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中国成立75周年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综述(一)
济源资源规划
2024-10-02 18:57:55

75年,一条跨越时代的历史长河,一段波澜壮阔的奋进历程。

翻开共和国史册,我们会看到一串怎样的自然足迹?

这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历史性跨越的75年。

这是与经济社会共振、与国家发展同行的75年。

这是严守资源底线,统筹发展、保护与安全的75年。

这是贴近千家万户、支撑各行各业的75年。

这是机构从分散走向统一、向着治理现代化迈进的75年。

回望这段奋进历程,在建设、改革、发展各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自然资源事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谋划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篇章,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并专门就自然资源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立好“航标”、架起“灯塔”。

回望这段奋进历程,自然资源事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初心使命,合着共和国节拍律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牢牢立足“两统一”核心职责,行改革之道、创务实之举、开创新之门,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为大国发展守护资源命脉,为强国复兴澎湃不竭动能。

75年深刻变革,缔造市场配置自然资源新制度,激发自然资源事业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949年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号角一吹响,土地、地质、测绘、海洋、林业等战线便闻令而动,迅速投入新中国建设热潮。

1950年土地改革、平顶山煤田会战、1954年北京坐标系、建设国有林区和森工企业、1958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为新中国农业生产发展、工业化建设、大江大河规划治理、大型水利水电建设等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保障。

当时间的齿轮转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唤醒中华大地。从此,一次次“摸着石头过河”,一次次“敢为天下先”,推动着自然资源事业在改革开放中逐浪前行。

打破计划经济,创新资源配置,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春雷一声震天响,清风数拂天下春。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繁荣发展的大门,也推动了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的破冰。

1987年,深圳敲响新中国土地使用权拍卖“第一槌”,被称作“是中国土地使用开始进入市场经济的标志”。随后,宪法、土地管理法相继修改,《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出台。上下结合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打出了一套漂亮的改革“组合拳”。

1987年12月1日,深圳市公开拍卖土地使用权。这是新中国首次以公开拍卖的方式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资料图片

从国家根本大法到土地管理基本法,寥寥数语易动,却根本改变了传统的土地使用制度。从此,国有土地告别了“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开启了“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新纪元。

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开始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给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土地市场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日益壮大。从最初沿海地区试点土地有偿出让到全国普遍展开,从商业用地“招拍挂”到叫停经营性用地协议出让、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全面“招拍挂”,从一次性出让到弹性出让、租让结合、“标准地”出让,从土地计划管理到下放用地审批权、实行“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从线下交易到网上交易、云上“土地超市”……

市场化配置的每一次创新,推动着土地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包括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出资在内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如今,随着土地二级市场建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深入,“同地、同权、同价”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正在形成。

土地这个大市场,犹如魔方一般,撬动了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小城镇建设以及房地产、工业、旅游业等各行各业发展,支撑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

在步入新时代的今天,它依然以巨大的能量支撑着新型城镇化、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矿业、海洋市场的能量,同样激荡着发展的主旋律。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1999年海南东方不磨金矿面向全国进行探矿权公开招标、2000年浙江海盐敲响全国采矿权出让“第一槌”,2002年海域使用管理法和2010年海岛保护法施行,一系列政策制度迅速跟进,中国的矿业市场和海洋市场也茁壮成长。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四川盆地普光油田、渤海湾南堡油田……一批又一批找矿重大突破实现;海洋油气、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洋生物……一个又一个新兴海洋经济业态蓬勃发展,不断厚植我国经济家底。

2019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路线图”,要求深入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按照顶层设计,自然资源部不断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着力构建全国自然资源大市场。眼下,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草原、海域等资源有偿使用的范围还在扩大。

江西九江创新出让自然资源优质“资产包”;宁夏探索开展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内蒙古采用挂牌方式出让国有未利用地使用权;江西瑞昌勇当“净矿”出让先行者;江苏、浙江、海南等试点“立体用海”“净海出让”……

回望75年,在改革探索中成长起来的自然资源大市场,以巨大“吸附效应”,源源不断地为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端稳能源资源饭碗,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祖国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

1950年2月,毛泽东写下“开发矿业”四个大字。

在“开发矿业”的号召下,我国一方面抓紧恢复原有的矿山生产,一方面组织地质队伍通过地质勘查摸清资源家底。大庆油田、平顶山煤田、邯邢铁矿、胜利油田……一批大型煤炭基地、钢铁基地、有色金属基地、化工矿山基地先后建成投产,我国实现了从矿产资源家底不清到世界矿产资源大国的飞跃,快速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调整,地质工作进入改革转型新时期,历经多次改革调整,确立了“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方针。“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支撑着地质人攻坚克难、拼搏奉献。云南金顶铅锌矿、攀西钒钛磁铁矿、甘肃金川镍矿、河南栾川钼矿、广西下雷锰矿、新疆罗布泊钾盐……有力保障了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矿产的巨大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自然资源部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完善矿产勘查开采管理制度,激发矿业市场活力。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矿产资源保障,探索出了一条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径,也为构建全球矿业命运共同体和矿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2022年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指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要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书记的嘱托是指引也是动力,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注入了更强动能。

2023年,全国新发现4个亿吨级油田和4个千亿方级气田,钨、钼、锑、晶质石墨、磷矿等矿产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锂、钴、镍等矿产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实施绿色勘查,建立健全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超过1000家、省级绿色矿山超过3100家。

中国矿业正向着绿色、安全、和谐、智能、高效的现代矿业不断迈进……

深耕蓝色国土,孕育蓝色经济增长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向海图存、向海图兴、向海图强。

这是一场从零起步的跨越式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海洋力量十分薄弱。直到1978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也只有60多亿元。

