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丰收时。伴随着颗粒归仓的喜悦,秋收之后的秸秆该何去何从?近日,记者相继走访多个县区,探究我市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10月14日,在濮阳县鲁河镇鲁河村的地里,一台秸秆打捆机正忙碌地穿梭着,只见机器过处,散落在地上的玉米秸秆迅速被打捆机吸入,经过旋转、压缩、捆绑……最后变成一个个圆滚滚的草墩被“吐”出来。
“这一个草墩重200公斤,一亩地的秸秆打不到2个草墩。今年的玉米秸秆回收马上都结束了,我们总共回收了4000多吨。”当地一家秸秆回收站的负责人顾海刚告诉记者,他们主要负责鲁河镇、胡状镇、柳屯镇、文留镇的秸秆回收。这些打包好的秸秆草墩,有的作为牛羊主粮送往养殖场加工成饲料,有的送往周边发电厂做生物质原料进行供热。
“玉米秸秆处理是个麻烦事,以前老百姓都是用火烧,浓烟很大,但不烧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现在打捆机直接开到了地里,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还额外减少了收割费用,老百姓算是变相赚钱了。”从一旁路过的王老汉笑着说。
我市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河南省粮棉油主产区之一,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红薯、杂粮等,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25亿公斤以上,秸秆资源量360万吨左右,秸秆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市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抓手,通过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紧紧围绕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方向,积极打造“收、储、运、用”产业链。
秸秆变饲料 种养双增效
10月14日,濮阳县鲁河镇寨上村裕康农业养殖场负责人郭庆信正忙着给肉牛喂营养饲料。他的养殖场占地95亩,共养了1200头牛,饲料都是由本地的玉米秸秆加工而成的。
“粉碎的新鲜玉米秸秆,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在密闭无氧条件下可以制成一种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营养丰富的饲料。”郭庆信说,养殖场按每吨140元的价格回收打碎后的玉米秸秆,今年秋收共储存6000余吨,高峰期一天就能收八九百吨。秸秆的回收利用,既让养殖场降低了远距离运输的成本,又让农户增加了收入,特别是保护了生态环境,一举多赢。
说起秸秆回收,寨上村的郭俊杰比郭庆信还高兴。他承包土地60亩,是郭庆信养殖场的常客。每年夏收、秋收结束后,郭俊杰都要把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卖到这里。“早些年,这些秸秆都白白烧了,现在制成饲料了,一点也不浪费,今年秋收,我光卖玉米秸秆就收入1万元。”郭俊杰喜笑颜开地说。
推进深加工 拉长产业链
我市积极落实国家秸秆综合利用发展要求,坚持“以农为先、产业发展”的理念,在满足饲料化、肥料化利用的前提下,以秸秆产业化、高值化为重点,大力推动秸秆深加工,不断拉长利用链条,加快秸秆产业化发展步伐。
围绕发展黄河优质水稻种植的目标,我市大力发展稻草加工产业,提高水稻秸秆利用价值,解决水稻秸秆利用难题。目前,已培育稻草收储加工企业组织28家,其中万吨以上稻草收储加工企业2家,注册“草变宝”“暖意绵绵”等秸秆制品商标,生产的草纤维、草棒、草帘等制品远销云南、广西、新疆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我们用稻草、玉米秸秆加工成的草支垫,在铁路运输中主要起到防滑加固的作用,能够增加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很受周边铁路和钢铁企业的欢迎。”濮阳县徐镇镇会更稻草加工合作社负责人周会更说。
同时,我市把发展秸秆生物质燃料作为农业供热、农村供暖的利用方向,以具备生物质锅炉、灶具和成型燃料全链条产业的绿探能源公司为龙头,加强技术创新,探索运行模式,引导发展秸秆生物质燃料为农业园区生产供热、为乡村公共设施冬季供暖等。目前,秸秆生物质燃料供暖已在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领域进行推广,起到了降碳减污和节支增效作用。
我市还深入落实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加快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基材料,培育了宏业集团、青源天仁等一批生物质利用龙头企业。目前,已成功突破秸秆制糖制乳酸、丙交酯合成聚乳酸等关键核心技术,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已形成“玉米淀粉/秸秆-葡萄糖-L乳酸-聚乳酸-改性材料及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条。
培育市场主体 打造收储运体系
提升秸秆的利用率,首先要解决秸秆的收集问题。近年来,我市秸秆收储运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收储中心(公司)+收储网点(存储点)”的运行模式,一些收储网点发展成收储加工一体的规模化秸秆收储加工企业,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位于清丰县柳格镇的濮阳皖侬农业有限公司,是该县2023年10月从安徽引进的一家集秸秆收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企业。10月18日,记者一走进该公司大院,停放的搂草机、打捆机、运输车等各种回收设备就映入眼帘。一个个秸秆卷被整整齐齐地码放成垛,成百上千的秸秆垛连成一片,十分壮观。“今年,我们在柳格、双庙、固城、纸房等乡镇设立了收储点,每个乡镇的收储点都不低于4个,鼓励群众直接将秸秆送过去,公司按照每吨50元价格给予补助。同时,我们免费对大面积种植玉米等作物的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开展社会化服务,初步建立收、购、服‘三位一体’的收集模式。”该公司董事长周建成介绍,截至目前,公司今年秋收共回收秸秆5.4万吨,并分类进行加工,除在本地利用一些之外,还销往山东、安徽、江苏等多个省份。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企四级联动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在全县设立县级收储中心不低于4个,并在每个乡镇至少设立4个收储点,两三个村之间再设立1个临时收储堆放点,散户群众可将田间地头的农作物秸秆拉运至临时堆放点,由公司统一安排车辆,将秸秆转运至公司堆放场地,确保秸秆收储工作有序进行。”周建成说。
目前,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4 %。通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疏通了秸秆禁烧的“堵点”,也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源头”,真正让“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