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宠辱不惊 ‖ 太监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只是中国有吗?(太监系列之一)
宠辱不惊
2024-09-01 03:00:00
 #2024美网动态# 
 #顶端秋日创作季# 

在电视剧、戏曲里我们会经常看到宫廷里的太监,也是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打了个大的问号?这太监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在各个朝代时期都会出现的呢?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查询资料,从有关资料里可以查到:太監的由來是什麼?起源于哪个朝代?其发展轨迹。 

作家——蔡历

作家蔡历的回答:太监是历史著作和影视作品中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忠烈勇武者如郑和,奸诈狠毒者如魏忠贤,滑稽可怜者如李莲英等。但无论如何,一想到他们失去生殖器,我们总是会觉得这实在难以理解,并会报以同情怜悯,会对这种“愚昧”的“蔑视人权”行为感到遗憾和愤怒,甚至恶心。太监起源于何时、何地、史籍里并没有明确记载。

中国第一位太监

目前对这些也有一些解释,但都是出于推测、猜测,甚至想当然地附会杜撰。无论哪种解释,都是基于这么一个假设,认为太监肯定是中国历史、文化自身的产物,而从未考虑外传的可能。在中国的典籍文献中,关于太监的最早记载出自《春秋左传·僖公二年》里边提及一个叫“寺人貂”的人,他是齐桓公的宠臣。在郑玄注解,“寺人”就是“侍人”、阉人,“貂”是其称呼。

思想家、经学家郑玄

郑玄的注解是有所本的,后来的《韩非子》《吕氏春秋》和《史记》均有对此人的记载,信息也增加得很多,不过名字换成了“竖刁”或“竖刀”。根据这些记载,竖刁是一个阉人,而且是个自宫的阉人。为啥要自宫,就是为了取悦齐桓公,获得权势。后来这人也的确得宠,不过做尽了坏事,败坏了朝政,甚至活活饿死了齐桓公,最后被杀头。

这些更详细地记载有可信的也有后来人杜撰的地方。可信的的是有二:一是中国的太监起源于齐桓公时代的齐国;二是太监的出现,他们的阉割行为是自发自愿的,而非被强迫。是先有了太监、自宫的人,然后齐桓公一看很合胃口,而不是齐桓公依靠自己的权势,去强制性地阉割别人,强迫别人去做阉人。明白和记住这个先后顺序很重要。

历史上女太监

不可信的是,对太监起源的功利主义解释,将太监的自宫行为,完全归因于功利的考虑,说是为了邀宠国君而获取权势和财富。这太不划算,也太难以让人相信。据《韩非子·十过》记载,管仲老病,齐桓公就去问他,哪些人可用?问到竖刁时,管子的回答是:“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獖(自宫)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管子的回答,指出了一对矛盾,一方面,每个人从本性来说都会爱惜自己的身体;另一方面,竖刁为邀宠,居然严重损坏自己的身体,搞自宫。

太监在做秀

管子的结论是,一个连自己身体都不爱的人,又怎么能去爱惜齐桓公你呢?也就是说,阉人的自宫有违人之常情,管仲是绝对反对和排斥的。这样一来,如果第一个自宫的人,的确是出于功利的考虑,那么他将面临双重损失。一方面他本人承受巨大直接损失,失去身体和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即便他后来的确可以获得权势和财富,但这个失去的东西,却可以让一切权势和财富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不能享受男女之乐,不能享受父子的天伦之乐,家庭之乐。另一方面,即便自宫的代价如此高昂,但是自宫后的你,很可能不被社会接受,遭到歧视和排斥,让你邀宠计划成功的概率变得很低很低。

太监也想做皇帝

事实上,管子的对阉人的态度代表当时中国社会的一般态度。甚至说,当时中国社会对阉人的排斥程度比管子更甚。《三国演义》有个故事。夏侯惇在一次战斗中被箭射中了眼睛,急忙拔箭,不想却把眼珠带出。随后,夏侯惇做了一个现在看来怪异但又悲壮的举动,一把抓住眼珠,吞吃了。吃时,他还说了一句话,算是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他说:“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夏侯惇的话也是有所本的。《孝经· 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同是在《三国演义》,曹操一次下令说,破坏农民庄稼者斩。不料,话音未落,曹操的马不知何故惊了,跑到农田把禾苗踏坏了一大片。

三国时期——曹操

曹操的反应被称为奸雄表现的经典案例。曹操说,军令如山,我违规了,也必须斩首,但是,我要“割发代首”。现代人们一般把这理解为曹操耍滑头,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为何“割发代首”在当时能被他的军队如此信服?现在哪个国家领导犯了事,他说要“割发代首”,这有丝毫的可行性、可信性吗?“割发代首”透露给我们的更多信息不是曹操有多么奸猾,而是三国时代的人们,至少是中原一代的人们,普遍对头发有多么重视,重视地把头发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

