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申东
11月10日,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店子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内,种植户李平正带领村民们采收白芨,翻挖、去土、分拣……现场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白芨生长周期3至4年,2021年我们种的第一批白芨,今年大丰收!”李平介绍。与传统农作物相比,中药材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据了解,今年白芨市场价格每斤10元左右,亩产值预计达4万余元。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近年来,该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基地13处,建成庙岭、穆营中药材加工车间,形成药王庙等中药材市场,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1.6万余亩,让群众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和分红股金“一地生三金”的同时,拓展了村集体增收渠道。
目前,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淅川县已初步形成科学化育苗、标准化种植、规模化仓储、订单化收购的全链条产业发展格局。全县中药材种植品种60余个,培育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大户等经营实体80余家,近3万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发展,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来源:《 河南商报 》( 2024年11月13日 第 A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