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冬日创作季# 进栓你好!你发表在《时代报告》上的《恸悼恩师吳功勋》一文写得非常好,感情真挚,痛彻心扉,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恩师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引发了我对诸多往事的追忆。吳功勋老师是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主任编辑、髙级记者。可谓大笔如椽,著作等身。改革开放初期,他写的三篇通讯《“上八仙”让贤》《“野猫子”还债》《“田三万”分家》连续三年摘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是省电台首屈一指的获奖专业户。多年来他足迹踏遍平顶山,写出了很多文章,为宣传这座城市和推动平顶山文艺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吳功勋老师与市委书记段松会感情甚笃,当年段书记决定开发石人山,他一马当先鼎力相助,立即邀请省电台白台长光临鹰城,並与我市几十位作家一道深入石人山采风。当时,这里人迹罕至,既原始又荒凉。她像一位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妙龄少女,其貌极少示人。这里自然景点虽然众多,但无名无姓,不利于旅游开发。于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作家们趁此机会张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灵感为景点命名。比如,“一顶轿”、“仙人跳”、“黑龙潭”、“白龙潭”、“一线瀑”、“野竹林”、“金牛城”、“半仙居”……所有这些都是他们观其形,摄其魂的神来之笔。既通俗易懂,又好听好记,所以固化沿用至今。这次实地采风共写出近百篇散文,吴功勋老师在自己主管的《河南风光》栏目中开设专题,用几个月时间连续播出。当时,他还把我借调到省电台,负责编辑这个专题的所有稿件,播出以后又再次筛选,並以《平顶山揽胜》为题,在河南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此后不久,《河南风光》又与黄河游览区合作,开设了“黄河游览区巡礼”专题,並特意邀请平顶山二十多位作家深入采访,创作了数十篇美文。当时我常驻游览区编辑文稿,编一篇播一篇。原决定把这些文章结集出版,但因故未能如愿。任务完成后我打算返回平顶山,但由于吳老师的再三挽留,使我有幸在编辑部与他共事长达两年有余。在此期间,他夏问热,冬问寒,节假日或礼拜天,经常拉我到家里吃饭。他爱人虽然是省人民医院的著名中医,但厨艺精湛,待人真诚。她包饺子、擀面条样样在行,红烧肉、清蒸魚更是一绝,我在这里吃到了家的味道也感受到家的温暖。后来我回到平顶山工作,每到郑州开会,少不了登门看望。然而,我退休以后只能用电话联系了。后来因他搬家电话也打不通了(那时还没手机),从此便失去了联系,长达数载。前天在郏县开会,进栓赠我一本《时代报告》,看到了《恸悼恩师吳功勋》方知吴老师已于去年驾鹤西去。悲痛之馀,挥泪命笔,草成此文,以表怀念之情。
向吳老师肃立默哀!
向吳老师鞠躬致敬!
吳老师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