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欧联杯决赛,曼联是以0:1败给了热刺,彻底宣告本赛季失败。比赛结束之后,有关阿莫林执教能力的问题再一次被摆上台面。
很多球迷很愤怒,说为什么曼联要选择阿莫林?之前有那么多好的教练,为什么都没有合适的人选来球队执教?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可能得从克洛普拒绝曼联的邀请开始。
在没有执教利物浦之前,克洛普实际上是有为曼联效力机会的,当时他是面试了多家俱乐部,曼联也是其中之一。

不过在考察了好几家球队以后,他觉得红军利物浦适合自己,最终来到安菲尔德,成为这里的一份子。
对于这个决定,克洛普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自己不选择曼联,主要是这支球队的建队理念、文化不符合我的期待,不像是一支足球俱乐部,更像做生意的,商业气息味道太浓,很难让人感觉有长久稳定的状态。
无独有偶,后来曼联邀请齐达内来球队执教,也遭遇了拒绝。
与克洛普不同,齐达内拒绝曼联执教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法国国家队还有家庭的因素,目前齐达内是有意想在国家队当教练。在皇马他已经取得了成功,他也把目光放在了其它方面。
不过谈到曼联,齐达内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他说来曼联执教会很有风险,这些年感觉曼联不是太稳定,不管是高层还是球员方面,都有很大问题,不是很适合自己。
或许是考虑未来会存在困境,齐达内也是委婉回拒了这份邀约。
我想对于齐达内这番话也可以这么理解,他不是不想来曼联,内心可能也感到不安,于是他才不愿意来。
通过这些事例大家也会发现,其实曼联在选择教练上面,真的没有太多吸引力。原来会有,弗格森时代遗留下来的资产会有许多教练愿意前来。
时至今日,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换了老板还有高层,球队还没有稳定,那些大牌有名气的教练一个都不想来。

能来的,也就只有滕哈赫、阿莫林这些“想要挑战”的新生教练。
在阿贾克斯、葡萄牙体育这些地方,球队曝光度有限,来到豪门会有更多关注,他们也希望来到高水平的舞台来证明自己。
为了获得成功,他们也是准备搏一把,看能不能率领低迷的曼联振作起来。
然而风险与机遇并存,来到一支有问题的球队固然会有机会成功,可是与之伴随的就会是执教的压力。
豪门球队可不像其他球队,曝光度、流量都在那里,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大家掌握。

踢得好,别人会把你吹上天;踢得不好,那就会极尽挖苦,恨不得把你踩在脚下,昔日的辉煌会忽略不计。
短短半年多时间,阿莫林就经历了人生中的过山车。之前风评有多么好,现在就有多惨,替他说话的人一个也没有了。
阿莫林有错吗?也没有太多,错的可能就是在不恰当的时机来到了这支球队,而他成为了球队成绩不佳的替罪羊。
要说曼联为什么会经历这么多年的低谷期,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直到现在也还没有“摸清球队的建队文化”到底是在哪里。
要论换帅,阿森纳也不见得比曼联多好。温格离开,他们也迎来过阵痛期,球队也是差一点滑落。
好在阿森纳比较务实,从高层再到管理会比较专业,引进阿尔特塔当球队主教练,球队是度过了温格离开的混乱阶段。
虽然我们屡次调侃阿森纳没有夺冠,但是多年英超亚军,还有欧冠打进四强,这些表现就足以让曼联汗颜。
成绩上阿森纳是比曼联稳定,财政、管理方面也要健康许多。

反观曼联这边,问题一大堆。教练换了一个又一个,来来回回就没有稳定的人选。管理层也是心猿意马,从来没想过怎么运营好球队,留下一堆烂摊子。
等到拉特克利夫上台,球队内部又面临裁员、控制成本的做法,正在为之前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买单。
病入膏肓形容他们也不为过,如今曼联就像病重在床的患者一样,起不了身,需要手术才能重获生机。
经历这赛季的失利,对于阿莫林我觉得还是需要耐心。赛季中途到来,他的确没有太多施展抱负的空间。既没有适合自己的球员,也不熟悉新的环境,失败在所难免。
再给他一个赛季看一看吧,下赛季的成绩才能看出他的能力。
球队的目标,还是得脚踏实地,先从联赛稳定开始。进入欧战提升战斗力,建立自己的踢球理念,给个几年时间走出低谷,再来谈夺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