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婆婆》(散文)
作者/杨春山(湖北·恩施)
(一)
婆婆(祖母)逝世已经三十多年了,她的音容笑貌还时常在脑际闪现,有时还在梦中见到她忙碌的身影。
婆婆本姓梁,从小过继到田家,改名叫田启月,同辈人称她“月姐”,从拿得动扫把起就开始干活,是一个听话懂事又能吃苦的乖孩子。田家太爷爷是个做法事超度亡人的道士,能过上温饱的日子。
嗲嗲(祖父)杨毕亮,家原本殷实,有两庄好田:现在石龙村二组的杨家坪、邬阳关上的杨家台就是杨家的祖田。只因太嗲嗲(曾祖父)好赌,将所有田地输给了邬阳关上一个姓陈的人。农民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生计,只好带着家人投奔叔伯哥哥,住到了现在老家所在地……白瓦坑(现在叫田家坪)。
嗲嗲经人介绍到田家当上门(男到女方家结婚称为上门)女婿。但婚后不久,田家发生重大变故,田家老两口闹矛盾,太爷爷一怒弃家出走,太婆婆(曾祖母)不久就与一姓李的人结了婚。原来的田家已分崩离析,嗲嗲婆婆俩觉得已无法在那里继续待下去了,回到白瓦坑伯父家。因伯父无后,侄儿来了老有所靠,因此也很乐意。他们便负起了为伯父养老送终、延续杨家香火的重任。
高爷爷(高祖)没有孩子,我的太爷爷是高爷爷接的儿子(过继),嗲嗲这一辈有两个,嗲嗲的妹妹十八岁时得急病死了,嗲嗲这一代也只有一个人了。婆婆生我父亲一人,杨家几代人丁不旺,父亲的出生给杨家带来了欣喜和希望。
我父亲出生的时候,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元帅转战邬阳关,收编了邬阳关上陈连振、陈宗瑜领导的神兵。邬阳关及周边地区成了红军的根据地,嗲嗲在这时参加了红军。婆婆说贺龙还到我家喝过茶,走的时候还给了太爷爷银元以示慰问。有一天接到命令,要嗲嗲所在的小分队去打一家土豪(那时的土豪指家大富有,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为富不仁的坏人),正在部队整装待发之际,家里送来急信:媳妇发作要生孩子了,必须得赶紧回去。嗲嗲只好请假回家,没有参加打土豪的这次行动。后来,贺龙红军转战到别处去了,嗲嗲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无法跟随部队行动,只好留了下来。红军一走,土豪劣绅仗着团防(国民党的地方武装)的势力卷土重来,报仇雪恨,凡是那次参加打土豪的本地人遭到血腥报复,被斩草除根。嗲嗲听到风声躲进深山老林好几个月,待风声过后才悄悄回到家里。因他参加过红军,是国民党眼中的坏分子,重点监视,严加管制,年年强性派夫(相当于出义务工,背运东西,没有任何报酬),有时大年三十,还在风雪路途中挣扎。
嗲嗲婆婆没上过学,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知书达理,识文断字的人。所以省吃俭用,送父亲读私塾,后来上了高等小学。父亲读书很用功,成绩在同堂学生中鹤立鸡群,成了当地少有的能写会算的文化人。
田家太爷爷离家出走后,几经周折,后来在高峰二台坪邱家上门结了婚。知道父亲出生,还专程赶到杨家,要求父亲取姓田的名,杨家不肯,几经讨价还价,最后确定田杨两姓分别各取一名:“田登武”、“杨年昌”。后来被人喊成了“杨登武”。用了杨家的姓,田家的名。杨年昌这个名字很少用,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个名。到我们这一辈有了七个,老人想在我们这一代为田家立一房人,将二弟取了姓田的名字……田春阶。后来二弟读高中报名时自己将名改成了杨春阶,至此,我辈中没有姓田的人了。
嗲嗲由于长年超负荷劳动,积劳成疾,四十八岁得了肺痨病(肺结核),那时,没有特效药,倒床半年带着无尽的遗憾于一九五七年开了人世。嗲嗲的灵柩上山时,婆婆哭得昏天黑地。她刚满四十一岁,就失去了老伴。此后婆婆一直未再婚,含辛茹苦地帮助父亲操持家务,直到七十四岁逝世。
(二)
