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怒放的生命 ——读尹武平散文集《归途拾光》
综合信息
2024-10-28 09:03:54

秋日,静谧的午后,阳光像一个活泼调皮的稚童,透过窗棂,在我书桌的光影里舞动。品读尹武平散文集《归途拾光》,我感到了温暖。我被作者多姿多彩的人生阅历和传奇励志的故事所感动,被书中所散发出的生命之光、奋斗之光、人性之光和真情之光所深深感染。他的“军人风骨、文人风采”,宛如阳光下一束怒放的生命之花,绚丽绽放。《归途拾光》这部散文集,是作者退休后,放下枪杆子,拿起笔杆子,用如椽之笔,回顾自己前半生的生活经历、所思所想和所感所悟而成。字字有爱,句句含情,充满家国情怀,浸透人生感悟,抒写自己军旅生涯四十年的激荡人生和人间真情。这是一次重新踏上征途,一次由武转文的华丽蜕变。他挖掘并释放出自己的写作潜能,追求更加精彩而有意义的生活,而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正应了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壮丽诗句。《归途拾光 》,文字平实坦诚,情感朴素自然,书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感、家国情怀、战士豪情,感人肺腑,令人荡气回肠。作者对部队、对故土、对亲人的挚热情怀,传递出正能量,洋溢着真善美,折射出作者如何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在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下,在部队这个革命的大熔炉里,成长为一名共和国将军的不凡历程和侠骨柔情,给予人们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力量。文章朴实无华,字字珠玑,闪耀着生命之光、奋斗之光、人性之光和真情之光,令人钦佩。

【一】

《归途拾光》书中所蕴涵的生命之光,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礼赞,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向生命致敬》一文中,作者通过分层叙述的方法,以细腻的笔触,感恩的心情,爱意绵绵,情丝涌动,娓娓道来,触动读者的心弦。尹武平出生不到一百天患百日咳,差点死去;在12岁那年冬日给老师看守宿舍时,差点煤气中毒;在青海工作时常年高原反应,有一次又身患重感冒,瞬间因严重心率不齐,抢救了五个多小时才解除病危……苏醒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名利看得更淡了”。在此,我们不由得为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传奇色彩而感慨!而礼赞!他命大福大,对待生命豁达而从容的人生态度,令人敬佩。人生六十年,三次历经劫难,死里逃生。他对生命的感悟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更加清晰,带给读者更多的也是内心的冲击和巨大的震撼。生而为人,毕竟不能像猪栏式那般生活,要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光彩,就必须不懈地奋斗! 每次想起,作者都会发自内心地感慨:活着真好!奋斗真好!奉献真好!朋友真好!同时,通过对妻子几十年来相濡以沫、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带孩子,操持家务,支持他在部队工作的情感抒发,表达了作者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珍视生命,向生命致敬,以及对部队和家人的感恩之情。读来,令人双眼湿热,感慨万千。对作者颇有传奇的人生阅历、成长道路,以及其粲然怒放的生命,所散发出的诗意芳香,所呈现活着的意义和人生丰沛的价值,充满景仰之情。

