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散文精选丨《荷塘秋色》作者/袁德利
天辽地宁十四城
2024-09-02 09:56:51
  荷塘秋色

  作者/袁德利

  秋天的荷塘,宛如一幅静谧的画卷,轻轻展开在眼前。站在塘边,微风拂过,带来一丝清凉,似乎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荷香。此时,荷花已然凋零,唯有那一片片的荷叶,仍在水面上摇曳,宛如一位位恬静的舞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秋日的宁静。

  “白露时节,秋风乍起。”每当这个时节,荷塘的美丽总是让我想起那句古诗。水面上,几只小鸭子嬉戏游弋,溅起一圈圈涟漪,打破了塘面的平静。水波荡漾,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欢愉与秋日的沉静。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斑驳的光影映在水面,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板,描绘着秋天的色彩。

  走近荷塘,清风徐来,带来一阵阵的荷香,虽然花已凋零,却仍能嗅到那淡淡的芬芳。记得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提到的“月色撩人”,此刻我却感受到的是“秋色撩人”。那一片片枯黄的荷叶,像是被秋风轻轻抚摸过,散发出一种柔和的美。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透出一抹金黄,仿佛是秋天的使者,向人们传递着季节的变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此时的荷塘。水面与天空相接,远处的山影倒映在水中,仿佛一幅水墨画,清新而又淡雅。几只孤鹜在水面上划过,留下了细细的波纹,似乎在为这幅画增添了几分生动。秋天的荷塘,不再是盛夏的喧嚣,而是带着一丝沉静的美,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声流转。

  我坐在塘边的一块石头上,静静地观赏着这一切。秋风轻轻拂过,带来一阵凉意,仿佛是大自然的轻声细语。此时,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种清冷的感觉在此刻似乎也得到了印证。秋天的荷塘,透着一股清冷与孤寂,然而却又是那样的迷人。每一片荷叶,每一缕秋风,都在诉说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奥秘。

  在这宁静的时刻,我的思绪也随之飘远。想起了那些在夏日盛开的荷花,它们曾经是那样的娇艳,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生命的绚烂。然而,时光荏苒,花开花落,终究逃不过秋天的洗礼。正如朱自清所言:“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边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生命的美丽与脆弱,在这一刻交织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不远处,几位渔夫正在收网,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映出金色的光辉。他们的脸上挂着朴实的笑容,似乎在享受着秋日的丰收。此时的荷塘,不仅是自然的景色,更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在这里交融,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秋色渐浓的时节,我的心中涌起了一阵淡淡的思念。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总有那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荷塘的秋色,正是那份向往的具象化,它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思考。

  夕阳渐渐西沉,天边的云彩被染成了金黄,荷塘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愈加迷人。此刻,我明白了,荷塘的秋色不仅仅是一种景象,更是一种心境。它教会我欣赏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无论是盛夏的繁华,还是秋天的凋零,都是生命旅途中的珍贵瞬间,金色是希望与梦想,金色更是人们的财富和幸福。

  荷塘秋色,虽已渐渐远去,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正如朱自清所言:“我愿意在这片荷塘中,静静地感受秋的气息,享受生命的每一刻。”在这宁静的秋日里,我的灵魂也随着荷塘的秋色,找到了归宿。

  袁德利,男,1968年8月5日出生,辽宁盖州人。1989年7月25日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临床工作34年,独自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两项,专著两部。发表专业性学术论文68篇,生命健康教育性科普文章六百余篇,省市级科技成果7项,发明实用型专利两项。热忠于公益事业,助残帮扶,资助大学生,多次到地震灾区去医疗援助,被多家电视电台报道过。《人民公仆》2014年8月刊以《廉洁行医,无私奉献的好医生》在全国独家报道。2015年被第二届医药行业“青年才俊生命英雄”当选为“探索之星”。

  音乐代表作品《北海嘲鸣》等。著有文学作品集《仰山之恋》《乡书何处》被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营口市政协文史馆永久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