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日益深化,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我国人口流动呈现出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趋势,家庭化流动已成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形态。随父母流动到城市生活、学习的青少年往往在社会融入、教育公平、身心健康、犯罪预防等方面存在困境,因而结合中国流动家庭的现实背景,探索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风险挑战以及应对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流动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流动青少年是指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生活和学习,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且没有流入地户口的流动人口子女。大量研究表明,流动青少年是特别脆弱的群体,由于社会融入难、学校适应慢、歧视知觉高、家庭功能弱等原因,导致他们面临着污名化、边缘化、适应难等挑战,严重威胁着他们的心理健康。
文献梳理发现,因流动所带来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三类:适应类问题、情绪类问题、品行类问题。第一,融入城市生活中由于身份认同缺失所引发的各类适应问题。随父母流动到城市接受教育不仅需要适应新环境,还需要适应身份的转变。很多流动青少年游离在“农村人”和“城市人”双重身份之中,身份认同的矛盾影响着他们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入,对城市的适应进程缓慢,在学校文化、生活习俗、人际交往和语言系统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第二,歧视知觉让流动青少年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歧视知觉是一种主观体验,当流动青少年遭遇歧视时,不仅会威胁自我概念的形成,与焦虑、抑郁等内外情绪问题相伴而生,还会因为身份“污名化”降低自尊,阻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和情绪恢复,对心理健康发展造成极大威胁。第三,文化地域差异叠加父母缺失监管容易导致攻击、偷窃、对立违抗等品行类问题行为。随父母迁入城市就读的青少年还面临着地域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频繁的居所流动以及父母监管缺位等挑战,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行为偏差。地域文化差异导致流动青少年存在道德认知模糊、主流价值观缺乏认同、容易发生道德推脱,从而在性格上表现出冷漠、孤独、自卑、内向等特点,行为上容易出现品行问题甚至违法犯罪。
流动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来源
相比非流动青少年,威胁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压力源既有共同点,也颇具独特性,因此有必要分析青少年随“家庭流动”可能造成的心理困扰。家庭式流动模式是我国当前人口流动的新趋势,主要以农村向城市流动、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为主,这种向上流动的方式迫使青少年要适应家庭环境发生的质的变化,还要应对融入外部环境过程中的各种压力。
从家庭内部环境看,流动家庭中的经济状况、亲子互动和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工作不稳定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流动家庭常常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和贫困代际传递的风险。家庭压力模型指出,家庭经济困难通过增加父母压力、提高父母对精神疾患的易感性以及负面的教养行为,间接导致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万增奎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父母忙于工作而疏于监管、家庭成员间的沟通质量差、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以及不合理的教育期望等家庭风险因素,都会导致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从家庭外部环境看,受教育的平等性、同伴的接纳度和文化的包容性都是影响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入的重要因素。首先,尽管随迁子女就读的利好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流动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平等性,但就读学校的环境、设施、师资和心育课程的设置仍难以满足流动青少年对更优质教育的需要。其次,同伴关系对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入和情感发展的影响显著增加,然而流动青少年被忽视和受欺负的比例高于非流动青少年,这增加了他们的歧视知觉、自卑感和疏离感。最后,流动青少年还面临着文化适应的挑战,尤其是从文化习俗差异较大的地区迁入时,青少年承担着双文化认同整合的适应任务。双文化认同整合程度更低的青少年在新文化背景中卷入度和适应性更低,体验到的幸福感也更低。拒绝认同模型认为,无论是主流文化包容度低,还是自身无法融入主流文化,都会给流动青少年带来强烈的拒绝感,使他们通过增强内群体认同感来缓解文化冲突所带来的压力,同时对所属群体是弱势群体的感知也会进一步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根据“处境不利—压力—适应不良”直线模型的解释,因流动所造成的不利处境是威胁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压力源,使他们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成为脆弱的群体,迫切需要构建更有针对性、更长效的心理健康预防机制。
流动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路径
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留守、流动等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政府部门也出台了保障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因此,针对流动青少年由于缺乏陪伴或难以适应流入地生活等原因所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加强关心关爱。
第一,增强家庭信念,给予子女更多陪伴与支持。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尤其是流动家庭的和谐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流动家庭之所以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发展,源于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家庭信念。通过增强家庭抗逆力,提升家庭成员的流动信念,可帮助流动青少年在社会融入过程中对抗外在压力,提高心理弹性。此外,作为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遇到问题及时疏导并寻求专业帮助;父母还应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耐心陪伴孩子,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让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第二,促进学校适应,发挥学校教育的依托功能。学校是流动青少年获得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也是弥补流动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依托。在教育资源方面,应充分保障流动青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资源。政府应增加对流动子女就读学校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放宽公办学校招收随迁子女的条件,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学校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在学校环境方面,营造包容、和谐的校园关系网。倡导尊重差异、鼓励互助的校园文化,减少欺凌和排斥现象的发生;科学开展调查研究摸底流动青少年学校适应上的困难,并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帮助流动青少年建立社交网络,增强归属感。由此,公平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校环境对提升流动青少年学校适应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提升社会支持,保障流动青少年的社会融入。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构建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入的多维支持体系。在保障困境儿童的系列政策文件指引下,建立由政府主导,学校、社区、家庭和心理学专家共同参与的综合心理服务平台,面向流动家庭提供心理辅导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以培育流动青少年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增进其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随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日趋成熟,还应充分发挥社区的预防功能。比如,定期组织流动家庭成员参加社区活动,增进流动家庭和本地家庭双方的交流互动,为流动家庭提供心理辅导、课后管理、职业培训和文艺活动等多样化服务,减少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入的阻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超大城市流动青少年反社会风险评估与预防机制研究”(23BSH13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