【二】

在人生浩瀚的星空中,总有一束光,它足以穿越黑暗,照亮前行的路,引领我们不断向前。这束光芒,便是奋斗之光。在《向生命致敬》中,作者这样写道:“奋斗是需要付出的!四十年戎马生涯,我曾点兵昆仑山下,踏破贺兰山阙,转战西北大地,尝遍人间艰辛,才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尹武平农村出身,家境贫寒,从小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从小奋斗的种子,便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他发誓长大后一定要离开这个贫穷的地方。心中有目标,前进有方向。高中毕业后,他参军入伍,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从此,开启了自己戎马一生的拼搏奋斗之旅。在《触摸理想》一文中的开篇,他这样写道:“我从入伍那天起,能提干当个军官是我的理想。哪怕是让我扫厕所、掏大粪也行。”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袒露心迹,毫不虚伪,更无矫揉造作之意。令人为他豪爽坦率的真性情而击掌叫好!在《水流自净》一文中,他记述了自己在部队一段蒙冤的经历。黑水汗流、兢兢业业苦干近四年多,仍不能被党组织所接纳。原因是他从老班长一封来信中得知,自己被卷入到几年前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中。黑板上不知谁写的十几个粉笔字,拼凑起来竟是一条反动标语,而且上级认定那条所谓的“反动标语”中有几个字像他写的,这便是他埋头苦干入不了党的原因。在作者前进的道路上,尽管他曾经历过冤屈、痛苦、愤怒、彷徨、犹豫、绝望等五味杂陈的苦痛滋味,但他的脚步始终未停下来。在那个孤独而寂寞的夜晚,他想起儿时妈妈曾对他说过的那句话:“水流百尺自净”。望着眼前奔流不息的小河,突然,他如释重负,一把火烧掉了申诉信。心里暗暗发誓,决计忘掉这段屈辱和痛苦的经历,毅然决然,踏破荆棘,百折不挠,继续前进。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他经受住了人生的重大考验。从此,他变得更加成熟稳重,果敢勇毅,内心无比强大,淡定而从容。他重新打起精神,更加勤勉而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出色表现,得到了首长和战友们的肯定和信任,终于迎来了他自己人生中的艳阳天,收获了奉献与硕果的甘甜和喜悦。后来,“当兵第六年,当我终于成为一名军官,站在排长位子上时,我的理想又变了。当连长成为我心中的理想,甚至是内心深处最高的理想。”从此,作者便怀揣梦想,心无旁骛,以部队为家,带兵操练,射击投弹,风餐露宿,爬冰卧雪,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矢志攀登,努力奋斗,一路前行,触摸理想,一步一步抵达成功的彼岸。他由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团作训股参谋、连长、副营长,军作训处参谋,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兰州军区特种大队首任大队长,副师长、师长,省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直到一路成长为共和国将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共和国将军,作者一步不拉,稳扎稳打,节节攀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进步,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从他顽强拼搏、坚强不屈的奋斗足迹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是根植于作者内心深处的奋斗之光,照亮着他前行的道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给予他坚定的信念和无尽的动力,才使得他矢志不渝,一步一个脚印,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尽情怒放。作者的经历告诉我们,奋斗,应该成为每一个人一生的主旋律。在奋斗中实现梦想,创造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生命之花璀璨而绚丽。《知了情》是一篇有深度,富有寓意的好文章。知了的一生,何尝不是作者一生艰难困苦、坚韧不拔、矢志奋斗、玉汝于成的真实写照呢?作者年幼时,从观察几只知了,在榆树枝头富有情趣的表演及悦耳的鸣叫声中,感悟到了生命的坚韧不屈和蓬勃旺盛的活力。从知了蛰伏阴间十年光景,才得以换来这区区几十天的生命光阴中,悟出了一个人活着的不易。我们每一个人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艰难险阻,人生之路都不会平坦,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应该学习知了的这种精神,即“活一天就要活出精彩,唱一声就要唱得悠扬”的豪迈和气势。要活,就要活出生命的精彩和绚烂,忘掉生活中的苦痛和忧烦,找准人生的目标,尽情地展现自我,发出自己的光和热,让世界因我们而更美丽。同时,在现实生活中或人生的道路上,有时碰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像那只知了那样懂得迂回。适当地退却和让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为了更好的前进,这也是一种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退一步海阔天空。奋斗之光,照亮人生路。踏上军旅的征程,追求卓越无止境,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归途拾光》,拨亮每个人心中那一束奋斗之光,用脚踏实地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成就我们人生的伟大梦想。

【三】

阅读尹武平的《归途拾光》,被文中处处散发出的人性之光而深深感动。人性之光,是指人的美好品质和光辉。作者的人性之光,体现在多篇文章中,散发出粲然美丽的光芒,给予人们心灵的启迪和温暖。读《牵一缕清风拂利剑》一文,办公桌上“公生明,廉生威”六个字,是作者为官处世的座右铭。他对当时肆虐到部队的腐败之风,诸如权钱交易、迎来送往拉关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等深恶痛绝。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廉洁奉公,严于律己,警钟长鸣,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获得了上级领导及广大官兵的一致好评。比如,当年为了坚决杜绝转一名士官要花几千元的潜规则,他和班子成员推出《士官选取十步法》,通过严格的组织程序和考核办法,发扬民主,公开、公正地选拔最优秀的战士,给予所有战士公开、公正、透明和平等的选拔机会,赢得了广大战士的一致拥护和衷心爱戴,开启了端正部队良好风气之先河。他所在部队的这一做法,曾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并被推广到全军部队。读到这里,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为作者作为一名军官,拥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和一腔炽热的家国情怀而深感敬佩!“我没收部属一分钱的礼,在这个节骨眼上,我若不替这些肯实干有本事不会巴结上级的优秀部属说话,我还配做这一师之长吗?” 作者说得这番话,言辞铿锵,掷地有声,正气凛然,尽显一名部队师长傲然伟岸之风骨和义薄云天之浩然正气。

作者在师长位上为了两名优秀部属的提升,怒怼集团军政委所谓的“干部交流”,而“不识时务”地敢于得罪顶头上司。他的一身正气、铮铮铁骨、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和铁血军魂,直冲云霄,气贯长虹,憾人心魄。他心系基层官兵,同样在《牵一缕清风拂利剑》这篇文章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其精神风范和高洁品质,此心昭昭,日月可鉴。还有,在《良心面前站道岗》,表现了他阳光正直、清正廉洁、严于律己的军人风骨和精气神。读《野营》一文,“野营度假村”创造性的模式,解决了军嫂和孩子们临时来部队探亲,与丈夫欢聚的需要。此举稳定了军心,促进了部队与家属之间的有机融合,既温馨暖人,又十分人性化。侠骨柔情,真诚关怀,彰显了作者刚强的气魄和侠义之心,同时又不失温柔细腻的一面。在《触摸理想》中,对违反部队规定,与驻地一个姑娘暗中谈恋爱的文书小范,给予人性化的引导和处理这件事上,令小范感激,令女方的家庭满意,又不影响军民关系。彰显了时任连长的作者有一颗善良慈悲的仁爱之心,骨子里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的大度、宽容和博大的胸襟。人性之光芒,无比璀璨,温暖而美好。它能够照亮和温暖他人,为他人带来希望和光明,又能激发人们的善意和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四】