夏侯渊的生吞眼珠,曹操的割发代首,以及《孝经》要爱惜身体发肤的谆谆教导,共同指向一个我们早已遗忘的事实:在早期的中国,存在一种高度重视和爱惜自己身体的人生理念,这种理念甚至说是一种宗教性的崇拜。身体是受之父母的,来自父母的就是一种天生就有的状态,天然、自然的状态。早期中国这种对身体的崇拜情结,根源于对“自然”的重视和崇拜。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和现代意义上“自然”有本质不同。中国传统意义上“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它对立面是“人为”“干预”。所以自然也可以解释成非人为,不干预,就是“无为”,“自然”和“无为”是一体两面。而现代意义上的“自然”,指的是人之外的物理世界,其特质是物质的、机械的,它的对立面是人。

清朝时期太监

人对自然的态度不是崇拜,而是利用和歧视,这需要积极地干预,不是无为,而是有为。这种理念的文献起源是犹太教、基督教《圣经》,但真实起源更古老,来自古西亚文明。在反对佛教时期,韩愈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入主出奴”,宋儒也经常讲。“自然”一词含义的今古变迁,就是一种典型的、新一代的入主出奴。一种外来的意义进入了,成了主人,而原来的意义却被驱赶走了,成了仆人。

对中国自然崇拜的最好总结和体现来自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甚至也可叫“自然学”“无为学”。不妨引用一些句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无为,则无不治”;“爱国治民,能无为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由于普遍存在重视、爱惜,甚至崇拜个人身体的思维理念,由于存在“自然”崇拜、“无为”崇拜。

太监起源的功利主义解释绝不可信,太监也绝不可能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内部产生。那么自宫行为究竟出于何种目的,它又是出现在哪里?关于阉人最古老的传说和记载,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古西亚和古埃及。一开始阉人不是来自世俗领域,而是来自宗教领域,他们是祭司,是在神庙中,服务于神的。只是随着王室的出现、祭司才从神庙,走进王室,由服务于神,而服务于国王、君主。事实上,在古西亚和古埃及,乃至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文明,甚至现代已很世俗化的美国,国君、政府都和神和宗教有剪不断的关系。

在古埃及,法老本身就是神。在古两河,国君不是神,但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所以,在古西亚和古埃及,祭司由服务于神到服务于君王,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那么在古两河和古埃及,作为阉人的祭司是起源于何时,又是出于什么目的才阉割生殖器的呢?很遗憾,对这些问题,没有任何直接的历史记载,而且目前也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解释。

事实上,古埃及和古两河文明本身也在公元前4世纪,随着亚历山大的入侵而迅速消失。他们的语言、文字、祭祀仪式,早已被人遗忘,目前这两个区域都被伊斯兰教文明覆盖。只是到了19世纪,随着考古发掘的兴起,人们从这两个地方的地下和古墓中,发掘出大量的古代实物和文字材料,并且很快破译了发掘出来的古两河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被埋在地下两千余年的古文明才得以重见天日,为世人所知。不过,也不必太遗憾。因为仔细研究这些考古资料,就可以梳理古两河、古埃及文明的历史沿革,进而可以理解他们的精神和思维,尤其是在与同期中国文明相比较的情况下。在这个基础之上,是可以找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的。阉人祭司由两个要素组成:祭司和去除生殖器。所以,研究阉人祭司的起源,就分解为两个问题,一个是祭司的起源,另一个是和生殖器有关的祭祀行为,它的起源。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合起来,可能就是我们所要找的答案。当然,这两个问题本身并不是真的绝对分离的两个问题,而是存在紧密联系的,是一体的,只是从思考逻辑上这么分。研究祭司的起源,必先从研究神的起源,以及祭祀的起源开始,因为祭司是服务于神的,是祭祀仪式的制定和主持者。一提到神,现代人的印象是,他是全知、全能的,世界的创造和主宰者。

对于神,人只能无限服从和祈求。事实上,这样一个形象的神是后来才有的,准确地说,是公元前1500年,“一神教”出现以后才有的。最典型和成功的一神教是犹太教,但是,除此之外,大致同一时期,印度教也具备一神教的核心特征,古埃及也出现了一神教化的宗教改革,但不久失败。一神教出现之前的神,或者说古两河、古埃及的神,不是一个全能神,而是一个能力有限的神,甚至说无能的神。人对神不是无限地服从、崇拜和祈求,而更多的是为其提供帮助,人要帮助神去做事,去增强神的能力、能量。古两河-埃及的神,都是一些自然神,生态神,这些神都和自然循环,生态循环有关,进而和食物的收获有关。主要有三类,太阳神、植物神、生殖器神。

事实上,古两河-埃及人,所关注的并不是太阳本身、植物本身和生殖器本身,而是一种更内在的力量,支撑植物每年都正常发芽成长的力量,不妨叫它“生态力”。为什么要关注这种“生态力”,原因很简单,在于这种生态力直接和食物的有无和欠丰相关。一旦这种生命力消失,或变弱,作为植物的小麦将不能正常生长,古西亚人将不能收获足够的小麦,要饿肚子,甚至整个社会面临生存危机。

