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家长让孩子收拾玩具,孩子却把玩具扔得更乱;让孩子早点睡觉,孩子却在床上蹦跳个不停。面对这些 “对着干” 的孩子,不少家长陷入了两难,威逼不行,利诱也渐渐失效,到底该怎么办呢?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孩子的‘对着干’行为,是他们内心诉求未被满足的一种表现,需要我们深入剖析。”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可能导致孩子逆反的 “不当角色” 中退出。
01 从 “强硬命令者” 的角色中退出
很多家长习惯对孩子下达强硬的命令,“马上把作业做完!”“不许看电视!” 这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很多家长习惯对孩子下达强硬的命令,“马上把作业做完!”“不许看电视!” 这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就像紧绷的弓弦,拉得越紧越容易断裂。家长如果一直扮演 “强硬命令者”,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被尊重,他们的自主意识受到了压制。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通过 “对着干” 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
家长要从这个角色中退出,用温和、商量的语气与孩子沟通。比如,“宝贝,我们是不是该做作业了?你可以自己安排一下时间哦。” 这样的方式能让孩子感受到尊重,更愿意配合。
02 从 “过度干涉者” 的角色中退出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和行为过度干涉,小到穿衣吃饭,大到交友学习,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孩子在这种高压的干涉下,会极力想要挣脱。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和行为过度干涉,小到穿衣吃饭,大到交友学习,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孩子在这种高压的干涉下,会极力想要挣脱。
这就如同被紧紧束缚的树苗,无法自由生长。家长如果总是过度干涉,孩子的个性发展会受到阻碍,他们会用 “对着干” 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自由空间。
家长要从 “过度干涉者” 的角色中退出,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自己做决定,比如选择今天穿什么衣服,或者安排周末的部分活动。
03 从 “情绪失控者” 的角色中退出
当孩子不听话、“对着干” 时,不少家长容易情绪失控,大声责骂或者发脾气。这种负面情绪会进一步恶化亲子关系。
当孩子不听话、“对着干” 时,不少家长容易情绪失控,大声责骂或者发脾气。这种负面情绪会进一步恶化亲子关系。
就像狂风暴雨会摧毁娇嫩的花朵,家长的情绪失控会伤害孩子的心灵。孩子在这种环境下,会更加抵触家长,甚至故意做出更叛逆的行为。
家长要从 “情绪失控者” 的角色中退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出现 “对着干” 的情况时,先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再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
04 从 “忽视感受者” 的角色中退出
很多家长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只关注行为本身,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孩子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才表现出 “对着干”,比如在学校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
很多家长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只关注行为本身,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孩子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才表现出 “对着干”,比如在学校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
这就好比只看到冰山一角,却忽略了水下庞大的部分。家长如果忽视孩子的感受,就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要从 “忽视感受者” 的角色中退出,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理解的。
05
《正面管教》中写道:“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基础。” 面对 “对着干” 的孩子,我们不能只依赖威逼和利诱。家长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从这些不当的角色中退出。
把孩子需要的尊重、自由、理解和稳定的情绪环境给予他们,这样才能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引导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