真情之光,是作者散文的又一大鲜明特色。它光芒万丈,明亮温馨。深情款款的真情流露,情真意切的温暖光芒,始终闪烁在《归途拾光》的字里行间。在《父子》一文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与父亲深沉的爱和真挚的父子情感。在三年困难时期,少不更事的“我”嚷嚷着“我不喝汤,我要吃稠的!”而整日干重活的“父亲喝完一大碗米汤,把沉在碗底的米粒倒在我手中的小洋瓷碗里……”父亲满脸的无奈与怜爱,镌刻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有一次作者肚子痛,父亲抱在怀里一夜未眠,为儿子轻轻地抚摸肚皮。父爱如山,情深似海。在《父子》一文中描写,作者的弟弟出境参加了自卫还击战,作者原地待命。为了保密,两个多月兄弟俩杳无音信。父母心急如焚,坐卧不宁,茶饭不思,一夜之间两位老人白了头。读到这里,令我泪花闪烁,五味杂陈……突然,想起我的哥哥参军后,在部队表现突出,入党、考入军校、提干。1985年,哥哥作为优秀干部被选调到老山前线(当时,哥哥正值新婚蜜月期)。接到上级调令后,哥哥告别新婚的妻子,立即返回部队。他作为“优秀干部”被选调,上了老山前线,保家卫国。在热血与烈火中,淬炼意志,挥洒青春,诠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与忠诚,并被兰州军区表彰为“阵地模范干部”。当父母得知哥哥上了老山前线的消息,我的父母亲同作者父母一样,也是心急如焚,如坐针毡,坐卧不宁,茶饭不思,一夜之间两位老人白了头。父亲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多年,头脑清晰,深明大义,而母亲是一个识字不多的普通农村妇女,她的心理负担、熬煎程度可想而知。我依稀记得,母亲合衣躺在炕上,整日以泪洗面……直到县里、镇上派干部不时地来家里慰问、安抚,母亲的心才渐渐宽慰了许多……在《谁说清明尽忧伤》里,体味到兄弟情深,矢志难忘。作者的弟弟尹文杰烈士,先后两次上了老山前线,分别荣立三等战功和一等战功。在战场上,他舍生忘死,英勇无畏,保家卫国,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年仅27岁。读到这里,不由我热泪滂沱,难以自已……正是有了先辈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以战止战,才有了今日的国泰民安。

我们不会忘记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付出,无私奉献,共和国的旗帜上永远镌刻着他们血染的风采!行文至此,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歌激越豪迈的旋律,撞击着我的耳鼓:“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作者《写给岳母》一文,深切地怀念了岳母“用吃糠咽菜生成的奶水,一只疗养丈夫,一只奶水养活女儿。”的坚强无私和伟大品格,感天动地。岳母为了支持他在部队的工作,十几年如一日,住在他的家里,帮女儿一边操持家务,一边带孩子的艰辛和付出,令人动容。在《最美还是自家景》里,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夫妻的伉俪情深,深感妻子多年来,背后对他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默默付出;在《呼唤童真》中,作者从对孙儿的爱意中,联想并提出,如何更好地对独生子女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殷切期望;在《白蒸馍》里,我们品味出他那对故土的眷恋和那扯不断的乡愁,殷殷深情,跃然纸上;在《乙未之痛》《一碗方便面》里,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与首长之间那种真诚而浓浓的战友情……作者的“真感情”打动着无数读者的心灵,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他真情书写,爱倾笔端,文章质朴,感人肺腑。屡次获奖,硕果累累。《写给岳母》一文荣获“2015年中国散文排行榜第十三名”;散文集《人生记忆》荣获2016年度中国散文年会“精锐奖”;《父子》一文荣获2017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年度十佳散文奖”;《白蒸馍》一文荣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找一个安放灵魂的地方》一文荣获“2017年度《延河》杂志最受读者欢迎奖”等殊荣。一片丹心,光耀人间。尹武平的《归途拾光》,是一部励志好书,字字充满正能量,处处洋溢着真善美,感动了无数读者,为它欢欣,为它落泪。他那怒放的生命,散发出璀璨绚丽的光芒,焕发着阳光和青春的活力。这些“光”是那样的美好而纯真,那样的纯粹而珍贵,温暖自己,照亮他人。(段小芸 西安市网络文艺家协会会员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