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白居易诗文衍生的成语:“竹烟波月”
洛阳白江永
2024-09-15 19:38:00
     白居易诗文衍生的成语:“竹烟波月”
     成语解释:雾气中的竹林、月光映照的波纹。比喻月光下的优美景色。
     成语出处:《池上篇》序:“酒酣琴罢,又命乐童登中岛亭,合奏《霓裳散序》,声随风飘,或凝或散,悠扬于竹烟波月之际者久之。”
      产生背景: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三月末,白居易百日病假期满,罢刑部侍郎,诏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这是为退休官员安排的一个闲职,“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白居易四月初由长安出发至洛阳,居于履道坊私宅。这是他在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由杭州刺史改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时,从田姓手中买下的已故散骑常侍杨凭的旧第。洛阳《白居易家谱》记载,购买这座宅院时,钱不够,白居易竟卖掉了两匹马才凑够了房款。白居易入住履道里宅院的当年—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作《池上篇并序》。
      白居易专门为这座钟爱的宅园写了《池上篇》一文并在篇首加了“序”,详尽描述了此园:该园是前宅后园的布局,园和宅共占地17亩,住宅和游憩建筑占三之一,水池和水渠占五之一,竹占九之一。水池面积很大,是园林的主体,池中有3个岛屿,架拱桥和平桥相连。水池东面建粟廪,池北面建书库,池西侧建琴亭。拂杨石,举陈酒,援崔琴,弹姜《秋思》,合奏《霓裳·散序》,声随风飘,或凝或散,悠扬于竹烟波月之际者久之,一派陶然自得之乐趣。
     白居易造园的目的在于寄托精神、陶冶性情,对这座园林的改造费了好多心思,其清静幽雅的格调和城市山林的气氛,充分体现了当时文人的园林观—以泉石竹树养心,借诗酒琴书怡性。白居易多次修葺宅院,遂成当时东都洛阳首屈一指的私家园林。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