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生产总值2002年突破1万亿元,2017年突破7万亿元……2023年已跃升至9.9万亿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达8%左右。

这一贡献的背后是海洋强国建设战略的全面推进。

2012年,我国海洋事业发展迎来重要时点。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作为主责部门,自然资源部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全方位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从海上油气成为国家能源重要增长极,到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能力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到252万吨/日;从自主研发的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的近30%,到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海洋微生物资源保藏库……我国海洋经济已形成包括15个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海洋公共管理服务、海洋上游相关产业和海洋下游相关产业在内的门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经济在“稳增长”和保障经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我们积极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目前陆海统筹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形成,“海域、海岛、海岸线全覆盖”“用海行业与用海方式相结合”的海洋空间用途管制制度逐步建立。与此同时,严格围填海管控和无居民海岛保护,全面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洋自然保护地面积达9.4万平方公里。组织实施“蓝色海湾”综合整治、渤海生态修复、红树林保护修复、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蓝碳生态系统调查监测,逐步摸清我国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和碳汇潜力。不断加大海洋污染防治力度,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持续向好。

“要坚定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我们积极参与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等倡议和行动。《“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一带一路”蓝色合作倡议》等海上合作取得丰硕成果,“蓝色伙伴关系”机制更加成熟、合作更富活力。“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等大科学计划纳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倡议,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已拥有5块、面积达23.5万平方公里勘探矿区,成为拥有矿区数量最多和矿产种类最全的国家。

守正创新转型,测绘地理信息“两支撑、两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这是一段用改革创新书写的光辉历程,闪耀着“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测绘精神的传承,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的殷殷嘱托。

75年来,从“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行业需求,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主动顺应发展新要求、人民新期待,不断健全保障服务体系,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应用场景越发多元。

从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到与国际接轨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从第一代测绘基准网,到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于北斗的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从优于1米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覆盖全部陆地国土,到1∶100万、1∶25万、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全部陆地国土并年度动态更新;从纸质地图绘中国到实景三维看中国……经天纬地的表达“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新表达催生新服务。从提供单一纸质地图、基础数据到提供测绘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从服务农业、石油、土地、水利等传统行业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数字经济、智能交通等新领域,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深度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无论是西部大开发、雄安新区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奥运会、世博会申办等重大活动开展,还是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神舟”飞天等重大工程建设,地震、洪涝、森林火灾、疫情防控等抢险应急,测绘地理信息保障从未缺席。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融入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大局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建中,测绘地理信息作为新型生产要素,释放出了新的强大潜能。

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到统一确权登记,从审批提速提质到督察执法效能提升,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到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建设,从地灾防治到海洋管理等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推动自然资源管理不断走向“智治”。

加快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有力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数字中国建设,给人民生活带来更多美好。测绘地理信息让社交、出行、旅游、餐饮、购物等更绿色、更便捷,历史建筑、文物保护等有了“3D档案”,“铁公基”建设、城市智慧管理、低空经济、智能驾驶、智慧港口、智慧农业、数字文旅等也有了统一的时空基底。

保障之路再回首,每一步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殚精竭虑、不懈奋斗。”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1965年,毛泽东在井冈山上写下“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如今,这一梦想已成现实。

75年来,自然资源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在助力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奋力奔跑,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从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再到今天以自然资源部为法人或牵头主用户的在轨陆地卫星15颗、海洋卫星11颗,形成了多要素、多尺度、多载荷、系列化、业务化稳定运行的卫星观测体系和全球覆盖能力,一双双“天眼”记录着山水林田湖草的点滴变化,在云端守护着美丽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从2001年在江苏省东海县实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成功深入地下5158米,到2018年“松科二井”钻深达到7018米,再到2023年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从“解锁”深层页岩气田,到成功在海域试采可燃冰……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天鲲号”“地壳一号”等一批海洋重器和地质勘探重器支撑下,我国“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探索不断向前,新突破也不断传来。

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历史性突破。陈惠玲 供图

珠峰,地球之巅,见证了我国测绘工作者攀登科技高峰的勇气。从1975年到2005年,中国测量觇标一次次竖立在珠穆朗玛峰顶;2020年,我国测绘人用国产测绘仪器、自主研发的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确测得珠峰最新高程8848.86米。从最初的大平板、经纬仪、小笔尖,到今天的测绘卫星、航空摄影测量飞机、无人机、探地雷达;从以光学仪器为标志的传统测绘技术体系,到以航空航天遥感、卫星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再到以数据管理智能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应用社会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我国测绘生产力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攻顶队员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扎西次仁 摄

南北两极,“科学试验的圣地”,也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1984年,我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成立。邓小平同志在考察队出发前,挥笔写下“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吹响了“向南极进军”的号角。1985年,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南极洲建成。2024年,我国第7座极地考察站——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

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图为秦岭站全貌。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供图

40年来,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航行在大海之上、冰雪之间的极地考察船,也从“向阳红10”号、“极地”号、“雪龙”号到“雪龙2”号不断升级换代。今年6月,新一代破冰调查船“极地”号交付。目前,我国已实现了破冰船队、雪地车队、固定翼飞机、多个极地考察站的立体考察。中国不仅持续组织开展南极考察和北冰洋考察,还成为亚洲首个驾驶破冰船到达北极点的国家。

回看保障发展这一路,向上的每一步,汇聚了自然资源人生生不息的创新与奋斗,也镌刻下一个又一个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自然高度。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1.官方网站:http://zrzyghj.jiyuan.gov.cn/

2.投稿邮箱:jyzrzyxc@126.com

3.联系电话:0391-6613393

4.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