在古西亚人看来,生存依赖于食物,食物依赖于“生态力”,太阳、植物、生殖器都和生态力有关。那么崇拜太阳神、植物神、生殖器神,其本意并不在这些神本身,而是在蕴含其中的生态力;甚至崇拜生态力的本意也不在生态力,而是在食物,能够维持他们自己基本生存的食物。由于植物的生长周期与太阳的南北移动,在时间上是同步的。太阳的南北移动制造了四季的变幻,植物也随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古西亚人就依据这种同时性,在生态力和太阳之间建立了联系。然后,他们构造了太阳神,并且认为通过祭祀仪式,去增强太阳的力量,就可以增强生态力的力量,进而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保障小麦的收成,最终保障食品的供给。

在植物本身与生态力之间建立联系比较好理解,因为植物就是直接在生态力的支撑下而发芽、成长的西亚人也构造了植物神,并且开发了相应的祭祀仪式,通过这些仪式去帮助植物神进行正常的生长循环。如果在太阳、植物与生态力之间,进而与食物之间建立联系还是比较好理解的,那么在生殖器与生态力和食物之间建立联系就很难理解了。于是,后人,尤其是当代人对生殖器崇拜产生了诸多误解。一个典型的误解,就是把它和性、性功能联系在一起,说成是性崇拜。或者不再那么色情,而解读成一种生育崇拜,为了想多生孩子。这种解读的始作俑者是弗洛伊德。其实生殖器崇拜和太阳神崇拜、植物神崇拜是一样的,依然是一种生态力崇拜,是食物崇拜。现代人看到生殖器神的生殖器形象,想到是性、色情,或者生孩子,而古西亚人看到生殖器神,他们想到的是保障食物供给的生命力。在生殖器和生态力之间建立联系,依据的是一种相似原理。

孩子的孕育、出生和成长,和植物的结果、发芽、成长类似。于是,古西亚人认为,人类的生殖器和生态力之间存在关联,并构造了生殖器神,开发了相应的祭祀仪式。他们认为通过这些祭祀,就可增强生殖器的力量,增强蕴含其中的生态力的力量,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最终保障食物的丰盛。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猜到阉割生殖器是怎么一回事了。没错,阉割生殖器,是一种祭祀行为,把自己的生殖器阉割掉,献给生殖器神,就可增强生殖器神的力量,进而增强生态力的力量,然后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从而保障社会的食物供给。至此,我们揭晓了阉人祭祀为何要阉割生殖器这一问题的答案。那么阉人祭祀又起源何时呢?对这个问题,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却有可靠的间接证据。通过这些证据,我们可以推测祭祀和神出现的时间,推测职业化祭司出现的时间。这一切都要感谢考古学。考古学有个分支叫“聚落考古”,就是发掘早期人类群体性的居住地遗址,通过研究房屋和墓地,来推测当时的文明状态,精神思维状态。

通过这样的考古可以发现,在公元前9500年左右,也就是距今11500年之前,一种现在被称作“祭室”的房间在古西亚出现。“祭室”就是专门用来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是后来的神庙的前身,当然也是一切专门宗教建筑和场所的前身,包括现在的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以及中国的少林寺,它的方丈目前正在遭遇举报。有了专门举行祭祀仪式的“祭室”,就说明这时已经有了神。是不是也有了生殖器官呢?也有。在同期,发现了一个泥塑的男人雕像,这个雕像是裸体的,而且突出了其生殖器。很可能,这就是早期生殖器神的形象。再后来,生殖器神的形象只有生殖器了。这样的生殖器神,以及祭祀仪式,目前在很过国家依然存在。到了公元前4500年左右,古两河文明进入一个“欧贝德文化”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比祭室规模更大,结构跟复杂的宗教建筑,这就是神庙。这种神庙有专门住人的房间,住在房间里的人就是职业的祭司。

所以,职业祭司的出现时间是公元前4500年左右,即距今6500年左右。生殖器神的出现时间是在11500年前,职业祭司的出现是6500年前,那么阉人祭司的出现应该在时候?要确定这一点,必须确定阉割生殖器这种祭祀行为是什么时间被开发出来的。一个合理的推测,应该和生殖器神一起出现。不过可能很少使用,而只是在遭遇严重威胁时才使用。到了职业祭司群体出现以后,某些祭司为显示自己的虔诚和奉献精神,可能会自愿将自己的生殖器献给神。这样阉割生殖器的祭祀行为就成为常规性的东西。所以,有理由推测,自愿阉割生殖器的行为,即自宫出现的时间最早可以上溯到11500年前。而自宫成为一个制度性、常规性的事情,可能发生在6500年前。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