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白话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老子的战争观
郑风
2024-09-07 17:12:42

#双星计划2周年#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

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翻译

兵马,是不祥的东西,天地大道也厌恶它,因此有德的统治者不愿使用它。君子平时以左为贵,战争的时候以右为贵,由此可见兵马不是君子的选择。

兵马,是不详的东西,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使用。不得不发动战争的时候最好是快速的战斗,不要变成持久战。不要试图美化战争,美化战争代表着草菅人命;草菅人命的人,无法得到天下人的拥护。

在礼制上,吉祥的场合以左为上,凶丧的场合以右为上。在军队中,偏将居于左,主将居于右,把战争看作凶丧的事情。

在战争中杀人众多,要以悲痛之心对待;即便是军队取得了胜利,也要按照丧葬的礼仪对待。

#解读

这一章承接第三十章,表达的是老子的战争观。

老子对战争的反对态度是鲜明的,甚至是憎恶的。反复强调武力是“不详之器”“物或恶之”,因为在老子看来,战争与侵略是最大的“妄为”。

在老子的世界观体系里,万事万物都是道的产物,道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遵循大道行事,万事大吉;违背大道规律,寸步难行。而在“强梁者”的眼中,强大和武力才是最有效的工具,能够帮助统治者快速实现霸业。两者的对立,表面是战于非战的对立,实则是道家和法家的对立。

类似的观点出现于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这一节传世版主要改动了一处:铦袭变恬淡。

铦袭,有人理解成安静从容,和传世版的恬淡大意相同,但我感觉不妥。铦的百度词条:释义1.犁之类的农具。2.锋利。

因此,铦袭理解为快速果断的出击更为合适。一击成功马上撤回,这才符合“善者,果而已矣”的真意。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