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心脏的“双刃剑”:强心苷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5-05-23 13:16:06

强心苷(Cardiac Glycosides)是一类从植物中提取的古老药物,早在18世纪,洋地黄就被用于治疗水肿和“心脏衰弱”。如今,以地高辛和西地兰为代表的强心苷类药物,仍是心力衰竭和某些心律失常的重要治疗药物。但这类药物犹如一把“双刃剑”,疗效与毒性仅一线之隔。

、作用机制:心脏的“强心针”

强心苷的核心作用靶点是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钠钾泵)。通过抑制该泵,强心苷可实现以下效应:

01

增强心肌收缩力:

细胞内钠离子堆积,促进钠钙交换,钙离子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

02

减慢心率:

增强迷走神经张力,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传导,降低心率。

03

改善心脏效率:

增强收缩力的同时不显著增加心肌耗氧量,适合衰竭心脏。

、临床应用:何时需要“强心”

01

慢性心力衰竭(CHF):

适用人群:对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反应不佳的收缩性心衰患者(尤其伴房颤者)。

疗效:改善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减少住院风险,但对生存率的延长作用有限。

02

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

房颤/房扑伴快速心室率:通过抑制房室结传导,减慢心室率,改善心脏充盈。

注意:预激综合征(WPW)伴房颤时禁用(可能诱发室颤)。

03

急性心衰的短期治疗:

西地兰(静脉制剂):起效快(10-30分钟),用于急性肺水肿或慢性心衰急性加重。

、“危险边缘”:中毒风险与预防

强心苷的治疗窗极窄(如地高辛有效浓度0.5-2.0 ng/mL,大于2.0 ng/mL时中毒风险增加),且个体差异大。以下情况极易引发中毒:

01

中毒的诱因:

电解质紊乱:低钾(利尿剂使用)、低镁、高钙。

肾功能不全:地高辛60%经肾排泄,肾功能下降时易蓄积。

药物相互作用:升高血药浓度,如胺碘酮、维拉帕米、红霉素、螺内酯;加重毒性,如排钾利尿剂(呋塞米)、糖皮质激素。

02

中毒的临床表现:

胃肠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早期信号)。

神经系统:头痛、视力模糊、黄视/绿视(看物体发黄或发绿)。

心脏毒性:(1)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室速甚至室颤;(2)特征性心电图改变:ST段呈“鱼钩样”压低。

03

中毒的紧急处理:

浪费停药:立即停用强心苷及排钾利尿剂。

补钾补镁:除非存在高钾血症或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抗心律失常: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室性心律失常)。

地高辛抗体:用于危及生命的中毒。

、安全用药的“金标准”

01

用药前评估:

禁忌症筛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预激综合征伴房颤、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基线检查:肾功能、电解质(钾、镁、钙)、心电图。

02

剂量个体化

03

治疗监测:

血药浓度:每次调整剂量后 5-7天(约5个半衰期)复查,长期用药每6-12月复查。

注意:低钾时即使血药浓度正常也可能中毒!

定期随访:症状、电解质、肾功能、心电图。

强心苷的每一次用药,都是医生经验、患者信任与科学指南共同谱写的协奏曲。只要拿捏好分寸,这颗小小的药丸,依然能为心脏奏响生命的强音。

供稿/来源:张鸿

编辑/一审:许冠玉 吴秀丽 刘天娇

策划/二审:彭永强 薛 瀚

统筹/三审:冯光耀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