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文物鉴赏 | 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出土玉器鉴赏
顶端仰韶文化研究院
2024-09-30 14:27:46

上石河位于河南省义马市市区南部、石河西岸约100米处原上石河村村中20177月至20188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派,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原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义马市文物保护所联合该墓地进行了首次较大规模考古发掘,共清理春秋时期墓葬107座、马坑9座,出土各类文物近3500件,其中玉器540余件

本文选取了义马上石河春秋墓中出土的部分制作精致、保存完好的玉器介绍如下,以供读者品鉴。

1.龙纹青玉壁

出于M43墓主的颈部。外径5.6厘米,内径1.2厘米,厚0.3厘米(图一)。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呈黄白色或有黄褐斑。玉质较细,微透明。作圆形扁平体,边缘有一个细圆穿,断面呈长方形。正、背面纹样相同,皆饰一衔尾龙纹,龙张口,圆目,尖尾。

图一  龙纹青玉壁(M43︰4)

2.素面白玉环

出于M94墓主的颈部。外径6.8厘米,孔径3.9厘米,厚0.5厘

米(图二)。白玉,乳白色,局部受沁呈黄褐色。玉质细腻,半透明。圆形,断面呈长方形。素面。

图二  素面白玉环(M94︰11)

3.鸟形青玉佩

出于M33墓主的盆骨处,出土时已断裂成两截。高9厘米,宽2.1厘米,厚0.25厘米(图三)。青玉,浅豆青色,局部受沁呈黄白色或有黄褐色斑。玉质细腻,微透明。片雕。正、背面纹样相同。鸟尖啄,头部单钻一圆孔以作目,以阴线雕刻作羽翅及爪,末端一侧单钻一圆形小孔。

图三  鸟形青玉佩(M33︰25)

4.兽面纹青玉佩

出于M47墓主的颈部。2.1厘米,上宽2厘米,下宽1.7厘米,0.8厘米(图四)青玉,豆青色,局部受沁呈黑褐色或有黄白斑。玉质细腻,微透明。片雕。整体呈倒梯形,正面略鼓,背面平,中部有一双面钻圆穿。正面饰兽面纹,犄角向内弯曲倒八字眉,梭形目,阔鼻。

图四  兽面纹青玉佩(M47︰2)

5.兽面纹青玉佩

出于M86内棺内西中部。2厘米,宽1.9厘米,厚0.5厘米(图五)。青玉,豆青色。玉质细腻,半透明,局部受沁有黄褐斑或黄白斑。整体呈倒梯形,正面略鼓,背面平,断面近半圆形,中部有一单面钻小圆穿。正面饰兽面纹,上端有两个突出的犄角,两侧有单线阴刻的半圆形目。

图五  兽面纹青玉佩(M86︰7)

6.兽面形白玉佩

出于M5内棺内西北角。2厘米,上宽2厘米,下宽1.1厘米,0.7厘米(图六)白玉,乳白色。玉质细腻,半透明。厚片雕。整体呈倒梯形,断面呈长方形。作简易兽面形,上端有两个突出的角,器身正中单钻一小孔。

图六  兽面形白玉佩(M5︰3)

7.龙纹青玉玦

出于M93墓主人的头部左侧。外径3.9厘米,内径1.4厘米,厚0.4厘米(图七)。青玉,浅冰青色,局部受沁有黄褐或黄白斑。玉质细腻,半透明。作圆形扁平体,有缺口,正面微鼓,背面平,断面近长方形。正面饰阴线缠尾双龙纹,背面为素面。

图七 龙纹青玉玦(M93︰54)

8.龙纹白玉玦

出于M23墓主的头部右侧。2.9厘米,0.9厘米,0.35厘米图八)。白玉,白色,局部受沁有黄玉质细腻,半透明。作圆形扁平体,缺口长方形正面饰一曲体龙纹,头上有角,臣字目,龙身饰重环纹;背部素面。

图八 龙纹白玉玦(M23︰9

9.龙纹青玉玦

出于M23墓主的头部左侧。2.9厘米,0.9厘米,0.35厘米图九)。青玉,冰青,局部受沁呈黄褐色或有黄玉质细腻,透明正面饰双简易龙纹,张口,椭圆形目;背部素面。

图九 龙纹青玉玦(M23︰10

10.龙首纹白玉玦

出于M82墓主的头部左侧。外径2.7厘米,0.8厘米,厚0.3厘米(图一〇)。,乳白色。玉质细腻,半透明。圆形扁平体,有缺口,断面呈长方形。正面饰龙首纹,臣字目,圆睛;背部素面。

图一〇 龙首纹白玉玦(M82︰11

11.凤鸟纹白玉玦

出于M93墓主人的头部右侧。外径4厘米,内径1.3厘米,厚0.25厘米(图一一)。白玉,乳白色,局部受沁有棕黄斑。玉质细腻,透明度好。作圆形扁平体,有缺口,断面近长方形。正面阴刻一只凤鸟纹,背面为素面。

图一一 凤鸟纹白玉玦(M93︰55)

12.弦纹青白玉玦

出于M94墓主的头部左侧。外径2.8厘米,内径0.8厘米,厚0.45厘米(图一二)。青白玉,青白色。玉质细腻,微透明。作圆形扁平体,有缺口,断面长方形。正面饰凹弦纹,背部素面。

