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动力与自信?这可能是因为父母吝啬于给予他们真诚的赞美。
在孩子努力奋进的征途中,他们渴望得到认可与鼓励。然而,许多父母总是聚焦于孩子的不足与错误,而忽略了他们的闪光点与努力。孩子费尽心思画了一幅画,满心期待地展示给父母,得到的却是 “这画的什么呀,颜色搭配一点都不协调”;孩子经过刻苦练习,在一次体育比赛中取得了进步,父母却只是平淡地说 “还行吧,不过离第一名还差远了”。这种缺乏赞美的回应,如同阴霾笼罩着孩子幼小的心灵。
父母啊,常常在不经意间用严苛的眼光审视孩子,却未意识到赞美如同阳光雨露,能滋养孩子的心田。就像孩子精心搭建了一座积木城堡,父母的一句赞美会让他们成就感爆棚,而一句贬低则会让他们瞬间沮丧。谁让孩子在成长中渐渐失去热情与自信呢?不就是那些不懂得用赞美去激励孩子的父母吗?
所以说,教育的智慧在于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慷慨的赞美为他们点亮成长之路,让他们在温暖与鼓励中奋勇前行。
01 吝啬赞美:自信的 “减速器”
家长们常常不自觉地陷入吝啬赞美的误区。孩子在学校考试成绩有了些许提高,从及格边缘上升到了中等水平,本以为会得到父母的表扬,可父母却只是说 “别骄傲,还有很多人比你考得好”。
在孩子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品德表现等各个方面,这种吝啬赞美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孩子在学习新技能时,如弹钢琴,刚开始弹奏得并不流畅,但一直在努力进步,若此时父母没有给予赞美,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被看到,从而失去继续练习的动力。
比如,孩子主动帮父母做家务,累得满头大汗,满心期待着父母的夸奖,可父母却只是认为这是孩子应该做的,没有任何表示。
若干年后,当孩子变得自卑怯懦,做事总是畏首畏尾,缺乏主动性时,父母才会追悔莫及,意识到曾经那些未出口的赞美是多么珍贵。
于是有了这样的画面:一位家长总是批评孩子在数学方面不够聪明,即使孩子在数学竞赛中获得了奖项,家长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 “这次是运气好,下次不一定能行”。久而久之,孩子对数学的兴趣锐减,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也变得消极被动。
家长困惑地问:“我只是不想让他骄傲,怎么会这样呢?” 殊不知,吝啬赞美正在一点点磨灭孩子的自信。
02 真诚赞美:激发无限潜能
当父母学会真诚地赞美孩子时,就如同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
赞美要具体且及时,比如孩子写了一篇作文,父母可以说 “宝贝,你这篇作文的描写非常生动,特别是对人物心理的刻画,让妈妈仿佛身临其境,你真的很有写作天赋”。这样具体的赞美会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从而更有动力去发扬。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孩子的一个小创意,还是一次友善的举动,都值得父母去赞美。例如,孩子想出了一个独特的游戏玩法,父母可以说 “你这个想法太有创意了,真聪明”。
于是有了这样的情景:孩子在参加学校的手工制作活动时,原本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想要放弃。但父母发现了孩子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及时给予赞美 “你看你这个小装饰做得多精致呀,整个作品因为它变得更出色了”。孩子受到鼓舞,重新振作,最终完成了一件精美的手工作品,并且在之后的手工制作中表现得越来越出色。
孩子也因此变得更加自信,敢于尝试新的事物,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
03 适度赞美:塑造健全人格
赞美也要讲究适度,避免过度赞美导致孩子骄傲自满。父母要在肯定孩子的同时,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成绩与不足。
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可以说 “你这次考得很棒,这是你努力学习的结果。不过,我们也要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提高哦”。这样既能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又能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在孩子面对失败时,赞美也不能缺席。比如孩子在比赛中失利,父母可以说 “虽然这次比赛输了,但是你在比赛中的坚持和拼搏精神让我们非常敬佩,你已经很棒了”。
于是有了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参加演讲比赛失利后,心情低落。父母赞美了孩子在演讲过程中的台风和表达清晰的优点,同时鼓励孩子分析不足之处,下次争取更好。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正确看待了失败,并且更加努力地练习演讲。
所以事实上,教育孩子善用赞美的秘诀在于真诚、具体、适度。
父母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 观念转变:认识到赞美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 真诚表达:给予孩子具体且真诚的赞美。
- 把握尺度:做到适度赞美,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己。
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与技能,更是用赞美去塑造孩子积极向上、自信健全的人格。
由此可见,你的赞美,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璀璨星光。面对孩子的成长,父母若能巧妙运用赞美,就能让孩子在星光的照耀下,充满自信地追逐梦想,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