婆婆虽然没有文化,却深受旧式传统教育的熏陶,她能流利地背颂出“女儿经”。并将其内容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睡得最晚,起得最早,打扫庭院,桌椅凳柜摆弄得整整齐齐,锅盆碗盏收拾得一尘不染,一家人的吃穿安排得井井有条。尽管整天在家里除了做家务事,还上山割草背柴,风里雨里摸爬滚打。婆婆特别爱干净,注重穿戴整洁清爽。小时候看到四十几岁的婆婆,还年轻漂亮,英姿飒爽,充满朝气活力,是个打得死老虎的人,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嘹亮(能力强)人。婆婆做饭却从不上桌吃饭,也不允许儿媳妇上桌,总爱端着饭碗在灶前吃,有好吃的先让别人吃,有剩余的才吃一点。她一直奉行处事待客的老风俗,来人来客做好吃的热情招待。她不允许浪费粮食,她说糟蹋粮食是要遭雷打的。吃过饭后,还用开水涮碗喝下去,她吃过的饭碗跟洗过的一样干净。洗脸洗脚只用一碗水,她说不要浪费,在生用的水,死了要喝的,用多了,到那边去喝不完。至今我们也不知道她是真的相信,还是为了教育我们节约用水编造的。这里用水的确很困难,在住房旁边挖了一个大土坑,将雨水积蓄在坑里,这里的人长年就吃这坑里的黄澄澄的浑水。天旱时间一长坑里就没有水了,要到几里路远的大沟里挑水,一大早工时间(约三个钟头),只能挑一担水。有一次我挑一担水,己经快到家了,一跤摔倒水全泼掉了,我抱着水桶哭了好大一阵。老家用水的确十分困难,婆婆的“死后喝水说”极有可能是在这严重缺水的特殊环境下编造出来的吧。
婆婆对我们孙辈要求很严,要我们勤快、吃苦耐劳、节俭、守规矩、尊重长辈、热情待人、知恩图报、不落人后;要求我们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对长辈行要让路、坐要让凳、说话不声高、不争辩、不跷二郎腿;进门要叫人、出门要道别;吃饭坐席,坐什么位置、怎样夹菜有严格的规矩;吃完饭放筷子时还要说“您慢些吃。”别人先放筷,你要说“请歇著”;到长辈家拜年要磕头;吃饭睡觉等等一切活动都有讲究。小时觉得这规矩太繁琐太多了,丝毫没有自己的自由空间,有一种受不了的感觉。婆婆虽然心痛我们,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按照她的说法就是“吃穿不少,打的不饶。”她嘴上很凶,好像没有真正打过我们。现在想起来,婆婆是按照弟子规来要求我们的。只因童年受到了这些近似苛刻的约束,养成了在生活工作中遵规守矩,谨言慎行的习惯,受益匪浅,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因违犯纪律而受到处罚。我有幸接受到了一些好的传统教育,这是婆婆的至伟贡献。现在的孩子太自由太开放太散慢,物质享受太丰厚,从而养成任性懒散的坏习气,祖国优秀的传统教育,已经丧失殆尽。
婆婆对人特别热情,嘴特别甜。虽然一字不识,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为人低调谦虚,对一些年纪比她小得多的人都称“您”,毕恭毕敬的,搞得别人还不好意思。对别人的好处常记在心,总要寻找机会给予回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受人滴水之恩,应永泉相报”、“借人家一牛,还人家一马。”(马比牛价格贵得多)“人不知感恩,猪狗不如。”她特别同情遭灾受难的人,哪家出了什么灾,一定给予力所能及地帮助。曾几次把自家不多的口粮送给遭火灾的人家。她奉信行善积德是做人的基本德性。看到哪里路垮了,她去修一下;哪里的路被树木遮档了,拿刀去砍一砍;赶路经过别人家,顺路拣一抱干柴放在屋边。对待动物都与别人不同,发现被遗弃的小猫小狗抱回家细心喂养着;家里杀猪时,她早早地躲到山上,她不忍心看到自已养的猪被杀;过年时给猫狗喂肉吃,给牛煮黄豆苞谷吃,她说牲口跟人一样也是要过年的。婆婆的慈悲善良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婆婆随夫到了杨家后,还一直牵挂着养父母。养母与姓李的结婚后,亦无子女。后来几场大病老两口眼睛先后失明,生活十分艰难。婆婆经常带东西去看望他们,给他们以力所能及地帮助。逢年过节,带着我去拜年送好吃的。