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第二届南方诗歌奖揭晓
中国诗歌网
2024-08-21 15:26:27

▲ 关注中国诗歌网 ,让诗歌点亮生活

2024年8月20日,黄金台杯第二届南方诗歌奖举行线上颁奖。

刘洁岷以《慢鸟》(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10月)获得诗人奖;诗人李琬以《他们改变了我的名字》(长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3月)获得青年诗人奖;厄土以《再度唤醒世界——赖特诗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3年1月)获得翻译奖;王东东以《中国当代诗歌的社会关怀与艺术问题研究》(自印,2023年11月)获得批评奖;已故诗人胡续冬以《一个拣鲨鱼牙齿的男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3年9月)获得特别奖。

第二届南方诗歌奖的评委会由西渡、臧棣、敬文东、周瓒、姜涛、张桃洲、杜绿绿组成。南方诗歌奖设诗人奖、青年诗人奖、翻译奖、批评奖四个奖项。为了向已故诗人胡续冬表达敬意,本届南方诗歌奖增设特别奖。本届南方诗歌奖纳入评审的作品共200余部,评选对象为最近两年内公开发表、出版或自印的诗集、翻译诗集和诗歌批评专著,青年诗人奖要求参评诗人年龄在35岁以下。将自印诗集、译诗集和批评著作纳入评选范围,是南方诗歌奖的一项创新。在目前诗集、诗歌批评著作出版困难的情形下,对于诗歌评奖突破出版瓶颈,奖掖青年诗人和无名诗人具有特殊意义。

与首届南方诗歌奖一样,本届南方诗歌奖以经典性、现场性、持续性为评选标准,评选对象须有长期、稳定的作品积累,在诗歌创作、批评、翻译领域做出创造性贡献,以独创性诗艺介入当代诗歌现场,同时具有持续发展的潜质。评委会尤为期待发现优秀、卓异的无名者。

南方诗歌奖是一个纯粹的民间奖项。之所以冠名黄金台,一是缘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诗中的幽州台也叫黄金台,所以组委会注册了“南方诗歌”和“南方诗歌·黄金台”两个商标,希望“南方诗歌”成为一个有黄金品质的诗歌平台;二是经贵州诗人姚辉先生引荐,组委会在茅台镇订制了“南方诗歌·黄金台”酒以为纪念,希望诗酒的结合,给“南方诗歌”“南方诗歌奖”和广大诗友带来诗意和好运。

各奖项授奖辞和获奖感言

诗人奖刘洁岷授奖辞

刘洁岷以30余年的不懈求索,沉稳地践行着他信奉的理念,即让诗歌成为对现实世界和语言世界的重新发明与发现,通过写作同时敞开个体的内心生活和词语的内在奥秘。他的诗歌取材广泛,涵盖从身边的琐事到远方的战争、从眼前的风物到过去的人事等跨度极大的领域,显示了其开阔的问题视野和自如的文字驾驭能力。它们借助经验与想象的高度融合和丰沛的细节刻写而塑造了新异的诗质,又在对事物背后暧昧不清的意义的探问与辩诘中营构了富于弹性的语感。诗集《慢鸟》汇集了刘洁岷21世纪以来的200余件诗作,其中包括《桥》《前往宏村》等多部很有分量的长诗和组诗,展现了他对历史和时代的深入思考和透辟描画。鉴于刘洁岷精湛的诗艺、强劲的介入式书写和旺盛的创作活力,特授予刘洁岷先生2022-2023年度南方诗歌奖诗人奖。

刘洁岷获奖感言

神创造天地,诗人书写诗歌。翻开那部举世闻名的经典的第一页,诗歌的奥秘它已揭示,或起码给予了我们一个关于诗歌写作的富有启迪性的类比。我们知道诗人从事的是一件面向未知的工作,倘若一度有幸获得雾气升腾、滋润遍地、草木蓊郁、尘土有灵的语言世界,那也只意味着一周的工作可稍作歇息,他面临的必然是下个星期一。他没法像真正的工匠那样掌握、获取娴熟的可代代秘传的手艺。在与语言的新一轮对弈中,奢望日日新或路径依赖也许都恰恰会降低自己作品的完成率,有时甚至是致命的。而且现实生活、社会图景、生命与物象的生动镜像与超验逻辑不会自动源源不断进入我们的诗歌,有何胜利与失败可言——但我们已然是加入到这个生命与审美的极限运动的幸运儿。

