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学术酒吧”的酒,你品出了什么味道
网观西安
2024-09-03 14:04:26

一边品着喜欢的小酒,一边听着感兴趣的知识讲座,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当学术讲座和微醺酒吧碰撞到一起,新颖、奇特便会接踵而至。这个夏天,“学术酒吧”在北京、西安、广州、上海等城市悄然出现,成为各类年轻人进行思想交流的新场所,更是成为城市夜生活的新风尚。

啥是“学术酒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渴望知识和交流,却又对获取和互动方式有着更多期待,于是“学术酒吧”应运而生:‌在这种酒吧中,投影幕上放的不是音乐MV、模特走秀、进球集锦等,而是制作精良的学术PPT;舞台上站的不是民谣歌手、脱口秀演员,而是哲学博士、社会学教授、人工智能工程师......

▲ 2024年,开办学术讲座使得街垒酒吧开始在网络上走红 图源:新闻晨报

“学术酒吧”的讲座内容以人文社科类为主,也有人工智能等热门科技话题。主讲人大多是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作家。人们可以在酒吧这种轻松的氛围中讨论学术问题,分享研究成果,或者进行其他形式的学术交流。

例如:上海的街垒Bunker、北京的空了酒格,皆是以学术讲座为活动特色的“酒吧+”新形式。

▲ 街垒BUNKER

实际上,在酒吧讨论学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1953年,两位年轻的科学家詹姆斯 · 沃森和弗朗西斯 · 克里克经常在剑桥的“老鹰酒吧”进行讨论和社交活动。据说,在他们构建出 DNA 双螺旋模型后不久,还在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 “老鹰酒吧” 里庆祝了他们的伟大发现。这个酒吧也成了科学史上的一个著名地标、成为游客和科学家们朝圣的地方。

▲ 剑桥的“老鹰酒吧”

当然,“学术酒吧”之所以越来越受关注,尤其在“90后”“00后”群体引发热潮,离不开以下几个“特定功能”。‌

听的是讲座,去的是“班味” 。对于职场打工人而言,经过一天快节奏的工作,身心俱疲,能在夜间闲暇充实一下自己,接触新领域、新知识,顺便去除“班味”,显然是十分惬意的。

那么,夏夜酒吧的号召力自然不在话下,当酒吧遇上学术讲座,大家不仅可以在这个轻松的环境里,约着三五好友,学习感兴趣的知识,扩大自我认知,还能扩大社交面,一举多得。

▲街垒BUNKER内

打破“边界”,获得更多“灵感”。提到学术,自然就会联想到严肃、认真、专业,它与普通人之间似乎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当常年钻研在研究室、图书馆的专家教授,一改大礼堂式的千人讲座,而是在微醺的酒吧中与二三十人共同探讨自己的研究领域,彼此之间获得思想碰撞和知识灵感,无疑是将学术的边界打破,让其与现实生活有了更多交集。

对于听讲座的人来说,则不会产生类似贩卖焦虑或是知识付费的疑虑,可以肆意分享自己的感受与体会,无疑是进行了一场高段位的思想交流。

舒缓情绪的“第三空间”。当创新性的特色酒吧,以一种更具文化的方式融入年轻人的都市生活,这背后,年轻人真正喜欢的,其实是面对学习、工作等生活压力时,可以通过一些轻松、解压的方式和场域转换来消解。这明显是学术酒吧这种“第三空间”的最大优势。

这里没有严肃的课堂纪律,也没有刻板的教学模式,这种微醺的状态或许能让人们更加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容易产生共鸣,也更容易激发创造力。

在西安,“学术酒吧”也成为时尚和爆款。

比如,西安向前咖啡酒馆开业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办了40多场讲座。据了解,其讲座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机交互、心理学、历史、艺术等领域,听者表示这里的讲座都很正能量,且积极向上,能激发思考,令人非常享受。

▲8月22日晚,一场主题为《社恐与人际能力》的讲座即将在西安向前咖啡酒馆内开讲。

“学术酒吧”的走红,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同的讨论声。有些网友认为,在松弛的学术氛围下,更能激发出不一样的灵感火花;也有些网友持质疑态度,表示这是披着学术的外衣在制造噱头,把学术当成一种浅显的时尚单品来消费。

其实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更需要的是理性看待,积极引导。

一种全新的社交模式。虽然这里有学术的氛围,主讲人也大多属于学术圈子,但本质上它依然是个酒吧。有专家表示,“学术”对于酒吧行业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加分项。如今高校的教学资源、医院的医疗资源、产业的行业资源,其实还存在不少壁垒,如果一间小小的酒吧,能够把三者串联起来,无疑是值得期待的。

另一方面,这种学术酒吧正在计划结合线上直播,开展主题夜活动,让更多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参与其中。这无疑为知识的传播和社交的拓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这种新型的“学术酒吧”,表面上看是知识的分享平台,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或许是一种全新的社交模式。

“夜经济”发展的新风尚。西安文旅的持续火爆与“夜经济”发展,给了年轻人更好的环境、更有格调的氛围以及更加同频的社交文化。如今,在“夜经济”和微醺之风的流行加持下,西安的一些酒吧也不再拘泥于“音乐实力”,而是发展到“Next Level”,让学术讲座为“夜经济”发展不断加分。

▲  图源:西安文旅之声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西安的高等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优势产业资源,无疑为“学术酒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学术话题以及大批的高质量听众,足以让“学术酒吧”的风吹得更加强劲。

共享的公共讨论空间。当西安“学术酒吧”引发关注后,厦门、武汉、南京等地的年轻人也纷纷呼吁当地开展类似活动,这反映出年轻人对多元文化活动的需求,以及公共空间在城市生活中逐渐扩大的影响力。因此,对于西安而言,更需要打造独属于自己品牌的参与式文化,呈现出平等、参与、包容、共享的公共空间讨论形式,让人们有更多元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然而,“学术酒吧”并非完美无缺。有人担心,在微醺的状态下,人们的思维是否真的能够保持清晰?是否会因为酒精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但它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们看到知识的海洋中更多的可能性,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酒吧存在的意义。

原创:西安报业·城端传播 陆柒

编辑:张金兰 | 责编:贾梦寒

视觉:任君雅 乾门

校对:王军贤 | 统筹:张博文

审核:洪敏 | 总编:常征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网观西安」所有,法务:陕西连邦律师事务所刘攀。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