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整个西方世界都在猜测,中国的工业实力到底有多强。
尤其是印巴战争发生之后,美国媒体更是直言:中国的军工业被严重低估了。
事实上,让美国真正担忧的,并不是中国的战机发展,而是中国强大的工业产能。
当初中国传出六代机消息的时候,五角大楼的军事专家就曾经说过:“美国最担忧的,并不是中国的六代机发展飞速,而是中国被严重低估的工业产能,这是美国短时间内都无法追赶的。”

为何美国会畏惧?
因为曾经强大无比的美国,也是因为拥有强大的工业产能。
二战期间,美国可以说是“爆兵”,硬生生造了超过150艘航母,1000多艘战舰,甚至还有40000多艘登陆舰和3000多万吨商船。
如此强大的工业产能,才得以让美国硬生生把日本碾压,甚至后来“推平”了日本。
而当时强大的日本,也是看到美国强大的工业产能后,才不得不低下头来。
所以美国很清楚,一个国家的强大,除了需要高科技技术和人才以外,还必须要拥有过硬的工业体系。这也是为何近年来,美国想方设法也要让“制造业回流”的原因。
毕竟对于美国来说,想要稳固自身的霸权地位,想要遏制中国的发展,仅仅靠金融和科技自然是行不通的。

那今天中国的工业产能到底有多强大?
首先,中国可以说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在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以及666个工业小类的完整体系国家。别说世界上可以找出第二个了,甚至放眼人类工业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在汽车行业就是很好的例子。目前中国领先全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从锂矿开采,到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再到整车制造,形成了纵深达20个层级的垂直整合体系。

这种规模的产业链的优势,在当初口罩时期就非常明显,美国车企因为全球芯片供应链被断供而被迫停产时,中国的比亚迪通过自主研发的IGBT芯片实现了产能逆势增长。
反观美国,其制造业空心化已危及国家安全。五角大楼2024年报告显示,美国90%的稀土依赖进口,75%的半导体制造产能集中在东亚,甚至连炮弹生产所需的TNT炸药原料都需要从中国进口。
波音公司787客机的135万个零部件,分散在30个国家4500家供应商,这种全球分工模式在供应链危机中暴露出致命弱点。

其次,中国目前制造业占据全球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5%,相当于美国、日本以及德国的总和。这种规模的优势,得以呈现出独有的“中国产能速度”,建设一座年产30万辆的汽车工程,只需要12个月的时间。但如果是美国,估计要超过3年以上。
事实上,五角大楼的担忧不无道理。在前段时间,白宫在2025年的《关键供应链评估报告》上就公开承认,美国已经丧失了建造10万吨级航母所需要的干船坞能力,就算是现役的造船设备普遍超龄服役超过24年以上。
这也是为何美国一艘航母维修,都修了7年之久。更严峻的是,美国的人才断层非常严重,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劳动力平均年龄在44岁以上。
这种情况下,美国自然是“有心无力”。
别说遏制中国的工业发展了,连追赶的底气都没有了!
最后,中国的数字化发展,加速赋能中国工业制造发展。
目前来看,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连接7900万台工业设备,形成了200多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模型。而且这种数字化的转型,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依托于世界最大的5G和算力规模形成的系统优势。
所以啊,如果说中国的六代机出现,彻底打破了“美制战机”领先全球的神话。
但今天中国被低估的工业产能,相当于悬在了美国头上的一把利剑,时刻提醒着美国不要“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