诗人在当代是一个古老的存在,也是个不断自噬着更新的物种。我们寄居在“聊斋”升级版的人类社会中,面对着的不再是古典浪漫或者说业已是不单纯的现实,拍摄式书写导入的是思维偏差和认知的陷阱。我们能否因为语言的种种内化的紧身衣,而选择延迟创造或仅仅佝偻在犬儒意义上挥毫——间接表述或转发式表达是现代诗复调效果的常态,还是语言的面具已逐渐长牢在我们僵硬的表情上?在并非空前的窘况下,我们的语言隐身衣多半会在我们穿梭时被撞破扯碎,但我们的诗写当不排除让诗人的创造由不太可能有幸变为可能。

当代诗人早已落到“抛物线的另一端”,来到一个象征话语和基于经验的反讽所无力承担的时代。我们何时会更多地获得坚实、纯正的意象和措辞,摒弃过于浓艳、浓酽的伪生活哲学而逆转为现代性诗神莅临的诗学?面对那些太久为夹舌音所渲染的压制性俏皮话,如何能互构性地吸收古典元素并更出色体现诗的开放性、历史性和公共价值?无疑,当代诗歌写作同行们,各自迫切需要一个被其非风格化诗学支撑的自我——甚至更因信念的加持而强韧,展示现实的翱翔以及呈现世界在世界中的轻盈与清澈。

如前所述,诗人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身份,只有当他进入灵感迸发,投入情思加速的工作状态时才有如神助,获得语言“词晕”与“语晕”精巧融合的馈赠。那将伴随诗人整个创作的过程,期间,如果意外得到同行的,具有严格程序和严苛诗学标准的赞许,那种厚爱完全称得上是诗人一生不可多得的荣幸。一个奖项的公信力和声誉,既看现实表现,也得回望它的过去,甚而要部分留待它刚刚开启的未来——即一个奖的价值究竟几何,是个当下问题,也必将是个悬而未决的疑难。一个真正保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诗歌奖,并不会因为它的颁发就告结束!感谢组委会和各位评委,让我意识到我在此刻获得一项使命,在未来漫长或短暂的写作时光里我将和往届、同届及下届获奖的诗人、诗歌批评家和诗歌翻译家来共同构筑、酿造、完成南方诗歌奖,使之醇厚,使之“有光”,而绵长而熠熠生辉。

青年诗人奖李琬授奖辞

李琬的诗有一种如与亲爱者交谈的温暖、深沉的语调,善于捕捉日常生活的细节,或观察,或沉思,或综合推敲经验的层次感,细心并耐心地磨砺情感的纯度。诗人沉着地将现实与历史风景编织成内心温厚、多层的存在意识,其中有积极的怀疑、持久的信赖以及接纳的清醒。通过对多向度传统的追索与不倦的思考,她塑造了这样一个诗人自我:在行走中寻找道路,在沉默与专注中审视创造行为,以使她的诗歌世界不断丰富起来。

在同时代人中,李琬属于始终保持开放、能动的写作意识的诗人之一。正如我们看到的,她通过翻译、批评与散文书写,打开视野,积极关联,深度感受和理解现时代发生的一切,并时刻不忘回到诗歌实践中。她警觉于人与世界相遇过程中微妙而深刻的变动感,且不惧于承受变与不变的错动带来的紧张和荒诞性。不凡的抱负、从容的心态与坚执的信念,使李琬成为当代汉语诗歌写作者中最优秀也最具潜力的青年诗人之一。

鉴此,特授予李琬2022-2023年南方诗歌奖青年诗人奖。

李琬获奖感言

非常感谢各位评委的鼓励、肯定。这次评选是按照诗集来评选,因此我想先补充说明的是,我的诗集《他们改变我的名字》收入的是2023年之前的诗,原本它应该包含更多的诗,但至少有十来首诗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收入。其实很多前辈和同龄的朋友可能已经读到了我在其他媒介发表的那些没有收入诗集的、写于2023年之前的诗,我希望大家在关注到这部诗集的同时,也能够关注我的其他一些可能不大一样的作品,它们可能音调更尖锐、更不安全、更少抒情的音调。对我来说,它们展示了许多我对世界的看法,所以我很遗憾,没有办法用正式出版的方式把它们呈现出来。

