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追忆往昔:《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曾对焦作旅游的报道
杨童升
2024-08-20 15:11:43
追忆往昔:《人民日报》曾对焦作旅游的报道: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
        铭记历史,追忆往昔。往事即历史,历史既能愉悦过往,也能映照未来。在追求诗和远方的同时,让我们与往事干杯。我们皆有难忘经历与故事,让曾经的辉煌照亮前行之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
我们以《与往事干杯》为题,追忆、重温、再现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使尘封往事重焕光彩。今日为大家分享发表于 2003 年 11 月 9 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报道,题为《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再现焦作发展旅游高光时刻。
《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河南焦作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人民日报》记者 李杰  贾西平
        编者按:在开发资源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城市,随着资源枯竭,生产力出现大量过剩。人们把这类城市称作“资源枯竭型城市”。及时引导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经济转型,是这些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保持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素有“煤城”之称的河南省焦作市,积极探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他们通过果断实施战略转移,把发展经济的目光从地下转移到地上,走出了一条分步转轨的路子。我国有不少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因此焦作的经验,可资借鉴。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连绵不断的秋雨也没挡住八方游客畅游焦作山水的热情。7 天时间,全市各大景区共接待游客 83 万人次,门票收入 2,600 万元,位居河南省第一。其中,云台山风景区名胜区游客人数在全国 28 个重点监测景区中名列第二。
        曾几何时,焦作这个因煤而兴、因矿而起的城市留给人们的曾是“黑色印象”:灰暗的天空下,黑色的煤山,黑乎乎的煤矿工人,洒满煤灰的道路和建筑……
       而今的焦作,北有绿色太行,南有中原水乡,绿色园林遍布其间,绿色通道连接城乡,“煤城”两个字已被“绿色主体”逐步取代。在“黑”与“绿”的变换中,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焦作,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转型之路。

组织实施战略性转移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因资源枯竭而衰,这几乎成了一个规律。从 1956 年建市之初,焦作市就以煤炭工业为基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到 1995 年,资源型企业有 1,233 个,从业人数 8.8 万人,年矿产 2,109.85 万吨,资源型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 90%以上。“九五”后期,随着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加之企业设备老化、技术更新缓慢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等原因,全市资源型企业效益下滑,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到 1999 年,全市 GDP 比上年下降了 13%,财政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下降了 24% 和 12.2%。整个“九五”期间,在全国 GDP 增长率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焦作 GDP 增长率仅为 3.5%。
        如何摆脱因资源枯竭而衰的厄运?从 1999 年开始,焦作市委、市政府以“第三次创业”为标志,做出了做强做大铝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全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决策。
        焦作市先后投资 30 多亿元,对现有的能源、化工、机电、建材等工业进行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全面改造,强力实施了“四个战略性转移”,即煤碳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移;原材料化工向生物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转移;煤矿机械向环保机械、粮食机械、汽车机械转移;水泥建材向新型建材、环保建材的战略性转移。全市 18 家重点骨干企业通过科技嫁接,销售收入绝大多数较 5 年前翻了一番。2002 年,18 家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 36.9%。单晶铜、丙烯酰胺、纳米氧化锆等 100 余个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开发,使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占 GDP 比重的 13.7%。

目光由地下转向地上
        “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全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是焦作推进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一环。当地主要领导说:“焦作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独特的区位优势、地质结构以及气候条件,造就了焦作独具特色的山水景观,这是大自然对焦作的厚爱”。
        从 1999 年开始,焦作开始把目光由地下矿产资源转向地上山水资源,先后投资 5 亿多元,开发建设焦作山水峡谷极品景观,形成了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峽五大景区和十大景点的大旅游格局。焦作山水通过旅游大篷车、国际太极拳年会、山水旅游节、红叶节等多种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引来了国内外的百万游客。2001 年、2002 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等主要指标都以三位数的速度递增。特别是四个旅游黄金周,全市各景区共接待游客 305.8 万人,门票收入 5,359.6 万元,旅游综合收入 11.3 亿元,三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全市旅游业的综合收入由三年前占 GDP 的不足 1% 增长到目前的 6.4%。
        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农产品资源却取之不竭。焦作是粮食高产地区,几年来,焦作市按照突出特色、建立支柱、扶持龙头的思路,强力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截至 2002 年底,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 500 多家,小麦、玉米和四大怀药年加工能力已分别达 110 万吨、95 吨和 8,000 吨,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的问题,而且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资源工业。
        铝工业原本不是焦作的优势,1995 年全市氧化铝、电解铝的产量分别只有 20 万吨和 6.2 万吨。为了把铝工业做大做强,焦作先后投资 30 多亿元,实施了强化烧结法生产氧化铝 、280 ka 槽电解铝等一批国家级技术改造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使铝工业的优势地位很快突出出来。2002 年,全市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已分别达到 80.5 万吨和 15 万吨,铝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14.1%,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30%。

城市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焦作城市的转型使经济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2001 年、2002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 11.4% 和 12.1%。在年初河南省公布的全省城镇综合发展水平排名中焦作居第二位。煤炭工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由过去的 90% 以上下降至目前的 3.6%。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 15% 和 29%。
        城市经济的转型,也使焦作的城市建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0 余家重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使笼罩城郭几十年的烟尘终于散去,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市区北部太行山的大规模绿化,使城市有了绿色屏障、绿色背景;中心城区的拆旧建绿、拆墙透绿、园内绿地建设,使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 37.9% 和 44.1%。如今焦作已和“煤城”渐行渐远,绿色成了这个城市的主题。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