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做强“一村一品” 赋能乡村振兴肖韦
濮阳网
2024-10-22 09:04:54

产业兴,百业兴。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

本报二版专栏《在希望的田野上——濮报融媒记者走乡村看振兴》,连日来刊发《良善村的红薯“红”了》《“吴坝大蒜”开种了》《“鸽”声飞扬产业兴》等稿件,报道了我市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发展“一村一品”是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产业、劳动力等优势,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初步实现区域化布局。近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公示的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我市又有5个村镇名列其中。这既充分彰显了我市乡村振兴的发展活力,更启示我们,要因地制宜打好“特色牌”,让“一村一品”更有特色,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

“一村一品”的核心在于“特”。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区域条件和产业传统,这些构成了乡村的特色和优势。在市场竞争日臻剧烈的大趋势下,产业的选择至关紧要,要从本土资源禀赋、地理气候环境、市场需求走势等因素综合论证,对产业开发精准定位,既形成特色又赢得市场。南乐县千口镇良善村积极引进新品种哈密冰糖心红薯,因口感好、存放时间长,产品迅速打开了销路;吴坝镇的大蒜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该镇着力打造“吴坝大蒜”品牌,走“文化+品牌”之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这些村镇的成功,就是对此富有说服力的佐证。

“一村一品”的关键在于“人”。走“一村一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人才是关键。濮阳县清河头乡岳堤口村鸽子养殖产业能够发展壮大,与当地远近闻名的信鸽训养人岳金伟是分不开的。他把兴趣爱好和事业发展结合起来,成立专业公司,拓展产业链条,发展壮大产业,带动村民30余人就业。事实证明,发展“一村一品”,要有好的带头人。我们要用好乡土人才“指挥棒”,搭好“表演台”,把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民企业家、种植高手、养殖能人和能工巧匠等乡土人才“聚”起来,让他们带领群众唱响乡村发展的“大乐章”。

当然,推进“一村一品”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要避免照搬复制、“千村一面”的同质化竞争,更加注重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围绕“特”字下功夫,确保“一村一品”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另一方面,要以特色产业为载体,聚集科研、人才、资本、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与工艺,着力打造集生产、加工、商贸物流、品牌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一村一品”才能走上发展快车道,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引擎。

编辑: 薛丽慧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