写作本质上并不是奥运会那样的竞技比赛,我觉得入围的很多作者都在不同的向度上做得非常出色。如果说,这个奖发给我,给我带来了某些责任,敦促我要发表什么有关写作的看法或心得,那么我最想说的是:保持真诚。我始终认为,所有真正的作者都不应该只是躲在某种语言的装点和保护之后,对于诗歌文体来说尤其如此。我相信,生活本身和人格本身都比写作技艺更为重要。诗歌会鼓励你做一个更真诚、更敏感、更能直面生命中和社会中许多尖锐问题的人。我自己一直在诗歌中表达这些最直接、最切身的真实体验,不仅是写出那些热烈的、能够介入世界的、关切他人的部分,也包括我体验到的许多对于外在世界的隔膜、迷惑和茫然之感,它们同时构成了我所理解的真诚。

其次想说的是,虽然我有一些非常要好的朋友是来自对诗歌和文学的共同兴趣,虽然我保持着对他们的写作的关心,但是他们和我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并不过多地关注当下的诗歌圈子,不那么关心自己在这个场域里的位置,不会首先把自己的作品和同时代的他人比较。我仍然强烈地感觉到,一些来自过去时代的所谓经典化的诗人,和当代的、近处的一些诗人,都在同样深刻地启迪我或影响我对写作的看法。特别是一些过去时代的诗人,他们处理的、面对的历史和世界境况,仍然是我们今天所要面对的境况。所以,我始终保持某种沉静与开放,它能够让我真正听到我想听到的诗歌声音,并发出我想发出的那种诗歌声音。

最近,一个朋友问了我一个经常会被人想起的朴素的问题——在今天,当更多其他文类、其他体裁的文本获得了更多读者、更热烈的关注、更大的销量,你是否也会对诗歌这个小众的文体感到失望和沮丧?有趣的是,尽管我从未像艾米丽·狄金森那样有意幽居、隐藏,却也从未期待过在写作的道路上收获多少读者或多少物质回报。我成长在一个观念非常传统的教师家庭,我父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行政工作,而且他们的专业都和文学无关。在我的成长环境里,身边的人们更赞许金融、医学、法学或理工科行业,无人把文学和诗歌当作值得称赞的事业,甚至我会觉得让人知道我在写东西是有几分丢脸和尴尬的事情。但现在,我收获了相当一批读者(即使稳固的、经常阅读我作品的读者可能只有几百个),还能有幸在这个年轻人并不容易获得出版的国家出版自己的诗集,同时我能去写自己想写的而不是别人想要我写的东西——这一切已经让我觉得非常满足、安慰。最重要的是,写作让我感到快乐,至少是感觉到生活的一部分意义和安定感所在,这本身就是我们坚持写作的理由,而不再需要外在的理由来支撑自己。我想说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翻译奖厄土授奖辞

《再度唤醒世界:赖特诗选》是一本珍贵的诗歌选集,由赖特夫人与密友罗伯特·勃莱合编,这首先就预示着篇目的选择中暗含爱、时间流逝的变化以及写作风格、趣味的倾向。赖特一生的写作秘密尽在其中。他的宁静明晰、黑暗、躁动与最终的感恩,他对中国古诗意境的揣摩,他对寻求真相持续的叙述与激情,无一不流淌于其天才般运用词与词联结营造的诗的空间。诗人厄土在对赖特精神世界高度认同的驱动下,于10年前开始潜心本诗选的翻译,他的豁达心绪使他更能在语言转换中理解赖特的写作。厄土精准的翻译,使中文世界读者得以在诗行中与赖特互相体认。鉴此,特授予厄土先生2022-2023年度南方诗歌奖翻译奖。

厄土获奖感言

感谢南方诗歌奖评委会。作为一名诗歌写作者,获悉自己的译作获得了这项由我们时代诸多优秀诗人、批评家提名、评选的奖项,备受鼓舞。

译诗的经历充满收获,但并不轻松。在对那些迷人诗作漫长地“移种”中,我个人深切地意识到,在翻译中,我不应该也无法成为一具“替身”,而是更像王红公说的“是一个竭尽全力的辩护律师”——这既意味着一次次高强度同情心的操练;也意味着,我必须不断调动和磨练自己“在地的“技艺,让一首诗在此地、此时成立。确信和怀疑、狂喜和疲倦……交织并行。

