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良言三冬暖,恶语六月寒",咱们这把年纪的人最懂言语的分量。前楼王婶总念叨:"儿女都是前世的债",可要我说,有些话比欠债更伤人。特别是下面这三句,说出口就像往亲情罐子里砸钉子,补都补不回来。
头一桩是见死不救的"帮不了"。咱小区老张家闺女当年远嫁,去年女婿工地上摔断腿,家里揭不开锅。姑娘抱着两岁娃回娘家借钱,老张拍桌子吼:"当初不听话,现在别找我!"那天我在楼道碰见姑娘抹眼泪,后来听说她五年没登门,去年老张中风住院,闺女就汇了五百块钱。

再说看病推脱的"我没钱"。前年腊月,菜市场卖豆腐的老李查出血癌。儿子在深圳开公司,听说要三十万手术费,电话里直嚷嚷:"我房贷车贷压着,哪有钱?"最后还是几个老姐妹凑钱送他去医院。上个月清明,见他儿子开着新车回来上坟,街坊们都在背后摇头。
最扎心的是赌气说的"断绝关系"。对门刘老师家的事大家都晓得,闺女非要嫁二婚带孩的,老两口撂狠话:"出了门就别回来!"结果闺女累出心肌炎,女婿卷钱跑路。要不是居委会联系,刘老师到现在都不知道闺女在出租屋差点没命。现在老两口见天帮闺女带外孙,可那声"爸妈"总透着生分。

咱这辈人最明白,亲情就像老棉袄,破了要补,不能扔。儿女翅膀硬了要飞,当爹妈的该在屋檐下备把伞。真遇上事儿,给碗热汤也是心意。反过来孩子也得记着,爹妈不是铁打的,说句"有我们在"比啥补品都强。
老话讲"打断骨头连着筋",可再粗的麻绳也经不住刀割。咱们这把年纪,图的不就是儿女平安,家里和顺?记住三碗饭的恩情容易,三句冷话的疙瘩难解。趁着还能同桌吃饭,多添双筷子总比多堵墙强。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