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11-04 09:02:37

金融是创新活跃的行业,金融创新能力是金融强国的重要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数字金融是一个系统工程

金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科技应用能力和现代化金融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建设金融强国,要求我们必须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金融科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数字金融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是数字化时代利用数字技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手段,是支撑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化赋能的硬件条件,是融合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的重要引擎。在新发展阶段,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实融合,深度参与数字中国建设,践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

如何推动金融与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是一个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时代课题,也是实践中亟须解决的难题,需要学术界深入研究。蒋天颖教授团队撰写的《数字时代金融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2024年4月版)一书紧跟时代脉搏,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全面系统分析了数字时代金融创新的特征、模式、路径以及影响机制,具有广泛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总览全书,发现具有三个显著特色。

梳理数字时代金融创新发展脉络

该书内容丰富充实。全书按照“数字金融—金融创新—金融集聚—政策建议”的逻辑展开论述,内容层层递进。在数字金融篇,系统研究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路径,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投资决策效率的影响,数字化背景下绿色金融与制造业升级的关系,基于数字化的金融体系透明度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数字金融与民营企业稳就业的关系,数字金融对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在金融创新篇,系统研究了区域金融创新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机理,公共信息操纵对金融市场情绪的影响,基于品牌交易市场创新的信贷市场效率,金融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效应,数字金融影响技术创新的传导路径,数字金融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

金融集聚篇中,系统研究了金融业集聚的区际差异,金融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金融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赋能产融结合的影响机制,金融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政策建议篇中,基于金融科技发展、促进数字消费信贷健康发展、数字金融市场中模糊信息的形成与澄清、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工业投资赋能实体经济、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金融创新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等金融领域热点话题,提出了若干决策建议。

为金融创新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该书论据充分完整。该书基于数字金融、金融创新、金融集聚等理论分析,采用实证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充分验证,使全书既有理论性的逻辑梳理也有丰富可靠的数据支撑,进而强化了论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例如,在数字金融篇中,作者对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路径和间接影响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通过缓解金融错配或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对绿色创新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从宏观层面解析绿色金融与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理,通过实证得出结论:绿色金融与制造业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此外,本篇还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小微企业成长的具体机制,通过实证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推动小微企业成长。对数字金融影响民营企业就业的基本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实证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消费需求,以促进民营企业就业。在厘清数字金融与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规模异质性与区域异质性。

在金融创新篇中,从理论层面梳理了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作用机制与间接作用机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显著正向部分中介效应。理论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机理以及传导路径,通过实证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且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民营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促进消费升级驱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将金融错配纳入数字金融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分析框架,厘清数字金融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发现: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传统金融中存在的资源错配问题,显著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并且这种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随着数字金融发展对工业绿色转型的积极影响持续增强。

在金融集聚篇中,研究发现:金融集聚通过金融功能机制、产业调整机制以及知识溢出机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显著促进作用。金融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风险分散及辐射效应等,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正向作用,对邻近县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向影响。金融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呈显著促进作用,但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

为金融创新研究提供系统方法论

该书研究方法多元,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为探索数字时代金融创新路径提供新思路。具体而言,采用综合评价模型,测度了多个变量发展水平,如利用两阶段SBM-DEA模型测算绿色创新效率,借助熵值法综合测度了地区数字化水平、绿色金融水平、区域金融创新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等。采用基尼系数、偏态系数、NICH指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区域金融创新、金融集聚发展的差异性特征与演化趋势。

采用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变量之间的影响程度及方向。如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技术创新、工业绿色转型、民营企业就业、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金融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金融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等。

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中介变量的作用、大小及方向,如融资约束、风险承担、消费需求、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金融资源错配等机制变量的有效识别。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如区域金融创新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金融集聚影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分析,金融赋能产融结合的影响因素分析,金融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等。

采用案例分析法,围绕数字金融创新实践案例进行事实分析,如对浙江科技金融发展、防范化解浙江企业债务风险、浙江民营企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浙江自贸区金融创新等典型案例的分析。

总的来看,该书紧扣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大背景,基于金融创新这一关键视角,具有重要选题意义。全书逻辑清楚、分析严谨、结论力求准确合理,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揭示出我国数字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彰显出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与实证创新价值。书中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诸多富含启示作用的决策建议,凸显出较强的政策实践价值。可以说,该书不仅致力于丰富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理论研究,而且为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杜琨报纸王晏清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