后来姓李的太爷爷去世了,婆婆和爹去处理后事。考虑到太婆婆孤身一人,又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将她接到我家,给她养老送终。她到我家后,还摸着做一些家务小事。她将治疗妇科杂病的祖传秘方传给了婆婆,婆婆在山上把草药挖回家,太太摸着给别人切药。因自己无法上山采药,对采回来的药材十分珍惜,舍不得多切,一付药十几味也就一大把,尽管药量很少却治好了不少病人。有些治愈者,逢年过节,专程带东西来感谢。这秘方传到婆婆,婆婆又传给了我小妹杨春桂,她们用这个方子治好了很多病人。这是太婆婆对后人的慈赠,也是对社会的一分贡献。太婆婆在我家得到了婆婆及家人的精心照顾,享受到了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她支撑着一副羸弱的身躯,还活过了七十五岁。太婆婆葬在屋旁的土坡上,一直到现在,逢年过节,杨氏后人还给她上坟、烧纸、亮烛、放鞭炮。对婆婆和父亲把太婆婆接到家里养老送终,得到社会的普遍赞赏。尊老重孝辈辈相传,已成为我们杨家的家风。
(三)
婆婆自尊心极强,做事怕落人后。办事雷厉风行,走路两脚生风。山上干农活比男人都快。因为自己在屋里屋外都是一把好手,要求我们也要像她哪样,丢了羊叉使笤帚,不停歇的干活,往往使我们吃不消。母亲做事怎么也跟不上婆婆的步伐,由于一快一慢反差太大而使她们婆媳间常闹矛盾。父母在生产队上班,早出晚归,婆婆负责全家人的一日三餐;看孩子、喂猪、喂牛、养鸡、种自留地;每天还尽量抽出时间割草积肥。家大口阔劳力少,靠父母上班挣工分,是远远不够的。多积肥,给队上交一柞牛栏肥,得四分工分(一个强男劳力干一天活记十分工分)。我家每年交给生产队(现在为组)的肥料是本队最多的,比一个强劳力上班挣的工分还多。因此我家每年年终决算时,还能进几十元或百多元的分红。由于婆婆能干,虽家大口阔劳力少还能过得像模像样。婆婆起到了家庭顶梁柱的作用。
在那个时代,许多读书的孩子,因家里缺少劳力,过早地离开学校参加了劳动。祖母反对这种搞法,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养儿不读书,只当喂头猪。”她要我们要好好读书,放学回家多干家务事。我们姊妹七个,都完成了初中以上的学业,四人有大学学历,成了拿国家工资的人。
记得我和二弟在下坪读高中时,每次上学去,婆婆早早地给我们准备吃的,蒸一大甑苞谷饭,将饭在锅里炒焦,最后放点猪油,加工的这种干粮取名“雀米饭。”因没有水分,重量轻,易携带,可在两个月内不变质。吃的时候只要用开水一泡,焦枯的饭粒发涨还原成了像刚出甑的饭。因家里没钱交不起伙食费,我读了两年高中吃了两年婆婆炒的雀米饭。
那年头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要攒着,待我们回家后吃。有婆婆在,不管我们走到那里,都想着要回到婆婆身边,吃她留给我们的好东西,听她甜甜蜜蜜地唠叨,看她苍老脸上绽开的笑容。婆婆就像春天的太阳,使家里成为我们最温馨最使人留恋的港湾。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如果没有婆婆的支持,我们很难顺利的通过读书走出来。我们感谢婆婆对成就我们的人生所作的重要贡献!她在我们心中是伟大的!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遭受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粮食极度馈乏。婆婆为全家人的一日三餐操碎了心。先是在山上挖野菜,大量的野菜掺少量的包谷粉子,用来填饱肚子。由于人多干旱持久,地里的野菜很快被挖光了,就吃树叶、树皮、棕树籽、包谷芯,凡是能吃的都用来充饥。婆婆尽量把好吃点的留给我们小娃。 最后发展到吃观音土的地步。观音土是一种松软的石头,将其碾成粉,掺点盐做成粑粑模样,饿极时用它填肚子。这东西没有丝毫的营养,吃进去容易,排出来难。记得一次我吃了观音土粑粑,拉不出来大便,痛得呼天喊地,外公用竹纤在肛门里往外拨,拨了半天,里面的粪便突然喷涌而出,喷了外公一手屎浆子,外公连连甩手,大呼:“你这个背时娃搞的好事!”