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有一些“信仰”,只是交易
海涛评论
2023-02-15 21:16:15

正月十五前的那个周末,我去豫北一个县城,看那里据说延续了千年的古庙会。

那里是平原,一马平川,县城外有一片土丘,当地称作山。山上有一片古建筑,曾经是宗教场所。

古建筑是我比较喜欢的,比庙会好看多了。现在的很多所谓古建都是重建的,但这片高地上还是能看到很多“真东西”的,比如一些石窟、石刻、石柱上的楹联,都像是真东西。从一些建筑的基座和石柱楹联可以看出,这地方在很久以前曾是颇有档次的宗教场所。如今这里虽然延续着从前的香火气息,但显得粗鄙,不上档次。

中国景点的档次,往往与管理者的级别密切相关,一旦归县一级管理,档次很难上去。当然,换个角度说,县级管理的景点保持了“原汁原味”。

我看到的就是一个原汁原味的“信仰场所”,除了大殿,各个厢房都成了“商业档口”——不是卖商品,而是卖“信仰”。每间房子似乎都被个人承包了,里面供奉着财神、月老、送子奶奶、送子观音、药王爷之类的。商业味主要体现在用喇叭反复叫卖,到这里烧香、许愿的灵验。有的门前还摆放着“有求必应”、“心想事成”的锦旗。

一个被叫做“天官殿”的房间,反复播放着——这里可以求学位、求官位、求平安。求学可以具体到清华北大,学位可以具体到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送子奶奶那里,求子可以具体到求男孩求女孩求双胞胎求龙凤胎,总之,求什么有什么。

当然,求什么有什么的前提是要在这里花钱,收款二维码就在那里。

看明白了参观的不过是一个地摊式“商场”,一开始觉得荒唐和搞笑。然而再一寻思,觉得这里的场景不仅不荒唐不搞笑,反而很有意思——这场景简单直白地揭示了民间信仰的本质或者说一部分人信仰的本质,就是交易。

这个“商场”面对的主要是周边的农村百姓,如此“简单粗暴”的营销方式,一定是当地“市场环境”促成的。这么说并非贬低当地人的信仰方式,事实上,这种信仰方式与那些所谓的高端人士去名山古刹抢头柱香,本质上完全一样,都是为了达成某种愿望的实现而付出时间和金钱。只不过,后者进行了包装。包装之后,确实会显得高档,但要付出了更多包装费,对于农民而言,这种包装纯属浪费。

我去过一些名山或名岛上那种吸引了全国各地信众的“香火场所”,现在想想,不过就是建筑更高大一些更精致一些。很多跪拜者都是因为“有所求”,才不远千里到那里匍匐在地。一定有不少跪拜者是虔诚的,但还是觉得为了达成愿望而专程去跪拜,跟“交易”没什么区别。

对于真有信仰的人来说,信是目的而非手段,不会为了灵而信;对于很多带着实现某种诉求而来的跪拜者来说,灵则信,信是手段,灵是目的,如果不灵,就难以信下去。那些把“求啥有啥”当宣传口号的“档口”,就是对症下药直击后一种人的需求。

求啥有啥,类似动员口号。洪秀全当初打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也是跟老百姓做交易——你跟我一起打江山,我给你田给你饭给你公平和饱暖。这样的宣传一开始很能鼓动人,然而一定不会“灵验”,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就开始胁迫人一起打江山。

那些庙宇里的泥塑,好就好在,它们不会胁迫人“相信”。所以,当你即便出于交易而进行跪拜,即便最终达不到目的,损失也不大。

交易并非贬义词,至少是中性词,甚至是褒义词。

真正的交易是自愿的,交易的双方各取所需,能增加双方的福利——至少是心理上的福利。一个人为了官运更好而捐一笔钱给某个塑像或神灵,至少在钱给出去的那一刻,心理上是有所宽慰的,是能够缓解焦虑的。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交易,不满意的人生,有缺憾的生活,更需要交易。千年古庙会旁绵延了千年的香火,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生缺憾的绵延,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不满意、不满足的绵延。

一些创业成功的商人,其成功的本质是做成一个交易场所。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聚集在他创设的空间里交易,他的创业就成功了。世间最最成功的创业项目,是塑造一个形象,有形的或无形的形象,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与其交易。

经济的繁荣得益于交易的频繁,交易的频繁需要宽松的、开放的交易环境。某些交易即便不为道德和法律所允许,只要它不是强制性的,一般不会产生多么严重的负面后果。同一个逻辑,强制性的交易,往往伴随着对金钱和自由的剥夺;强制一个人必须信什么,也往往伴随着剥夺。

严格来讲,强制的交易不是交易,需要警惕,尽量远离。

编辑: 张朝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