图一二  弦纹青白玉玦(M94︰9)

13.弦纹青白玉玦

出于M94墓主的头部右侧。外径2.8厘米,内径0.8厘米,厚0.45厘米(图一三)。青白玉,青白色。玉质细腻,微透明。作圆形扁平体,有缺口,断面长方形。正面饰凹弦纹,背面保留有旧器的勾云纹。

图一三 弦纹青白玉玦(M94︰10)

14.勾云纹青白玉玦

出于M94墓主的口中,作口琀使用,出土时断裂为三块。外径5.4厘米,内径1.7厘米,厚0.2厘米(图一四)。青白玉,青白色,局部受沁呈棕褐色。玉质细腻,半透明。作圆形扁平体,有缺口,断面长方形。正面饰弧线、勾云纹,背部素面。

图一四  勾云纹青白玉玦(M94︰13

15.首面纹白玉玦

出于M82墓主的头部右侧。径2.6厘米,0.8厘米,厚0.25厘米(图一五)。,乳白色。玉质细腻,半透明。圆形扁平体,有缺口,断面呈长方形。正面饰一兽面纹,臣字目,圆睛,眼角带勾;背部素面。

图一五 兽面纹白玉玦(M82︰12

16.素面青玉玦

出于M65墓主的头部东侧。3.4厘米,1厘米,0.3厘米图一六)。青玉,青色,局部受沁有黄白斑。玉质细腻,半透明。作圆形扁平体,有缺口,断面呈长方形。素面。

图一六 素面青玉玦(M65︰5

17.素面青玉玦

出于M33墓主的头部左侧。2.8厘米,0.95厘米,0.3厘米图一七)。青玉,深冰青色。玉质细腻,半透明。作圆形扁平体,有缺口,断面长方形。素面。

图一七 素面青玉玦(M32︰22

18.素面白玉玦

出于M38墓主的头部左侧。1.8厘米,0.6厘米,

0.2厘米图一八)。白玉,乳白色。玉质细腻,半透明。作圆形扁平体,有缺口,断面呈长方形。素面。

图一八 素面白玉玦(M38︰5

19.玉璜、玉管与玛瑙珠组合佩饰

M34墓主人身上1组152件(颗),由1件玉璜、1件玉管和150颗大小不等的红色或桔红色玛瑙珠单行相间串联而成(图一九)。

图一九  玉璜、玉管与玛瑙珠组合佩饰(M33︰24

20.玉璜、坠与玛瑙管(珠)及料管(珠)组合佩饰

M38墓主人身上1组103件(颗),1件玉璜1件玉圆形坠、1件红色竹节形玛瑙管83颗红色玛瑙珠、1件浅蓝色扁料管、6颗浅蓝色圆形料管和10颗浅蓝色小圆形料珠单行相间串联而成(图O)

图二〇 玉璜、坠与玛瑙管(珠)及料管(珠)组合佩饰(M34︰9

21.玛瑙管珠组合项饰

出于M47墓主的颈部。1组101件(),三件浅黄色玛瑙管、

三十四颗红色玛瑙珠、三十六颗桔黄色玛瑙珠及二十八颗黄色玛瑙珠单行相间串而成此项饰展开时总长度约66厘米图二一)。

图二一  玛瑙管珠组合项饰(M47︰1

22.玉佩与玛瑙珠项饰

出于M22墓主的颈部。1组133件颗,由一件鸟纹佩、六件马蹄形佩、一百二十六颗红色或橘红色玛瑙珠相间串联而成。经整理复原,联缀方式如下:一件鸟纹佩为结合部,件马蹄形佩之间以双行玛瑙珠相间每行玛瑙珠均为图二二)。

图二二 玉佩与玛瑙珠项饰(M22︰9

23.玛瑙珠组合右手腕饰

出于M94墓主的右肩部。1组24颗,由大小不等的红色玛瑙珠单行相间串联而成。玛瑙珠皆为圆鼓形,大小不一,制作不甚规整。高0.4~1.0,直径0.4~1.2厘米(图二三)。

图二三 玛瑙珠组合右手腕饰(M94∶12)

上石河墓地是三门峡地区继上村岭虢国墓地之后,发现的又一处较大规模的春秋时期中小型贵族墓地。根据墓地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特征及M93出土青铜鼎上铭文虢季氏子虎父作鼎子子孙孙永宝用”判断,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地应与虢国有关。依文献记载,公元前655年,虢国被晋国灭掉后,虢国国君虢公丑向东逃亡,避难洛阳。《左传》僖公五年曰: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晋世家》亦云: “晋献公二十二年,其冬晋灭虢,虢公丑奔周。”虢公丑在向东逃难时,跟随有许多虢国贵族和家眷及护卫随从。义马地处崤函古道,春秋时期处于虢国和周王室王幾范围之间。为安置这些被灭国逃难人员,周天子就把义马作为这些人的避难栖居地。而上石河村墓地则是虢国东逃的贵族及家眷和护卫随从死后茔地之所在,即族墓地。

上石河春秋墓中出土的玉器以玉玦为主,与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玉器相比,虽然数量少、器型小、种类较单一,但也不乏有精品出现。这批玉器的出土,为研究春秋时期的用玉制度和雕技艺等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

作者: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  杨海青  杨鸿星 /图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