把粘满观音土屎浆子的手指靠近我的鼻子说:“你闻闻看!”外公那模样现在想来都滑稽。拉出来的屎全是观音土,没什么屎臭味。那时整天叫着饿,到处寻找能吃的东西。若在哪里拣到一粒包谷籽或豆粒,高兴得跳起来,放在火边烤熟,放在嘴里慢咬细嚼,品那美美的滋味,舍不得吞下去。在那饥荒年月哪里有多少能拣得到吃的啊!有一次我和二弟饿得心发慌,在山上捡到一些油桐籽,用火烧了吃,吃的时侯还觉得挺香,正为找着了吃的东西高兴时,肚子里突然天塌地陷、上呕下泻,险些丢了小命,以致后来一闻到桐油味就恶心要吐。婆婆因营养不良,操心劳神,瘦得皮包骨,还总千方百计为孙子找吃的东西。用包谷壳叶淘淀粉,包谷杆熬糖,用山上的臭牡丹叶作豆腐……记得有一年过大年,用一把苞谷面和一个南瓜煮的粥作年夜饭。那时,许多人因吃了有毒的植物浑身水肿,有中毒死亡的,饿死的也不少。婆婆常叹气说的一句话:“让我吃一餐光饭(不掺草的饭)死都闭眼睛!” 可想而知,那时的日子是多么难熬啊!如果不是婆婆的百般呵护,我可能早就饿死了。经过这种日子熬过来的人格外珍惜粮食。见到浪费粮食、吃东西挑三拣四的心生厌恶。在饥饿生死线上挣扎过来的人,没有什么饭菜吃不下的,没有什么苦过不去的。经过三年灾害这一劫,婆婆对生活的安排更加谨慎,总要多积蓄一点粮食。粮食稍一紧张,就提前在饭里掺大量的菜。对好吃的东西总是舍不得吃。往往把孝敬她的好吃的因放得太久而过期烂掉了。通过这场旷日持久的饥荒,使原本就节俭的人更加节俭了。
记得灾荒年,婆婆在自留地里种了几根萝卜,在管理时,有一个过路人,看见了萝卜,对婆婆说:“我几天没吃东西了,太饿了,讨你个萝卜吃。”婆婆看了看还没长大的几根萝卜,心里有些舍不得,但见过路人廋得皮包骨,说话都有气无力的,是饿得没办法了,将两根最大的拔给了他,这人拿到萝卜,在衣服上轻轻擦了一下,连皮带泥狼吞虎咽,嘴里不断地说:“谢谢您了,太谢谢您了!”走了老远还在喊:“谢谢您的萝卜!”
这一幕在我的记忆上是多么深刻啊,几十年了,一想起来还心潮澎湃!
(四)
我们七姊妹是在婆婆地照护下长大的,我们的吃喝穿戴、读书劳动都离不开婆婆的细心安排,与婆婆的亲近胜过爹妈,她在我们孙辈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她的喜怒哀乐直接关联着我们的阴晴圆缺。我十岁时就在山上搞一些山货卖钱,买自己想要买的东西。心里早早就有一个心愿,用我挣的钱买个孝敬婆婆的生日礼物。有了这个想法,就开始攒钱,一分一分的赞,一毛一毛的存,两年的时间终于攒到六块钱,买了一床线毯献给婆婆,婆婆高兴得老泪纵横,当做最稀罕的宝物放在箱子里久久舍不得用。我在下坪读高中时,听说婆婆砍猪草受了刀伤,流了好多血,我当时在教室里忍不住就嚎啕大哭起来。班主任让我回家看看,八十多里山路我是哭着跑回家的,幸好她的伤不太严重。
长期过度的劳累,婆婆患上了手臂痛的毛病,痛得严重时,手臂红肿,关节僵硬,手指麻木。找了好多当地的草药医生,都没治好,后来手臂不能上举,活动受到极大限制。婆婆仍咬紧牙关,坚持着做家务事。我们为她四处拜医求药,收效甚微。这里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婆婆总是闲不住,总要不停地劳动。好像劳动就是她人生的全部內容。我们劝她多休息,她总是做不到。以至于这病时好时坏、久治不愈伴随终身。
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没能说服婆婆在家停下劳动安心养病,如果换一个环境,没有劳动的场所会怎样?在我儿子两岁时,我将婆婆接到我夫人教书的十字路小学,名为帮忙照看小孩,实际上是为了创造一个治病的环境。我给她买了许多药,让她服药调养。夫人对婆婆的照顾无微不至,还特别地将生活开好点,给她增加营养,不让她做家务事,她的任务就是带着重孙儿玩。可是她哪里闲得住。她带着重孙子在山路上边走边捡一些干柴,捆成小捆扛回家。儿子记住了太太(曾祖母)教给他的一句话:“走路不弯腰,家里无柴烧。”从此我儿子有了走路拣柴的习惯和爱好。刚到学校时,因为手痛洗头洗衣很困难,婆婆穿的衣服上和头发上长了好多虱子,夫人将她穿的衣服用开水烫,用篦子将头发上的虱子篦掉。为了彻底消灭虱子,从搞好卫生入手,坚持天天洗澡、洗头,衣服两天一换,经过一段时间地治理。彻底根除了虱患。婆婆来的时候,穿衣洗头洗澡都要夫人帮忙。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大有起色,手臂消肿了,麻木消除了,生活能自理了。她在十字路过了一段很愉快的日子。可是婆婆第一次出远门在外,总是挂念家里的事,一放假就催促我把她送回家。一到家里,她又跟以往一样,一天不停地劳动,过度的劳动使旧病复发,将治疗的成果化为乌有,而且比以前更严重了。
