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2日电(刘睿祎)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1月10日在上海举行。会后,中国太保寿险副总经理魏琳就新“国十条”发布后,中国太保在促进养老金融产业发展、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创新产品和服务等方面接受新华网专访。
以下为访谈实录:
新华网:您认为,相较于养老金融的其它参与主体,保险业在发展养老金融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魏琳:一是长期稳定的收益回报。相对于养老金融的其他参与主体,保险业通过更强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实现客户长期稳定的回报。保险产品超长期限、收益确定的特点,完全符合老年人群的需求。
二是保险业的精算技术。在客户的养老方面,除了资金收益波动外,另一个重要的风险是长寿风险。借助生命表等精算技术开发的年金保险,具有终身、保证领取的形态设计,可以有效抵御长寿风险。
三是保险业不仅解决养老资金问题,还提供“产品+服务”的养老综合解决方案。这几年,保险公司通过自建或者合作等方式,广泛布局社区与居家养老模式下养老服务、疾病管理等相关产业链,为保险客户提供从养老资金规划到养老服务提供、疾病治疗、康复管理的一体化方案,既保障服务质量,也提升客户体验。
新华网:今年9月,保险业新“国十条”提出丰富与银发经济相适应的保险产品、服务和保险资金支持方式。您认为新“国十条”的发布对保险行业有何指导意义?在此背景下,太保在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创新产品和服务等方面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魏琳:新“国十条”发布对保险行业的指导意义:
一是首次提出,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10月23日,新“国十条”的首个配套文件《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这对保险业,尤其养老险公司是利好政策,进一步明确了行业的发力重点。保险公司可以进一步发挥精算技术、长期产品开发、长期资金管理的优势,根据《通知》划定的重点发展商保年金,在第三支柱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有助于保险公司通过多元化的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养老保障和跨期财务规划需求。
二是保险资金运用方面,鼓励探索与商保年金更契合的资产配置方式。相较于一般的保险产品,商保年金的期限更长、跨周期支付特征更明显,对资产配置提出更高要求。而养老产业的长周期与保险资金特性天然匹配,既是保险业加大对银发经济相关产业投资力度的好时机,也符合保险公司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应有坚持。
三是明确依法合规促进保险业与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丰富保险给付和服务方式。面对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对于偿付能力强、拥有庞大中高客群、“产品+服务”体系布局更成熟的头部险企将更具竞争优势。
中国太保在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采取的措施:
一是依托集团旗下的养老金融专业子公司——长江养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受托和投管,深度参与养老金管理。
二是加快培育第三支柱,积极申请参与个人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专属养老保险试点、个人养老金等相关业务。
三是积极构建“保险+健康+养老”的生态圈。重资产的高品质机构养老项目布局基本完成,太保家园已投资落地项目15个,已开业运营项目9个。开展居家养老业务,针对居家养老模式下老人独居在家的核心痛点,推出长者智慧居家养老解决方案“百岁居”,已在33个城市落地服务。在康复医疗方面,推出了专业康复医疗品牌“源申康复”。
新华网:当前,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尚不平衡,二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太保在养老产业与服务方面将如何布局,多措并举促进养老产业金融发展?
魏琳:一是巩固一二支柱,协同加快企业年金发展。同时,积极丰富面向个人的养老金融产品,加强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年金、养老目标基金等方面创新,满足各类客户需求。
二是养老服务方面,坚持“轻重并举,先重后轻”的发展布局。机构养老方面,坚持“区位更近、规模更优、客户更老”,优化太保家园项目布局,并尽快完成东南西北中的重资产项目的布局补点。
三是多措并举加快轻资产项目的发展。加快“南山居”高端居家养老服务重点城市布局,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供给,扩大服务的覆盖面。
四是在医护结合上,聚焦失能、失智照护和术后康复等领域,与源申康复合力推进客户全生命周期健养服务生态圈建设,与瑞金医院、广慈太保互联网医院合作进行远程问诊等。在健康管理方面,推出“太医健管”服务品牌,提供“防-诊-疗-复”一站式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