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剪纸的镂空里,藏着这位非遗“守艺人”的别样情怀
顶端漯河
2024-08-30 18:06:32

顶端新闻记者 李志远 实习生 张健恺

在漯河市“九洲传习所”工作室的宁静角落,一位妇女用她的巧手,将传统的剪纸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

她就是常桂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位用剪纸讲述人生的民间艺术家。

剪纸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对情感的融合,剪刀张合之间,就表达出了创作者的生活情感和归宿。常桂连以纸为布、以剪为笔,在这项传统技艺上辛勤耕耘,将自己的情感与想象倾注其中,创作出一幅幅“粘土气、接地气、冒热气”的剪纸作品,让剪纸技艺走出国门绽放世界。

近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等9部门下发《关于认定第二批河南省乡村工匠名师的通知》,常桂连成功入选。

从小接触剪纸,剪了一辈子

走进“九洲传习所”工作室,常桂连正在桌前认真剪纸。

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声响,纸随剪落,一开一合,一旋一弯,几个回合下来,一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小猪便在常桂连手上诞生了。

1962年,常桂连出生于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老窝镇,如今已是花甲之年,受妈妈影响,她从小就开始学剪纸,一剪就是一辈子。

“我的母亲会剪纸,她是三里五村有名的巧媳妇,小时候经常有妇女们来我家串门学习。”常桂连表示自己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看得多了自己也就学会了。

而在一次帮母亲代剪的经历中,常桂连显露出了她的剪纸天赋。

“我还记得那是村里的一户人家办喜事,找到我母亲剪喜花。”常桂连回忆说,“当时我母亲正忙着做饭,便鼓励我让我代剪一下。”

起初,前来找常桂连母亲剪喜花的妇女一看是让小孩子剪还有些不太乐意,嘟囔着说小孩子能剪出个啥。

但没过多久,当常桂连把栩栩如生的喜花摆在她面前时,她大为震惊:“没想到你小小的年纪也能剪这么好!”

长大后,常桂连不断钻研,精进剪纸技艺,参加工作后也没有放下过剪刀,每逢乡里谁家娶媳妇都会找到她剪纸。

“我给他们剪纸都是免费的,每次剪完后还能收到人家送的喜果嘞。”常桂连说道。

当被问及有越来越多人找到她剪纸会不会感到有些疲倦,常桂连笑着说道,“不会,那是一种喜爱。”

常桂连告诉顶端新闻记者,尤其当自己的作品被别人贴在窗户上的时候,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刻苦钻研剪纸技艺,内蕴匠心精神

当常桂连在北京的一个叔叔得知她的剪纸喜好后,不仅非常支持她继续剪下去,还给她邮寄了不少此前没有看过的剪纸书。

“那时的我真是如获至宝。”常桂连仔细观摩别人的剪纸作品,揣摩其中的技巧与奥秘。“人家咋剪得这么漂亮,我就一点一滴地进行研究。”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剪纸技艺,常桂连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白天她认真授课,晚上放学吃完饭后她就坐在那里进行钻研练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常桂连的剪纸技艺越发精湛,她也尝试着参加一些比赛,并在各项展陈中斩获佳绩。

“参加比赛的经历不仅让我对剪纸更加重视,也开阔了我的眼界。”对于爱琢磨的常桂连来说,她就像海绵一样不断地从别人的优秀作品中汲取学习。

在一次省级比赛中,常桂连发现一个同样获奖的男孩剪出的作品是彩色的、非常耀眼,回来之后她就一直揣摩该男孩是如何做到衬色剪纸的,并在之后的剪纸作品融入衬色手法。

多年来,常桂连先后创作出作品《许慎文化》《孺子牛》《年年有余》《双龙戏珠》等系列作品,先后参加了全国和省市艺术大赛和展览并屡屡获奖,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许慎与说文》系列、《脱贫攻坚》系列、《抗击疫情》系列、《春牛图》等先后荣登学习强国平台。

“做一行爱一行就是我理解的工匠精神。”常桂连朴素的话语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走出国门,她让剪纸技艺登上更大舞台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2010年,常桂连应邀到新加坡进行文化交流,给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传讲中国剪纸技艺。

“当时我给他们展示的一幅作品是《喜上眉梢》,折的时候是很小的三角,但剪完打开之后是一个很大的、圆形的五角昙花,台下的孩子们都惊艳地竖起了大拇指说‘中国人厉害!’”常桂连的剪纸技艺展示受到了学生们的热捧。

回国后,她逐渐萌生了要把剪纸艺术传承下去的想法。

2011年,常桂连经过申请顺利开办了一家剪纸艺术传习所,面向社会推广中国民间剪纸艺术。

同时,她还在市文化馆、各县区文化馆和一些学校组织剪纸艺术公益讲座,面向大众推广剪纸艺术,并且多次参加世界性的艺术交流活动,把中国剪纸艺术推向世界。

2019年,常桂连还曾多次为来自世界各国的华裔青少年传授《剪纸之美》,据不完全统计,受众达到2600多人。

待人和善的常桂连有教无类,经过传授技艺,熟练掌握剪纸艺术者已有近万人,其中有留守的儿童、退休的职工、外国的学生。因为她的热心,吸引了更多人热爱剪纸、参与剪纸、传承剪纸。

一把剪刀、一摞红纸,这简单的工具,正是常桂连所热爱的世界。

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剪纸承载着中国灿烂而厚重的文化,像常桂连这样的非遗传承人还有很多,他们默默地坚守,在传承中创新,展示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来源: 顶端新闻
编辑: 吉倩倩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