为了给她治病,二弟杨春阶把她接到下坪。他们夫妻俩到处求医买药,精心护理,病情有了很大好转。她多次对我说:“春阶不记我的仇,一次他绞嘴,我气得一扬手,失手将砍猪草的薄刀甩出去了,薄刀从他耳边擦过。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我内疚了好长时间。最难得的是孙媳妇王宜秀也是那么过细地伺候我。我的手举不起来,她还经常给我洗衣洗澡梳头。她很在乎邬阳那个家,经常给家里买米,还千方百计地找车把米送回家。”夸赞孙儿们的好是她同老伙伴们聊天的重要话题。我每次回家她像给领导汇报工作似的说在家的弟妹们是如何如何孝敬她的,我听了很感动,弟妹们个个都是好样的!
多么可敬的老人啊,后辈对她的好,本来是后辈应该做的,她却时时记在心上,时时叨念着。
(五)
婆婆渐渐老了,失去了往日的强势威风。但他总是不停地劳动。尽量为家里作贡献。后来实在干不了喂猪、做饭、种菜的家务活了,不得不交权,但还是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小事。
婆婆时刻挂念着出外工作的孙儿们,只盼望学校早一点放假。每年的寒暑假,我和二弟 带着夫人孩子回老家去看望她,这是她最开心的日子,干枯的脸上绽开了花。她将收藏的好东西全拿出来让我们吃,核桃板栗柑橘柚子......她知道我们喜欢吃烧洋芋,拣最好的烧一火坑,烧熟了将皮剥净,放在火边烤得焦黄焦黄的让我们吃个够。她老人家让我们这些在外的孙子重孙们体验到老家春天般温暖,吸吮着她老人家给我们酿造的甜蜜。有这样的老人在家,家就是我们最温馨的归处。
每当我们要走时,她是多么的念念不舍,每次都要把我们送到大路口,一遍又一遍叮嘱我们:“要好好的注意身体。放假早点回来。”我们一遍又一遍的答应着,祖母眼角挂着泪水,要等我们转过山岭,实在无法看到我们了才怏怏地往家里走。每当想到这一幕,眼泪总要在眼眶里闪转,怀念之情油燃而生,对不能多陪陪婆婆而感到深深地内疚。
杨家几辈单传,到我们这一辈有了七个,杨门已有旺兴之象。而孙辈中个个有文化,有当干部的、有教书的,没有出来的在农村也干得不错,这是婆婆最欣慰的事。每当有人提起时,她的笑声格外响亮。她常对人说她一辈子划得来,有这么多好孙宝,个个有出息,她觉得她一辈子的辛苦很值,活得很滋润很风光,脸上总挂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有人说:“孙不孝祖”,我们用实际行动更改了这种说法,我们对婆婆孝敬有加,对她的生活、身体关心备至。她充分享受到了天伦之乐。在我们家乡那一带,她是得到孙辈孝敬最多的人。她辛苦一辈子,晚年过得很幸福。但由于自然规律和身体疾病的原因,过了七十三岁生日之后,渐渐觉得身体沉重,吃不下东西。在她病重时,我请假回家去看望她老人家,短短几个月她枯瘦如柴,我心痛得直掉眼泪。当地医疗条件差,治疗总不见效。我到医院买了药回家,但她已经吃不下药了,血管已经硬化,打不进针药了。眼看祖母将不久人世,我却无力回天。我安慰她,陪她说说话,她一遍又一遍地问我“是不是治不好了?我还不想死呵,我还要到你教书的学校去看看的,还要到下坪春阶那里去看看的。”我只能告诉她说“病能好的,等您好了,我来接您。”婆婆不想死,她觉得好日子没过够,她离不开这个家,离不开孝顺听话的儿孙们。由于在工作期间请假,我仅陪了她三天,又要返校工作了,离开时我不敢看婆婆泪水婆娑的脸。她一再问我:“你几时回来啊?”我只能回答说:“过几天请假就来看您。”我当着婆婆的面强忍着悲痛不让眼泪流出来,走到山湾蔽静的地方,我放声大哭了一场。这种生离死别的心情无从言表。远在几百里的外地工作,交通不便,请一周的假,在路途中就花了几天,回来一趟不容易,这使我不能在婆婆病重的时候多陪陪而遗憾,那种心里的痛许久无法释怀。
