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日报 》( 2024年11月25日 第 06 版)
□张延文
第一次到墨白家中做客,就被他的藏书之丰富和精良震撼:客厅、书房和卧室里都放满了书柜,简直就是一个另类图书馆。阅读对于墨白的写作,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正是这种精品的意识,保证了他写出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墨白漫长的阅读经历,和他现实的生命经验一起孕育出了他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谈及墨白写作资源时,我们往往着眼于他在青少年时期从事过的包括农民、流浪者、搬运工等等复杂的生活经历,以及后来多年的乡村教师的底层生活经验,而他由《失踪》《秋日辉煌》等一百多部短篇小说、《母亲的信仰》《风车》等四十余部中篇小说和《夜游症患者》《欲望三部曲》等六部长篇小说构成的“颍河镇”文学世界,也就是“颍河镇”文学体系的思想内核与精神源泉,显然与藏书有着内在的联系。
1984年到1992年之间,墨白在故乡豫东乡村一所小学里任教,他和家人住在不到十五平方米的斗室里。暑假里,他常常顶着烈日穿过操场到空教室里写作。夜间为了抵御蚊子的猖狂进攻,他的双腿常放进一只灌满凉水的塑料桶里;冬季寒冷的夜间,他的双腿常裹上一条棉被。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墨白完成了一次孤独的精神之旅,他走得很远,他的语言风格、文学主题、叙事模式、虚构能力都逐步成熟丰满起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乡村小学教师,是如何实现他个人生命升华的,阅读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至少陪他度过了漫长的精神苦旅。
墨白开始他的文学生涯时,正值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反思文学为主题的知青文学和以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改革文学是主流,墨白的小说写作,一开始就表现出了特立独行的先锋意识,处女作《画像》,就是以人的内心世界的冲突为主题的,他对于个体生命尊严的重视,对于人的精神世界入木三分的刻画,奠定了墨白文学创作的主基调,也是他文学作品力量的源泉。我们会深思,是什么赋予了墨白文学创作的精神动力?除了其自身性格原因外,阅读,和人类伟大的思想者对话,应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曾借阅过墨白的一本略萨的《绿房子》,我发现,在这部翻译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小说里,墨白做了大量的阅读批注,他真正做到了和远在万里之外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师进行了跨越时空的严肃认真的精神交流。略萨在二十多年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说明墨白有天然的辨别能力,从一开始,他就站在很高位置上进行超越性的创作准备。他有着很好的艺术趣味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是从人类文明的高度,进行他的阅读和写作的。
在1990年前后的创作当中,墨白开始在《灰色时光》《过程》等小说中引用像茨维塔耶娃、里尔克、博尔赫斯、爱伦·坡、瓦雷里等等著名诗人的诗句作为题记,这些欧美不同时期的诗人的诗句,和墨白所写中国乡村生活的小说作品并置在一起,形成了鲜明对比。它将看似普通的乡村经验融入了诗性主题当中,以诗意的充满现代的西方文明的目光重新审视、打量我们东方社会的日常生活。这种将小说、诗歌融汇起来,进行有互文性的文体写作实验,是墨白小说创作当中另外一个突出特征,它让墨白小说的语言风格充满诗性,使得其小说主题丰富多元,叙事美学上充满神秘性。这些当然都得益于墨白广泛的阅读经验,他不仅大量阅读经典小说、诗歌、文学理论、哲学、历史等,还对绘画、影视、音乐等文学艺术样式有深入了解;他将这些融入小说创作当中,培养出深沉灵动、耀眼瑰丽的叙事风格。
我们可以从墨白小说创作当中找到迥异的文化元素,比如西班牙语系中的博尔赫斯,俄语体系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纳博科夫,德语体系中的里尔克、赫塔·米勒与卡夫卡等等,当我们从墨白小说当中辨识出这些作家的影子时,却发现他们只是墨白作品当中有机组成部分,墨白是将这些吸收消化过的,他在进行着的是不停地学习和超越。墨白的阅读,是漫长不懈怠的过程,他将阅读当成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他写作生涯的有效延续。对话式的阅读,对于墨白来说至关重要,当他告别喧嚣的世俗社会之后,这里有他的老朋友们,他还非常期待新朋友的出现。
墨白创造的“颍河镇”文学王国并非子虚乌有,因为“颍河镇”是以颍河这条真实流淌的河流来命名的。墨白曾两次徒步颍河,从颍河源头一路走下来:周口、槐店、界首、太和、阜阳、江口、颍上、赛涧,一直走到颍河流入淮河的正阳关。随后,他又顺淮河走下去:凤台、淮南、怀远、蚌埠、凤阳、五河,一直走到洪泽湖,走到大运河,他看到过颍河和淮河的各种各样的面孔。应该说,颍河是从墨白的精神里流过的,带给墨白对外部世界太多的幻想。这条河流,也是他的小说和外部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我们说阅读赋予了墨白独特的精神气质,是他的写作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颍河是他文学创作的另外一个精神源泉,那些从异国他乡漂洋过海来到“颍河镇”的客人们,必将通过颍河才能抵达这里,并把他们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留在颍河的波光水影里。他们源源不断地到来,只有墨白一个人在他空旷的码头伫立着,他的身旁漂浮着咖啡和绿茶的味道,这里是通往天堂的另外一个通道。
(作者为诗人、评论家,郑州师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