得浑身哪哪都得劲。他记得八岁那年,家里买了一只小猪崽,这小猪崽贪玩啊,没事就往山上跑,母亲就让孩子们上山去找。简国摇着从村口槐树上折的树枝,边唱歌边喊猪。还真别说,只要他一唱歌,那小猪崽准回来找他,弄得哥哥姐姐们很不服气。
简国又问村书记:“你再想想,这牛捡福平时和谁来往密切?”
村书记想了老半天,说:“牛捡福有个堂哥,是县林业局的,牛捡福最服他。”简国托人找到牛捡福的堂哥,牛捡福终于同意去他家采访了。
那天是个好天气。简国和三位会员驱车赶往牛家沟。还没进牛家院子,就看见一位老人站在院门口往村路上望。他连忙下车走过去,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说:“老人家,我们来拜望您了。”
这时,牛捡福从屋里出来,招呼大家进屋落座,说地里有活,就躲了出去。简国开门见山,对牛禄说明了来意。牛禄一听,县上的人让他表演,躲闪发锈的眼神亮了起来。他戴上老花镜,从里屋拿出一把深褐色、琴头和琴杆都油亮油亮的三弦,调了两下弦,弹将起来。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在场的人屏住呼吸,舍不得放走一句犹如天籁的弦歌。那情景,简国到如今都还记得。
简国收起回忆,问牛捡福:“你父亲还好吧?”
“我爸……上个月走了……”牛捡福哽咽地说,“简县长,我这次来,是有事求您。”
“哎,咋没早点告诉我,我去送送他老人家。”简国拍拍他肩膀,
“什么事?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帮你办。”
“您说我这人啊,咋这么怪,爸在世时,烦透他整天弹三弦唱歌了,可他这一走……”牛捡福说不下去了,蹲到地上呜呜哭起来。
“别哭别哭,你还没吃饭吧?走,我带你去吃饭。”简国说。
“我吃过了。”牛捡福擤了下鼻子,站起身,“麻烦您帮我找找当年给我爸录的录像吧。我不仅要天天听,还要给我儿子听。”
简国想当年的视频他都保存着,便一口应承下来。牛捡福说:“简县长,我家也没啥好东西,这地瓜您留着吃。我当年浑啊,还不愿意您来采访我爸,如今……哎!多亏了您,要不我会遗憾一辈子!”
夕阳西沉,天边的火烧云将牛捡福远去的背影映得发红。此时,政府大院对面的大漠广场上,传来“送你一片白云,送你一片枫叶,和我眼里的太阳……”的歌声。
(《远去的弦歌》首发《中国铁路文艺》2023年12期;《作家文摘》2023年12月19日转载;《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2期转载;《小说选刊》2024年2期转载;获第三届曹雪芹话语文学大奖微小说奖。)
佟惠军,笔名佟掌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第十一届小说委员会委员。从2016年开始写作,有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作家文摘》《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刊物转载,有作品被译为英日韩等国文字,小说入选多个年度选本和高中语文试卷,获第三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 微小说奖,出版小小说集《孔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