坦率地说,我对已定型的译文感情复杂。毕竟,那些优秀的原文会一直在那里,和任何语言中任何优秀的诗歌一样,都佩戴着另一副“悲喜剧假面“。一面对过往冷眼以视,一面热忱招邀着春天样自我更新着的可能性。在我这里,译诗,作为”深度阅读“甚至诗歌写作的一种,似乎永远无法完成。

但我自始至终,都十分确信翻译之于诗歌的诸多伟大作用。它是我们葆有诗歌工具锐利的方式之一,语言内外的想象力、一段段被擦亮的生命经验,甚至一个个饱满的生命,都能借此得以保存、唤醒,我们诗歌的内质也因此而更加丰盈。因此,我真诚地希望,自己的译诗,尤其是詹姆斯·赖特的译文能够成为我们此时、此地诗歌阅读和写作的一方擦刀布。

上世纪中叶,当时代的分裂、重负、混乱和可能性糅杂弥漫开来,赖特就一直在努力发明一种具有“丰富的暗示性和情感召唤力”的诗歌,来重新唤醒和坚固我们心灵的可能性。他一次次深潜进我们心灵和情感的秘境,又一次次满溢,涌向广阔的时代、人群和生活。在他的诗歌里,我们的心灵深邃、内蕴着燃烧的力,是“一处禁地,一种寂静/围拢着一团火的花簇”;我们的生命在自身的有限性里渴望着向无限的爱和共通敞开,“若我走出自己的身体,我也会破蕊/盛开”;我们的写作本身也应该彰显和践行自身的良心——“谦逊、金黄如最后一粒玉米/被储藏起来,和小麦的秘密及无名穷人的/神秘生活一起“;我们的诗歌最终要唤醒和确认着我们生命本具的强力——这强力并不指向世俗的胜利,而是指向自身的实现和完成。在生命的末尾,赖特曾如此回望和赞美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死得其所。死得其所意味着活出了自己的生活,我没说是美好的生活。我说的是生活”。

赖特拥有两位“父亲”。一位父亲是古罗马诗人贺拉斯——他毕生都以“贺拉斯主义者”自任——技艺,是先于诗人具体生命的艺术律令;另一位父亲是俄亥俄河谷的普通工人,这是诗人的肉身和他的语言最初扎根和最终需要完成的形象。赖特在《向好诗人祈祷》一诗中,将他重病将逝的父亲,托付给了贺拉斯,希望贺拉斯引领他已泅渡过"黑暗的劳动之河 "的父亲渡过同样黑暗的冥河。他的肉身之父和文学之父最终合而为一了。语言和技艺,最终与具体的生命,以及这生命扎根、经行的土地、人群及生活,合而为一了。这两位父亲一起,最终完成了一次对诗歌的“共识”:

“我曾在他工作的工厂里工作过。

如今,我在你栖身的工厂里劳作。

许多人以为写诗很容易,

但你们俩都不这么认为。”

诗歌,作为一种劳作,从未享有容易的赏报,但天生拥有与词语和机器“搏斗并掌控之“的力量和勇气。

最后,再次诚挚地感谢南方诗歌奖。因为,无论何时,无论何种劳作,来自同行者的关注和肯定,都无比珍贵。

批评奖王东东授奖辞

王东东是一位修养全面,见解犀利,既谙熟诗歌技艺秘密,又对诗与人的处境、社会历史结构富于洞察的诗歌批评家。其近著《中国当代诗歌的社会关怀和艺术问题研究》把当代诗歌视为独特的文化象征,将诗歌语言形式与社会关怀关联起来,从社会与历史、思想与文化、艺术与形式三个维度,全面考察了1978年迄今的当代诗歌进程,力图经由批评的辩证揭示这一演进的内外动力,探测当代诗歌的文化创造力,剖析当代诗歌的文化政治位置和功能,还原当代诗歌的有机性,同时也揭露其内在的矛盾、问题和局限。本书颠覆了诸多当代文学史和诗歌批评的固有结论,为当代诗歌中那些反复出现的概念、理念和命题赋予了新的观察角度,从而纠正其偏差,或赋予新的意涵。这些固有结论大都是在孤立地看待诗歌的社会关怀和艺术问题的视野下得出的,在批评上呈现出功利和策略的特征。本书对当代诗歌的考察摆脱了单一视野的局限,纠正了批评长期以来对当代诗歌的片面认知,呈现了可贵的总体性。本书的一些具体结论或有可商,但其在在批评方法、视野、认知上的拓展,综合的努力,突破批评成见的锐气,为当代诗歌批评树立了新的标杆。