我小时就有个心愿,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让婆婆爹妈过上好日子,可是参加工作后,却远离他们,照顾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老人培养儿女,想他们出人头地,可是走出去的人不在身边,得到的赡养还不如没走出去人的多。那些时代娇子,走出国门,老人除了能得到一份心里安慰和满足外,其他都显得很苍白。“父母在,不远游。”现代人是不可能做得到的。这是不是忠孝不能两全?
再一次得到婆婆的信息是“逝世了”!我急忙请假赶回老家时,灵杦已经抬上山了。婆婆出葬时,天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浇得抬杦人睁不开眼睛。等到坟墓配好后,云散日出,雨过天晴。好像老天对祖母的逝世也洒泪哀悼。
婆婆在病重期间,得到了小妹杨春桂的精心护理。背进背出、端屎接尿、穿衣喂饭、洗澡搓身,像婆婆伺候太婆婆那样,耐心周到、无微不至。二弟媳、三弟、四弟、五弟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为照顾祖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大妹杨春娥妹夫姜光周隔三差五地回家看望祖母,带好吃的东西。我感谢弟弟妹妹们,是他们替我们在外工作的人敬了孝!听说在祖母走的最后时刻,嘴里不停地问:“春山,春阶回来了没有?”边上的人回答:“快回来了。”那时我在几百之外的五里中学,二弟远在咸丰教院进修。最后她实在等不及了,嘴里念着我们的名字,从大到小,从小到无……在小妹的怀里安祥地睡过去了,再也没有醒过来……我们为了工作和学习,没能让她老人家最后看一眼,这是多么大的遗憾啊!
我的婆婆是一个坚强富有智慧的人,她在年老体衰的期间,心态平和,低调谦和,从不把身体的痛苦挂在脸上,对后人的照顾总是充满感激,她时常说:“我不能动了,劳累你们了,你们这样细心地照顾我,你们会有福报的。”她总说别人的好,从不怨天尤人,不提要求,不发脾气,理解后人的难处,积极配合后人的照顾。我婆婆的慈祥善良通情达理令人无比心疼和留恋!
为了寄托我们对婆婆的无限哀思,我与二弟出资给婆婆立了一座石碑。 二弟夫妻俩找石匠雕造石碑 、请人撰写碑文、请车从雕岩运到邬阳,组织劳动力将石碑安放在婆婆坟上。那时在老家一带立一座石碑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二弟夫妻俩为此付出了极大辛劳。
婆婆走了三十多年,我们每年回老家,都要到她坟头上看看,磕磕头,烧点纸钱,缅怀婆婆的功德。
婆婆禀承三纲五常旧时的道德观,忠实地履行着女儿、妻子、母亲、婆婆的职责,忠孝俱全、温婉贤淑。她出色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不同角色。她孝敬长辈,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她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是一位贤妻良母;她中年丧夫,为了家庭的平静和儿孙的幸福而多次拒绝求婚者,她是我们少年时代的引路人和守护者。她是为家人而活着的人。她是家的脊梁,她是优良家风的奠基者和传承人。她把人间亲情演绎到了极致!
有一句名言:一个贤淑强大的女人,可以兴旺三代。我的婆婆就是那样的女人!
婆婆走了,婆婆永远活在我心中!
作者简介
杨春山,1954年生,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鹤峰县邬阳乡人,鹤峰一中物理教师。退休后,把自己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写出来,回忆一段人生经历,让人们了解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