鉴此,特授予王东东2022-2023年度南方诗歌奖批评奖。

王东东获奖感言

我把这个奖视为一种鼓励,一种鞭策。

一如诗歌,诗歌批评应该向内外两个方向拓展,但在我们的时代,主要是向外拓展。诗应该建立与生活世界的真实关系,完成对个体生活和共同体生活的筹划。在这方面古典诗歌仍然构成了一种启示,其崇高的美学光晕超越了生存环境的限制,而仍能够触及我们的额头,古典诗歌的美学与政治相互循环,造就了一个可以称为士大夫的精英群体;与之相比,现代诗歌似乎无法脱离生存环境而独自超升,但也因此更具转化的难度,也留下一个有价值的疑问,即它将如何作用于生存环境,造就怎样的读者,并教化我们的生活世界?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仍然有效,自新诗诞生之初,其危机也即中国思想、社会甚至政治的危机。

能否列出这样一个序列:古典诗学、现代诗学、未来诗学?

这样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未来诗学是否意在克服现代性的危机?一如诗歌,诗歌批评亦应从对语言的关注——或过分痴迷——转向对世界的关注,才能真正成熟。比如可以设想,未来诗学不仅包含诗的真理,还应该包含这个世界的真理,生活的真理;不仅关乎诗的理论与实际,还关乎共同体的理论与实际。

不是说我做到了这一点。相比于诗歌写作的缓慢,诗歌批评总是更快地倾向于呈现人文理想。感谢诗歌,长期以来我受惠于诗,负债于诗。想到诗歌批评可以对诗歌负责,是一个令批评者兴奋的事情,虽然我一直压抑自己身上的批评者身份,——但我仍然设想诗歌批评获得一种超越学院的价值。

特别奖胡续冬授奖辞

《一个捡鲨鱼牙齿的男人》,是诗人胡续冬生前编定的诗歌精选集,收录了他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在近30年的写作历程中,胡续冬以挥洒自由的想象力,不断吸纳各种语言活力,在修辞、题材、风格等多个方面,大大拓展了当代诗的边界,同时也借助经验视野的腾挪变换,突破了当代诗孤独的自我装置,用热烈的感性联通自然、共鸣于万物,与众多的友人和他人在诗歌中欢聚。这样的“自我发明”,构成了诗人写作的持久动力,在跨域流动的当代现场,一次次重塑了诗歌的文化形象。在诗人离世三周年之际,南方诗歌奖评委会将“特别奖”颁发给这本诗集,既是对天才诗人的缅怀,也是向他所参与、所代表的那个火热生动诗歌年代的一种致敬、对当代诗内在活力和创造力原则的一次重申。

鉴此,特授予胡续冬先生2022-2023年度南方诗歌奖特别奖。

各奖项入围名单

诗人奖入围名单

韩博《上海墙》(新诗丛刊, 2023年2月)

孙冬《书写动物》(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3年7月)

哑石《壬寅之灰》(诗镌诗系,2023年7月)

冯新伟《宿鸟》(长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8月)

刘洁岷《慢鸟》(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10月)

青年诗人奖入围名单

李琬《他们改变了我的名字》(长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3月)

王彻之《狮子岩》(台北秀威出版社,2023年5月)

沈至《寻找踏水村指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3年8月)

张铎瀚《厄运金》(自印,2023年8月)

我是蝎大人《彩虹酷刑》(飞象界,2023年11月)

翻译奖入围名单

薛舟《我们去摘玫瑰花——文贞姬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1月)

厄土《再度唤醒世界——赖特诗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3年1月)

西蒙、水琴《涉过忘川:庞德诗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3年3月)

李永毅《变形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23年8月)

范晔《宇宙来我手中啄食:维多夫罗诗选》(译林出版社,2023年11月)

批评奖入围名单

李章斌《走出语言自造的神话》(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

胡亮《新诗考古学》(阳光出版社,2023年1月)

亚思明《流散汉语新诗的跨界艺术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

李心释《无边的诗学》(自印,2023年10月)

王东东《中国当代诗歌的社会关怀与艺术问题研究》(自印,2023年11月)

好书推荐

如何投稿 ✦

每日好诗

登录中国诗歌网www.zgshige.com,注册后即可投稿!入选“每日好诗”,获稿费和专家点评,更有机会登上《诗刊》。

编辑:新宇,二审:曼曼,终审:金石开

点“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