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一)
豫见中牟
2024-10-17 15:39:02
    
       西蜀眉山境内,有一条岷江的支流,名为玻璃江。此江"江水绿如蓝"。江边不远处有座老宅,莲叶田田,竹林幽深。公元1037年1日8日,一个小男婴呱呱落地。这个名苏轼,字子瞻的男孩将开始他不羁、坎坷的人生。更多人所记住的是:苏东坡! 

       苏东坡家教严明,父亲苏洵的引导很是严格有方,苏东坡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再加上母亲果敢贤惠,苏家二兄弟才华横溢。公元1055年,苏家父子三人进京赶考。嘉佑六年七月,制举考试举行,苏家兄弟皆受到仁宗赏识,跨入仕途。 为此,苏东坡鸿鹄志,寒窗苦,准备了十余年。 

      熙宁二年的春天,苏家兄弟守丧期满,重回京城。而京城的椅子上,已换了主人--神宗。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变法开始,朝延党派分为变法派和保守派,而苏东坡站到了保守派的队伍里。 

     王安石变法本为了奋刚建立威,但因为仓促,变法结果与最初幻想有着云泥之别。因此,苏东坡求见神宗,理性指出变法得失,句句见血。然而,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给他带来流放甚至杀身之祸。但他仍"以蝼蚁之命,试雷霆之威。因为, 若不直言不讳,他便不是苏东坡。 

      熙宁四年七月,苏东坡到杭州做通判。在那,苏东坡疏通六井接待外邦,为一些囚犯求情。同样苏东坡在密州任职时,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开设了一家福利院, 给养不起孩的父母补帖,筑堤坝。苏东坡,能在朝上言,能在朝下恪尽职守,为国为民,而朝廷虎狼皆争。 

       文字成为了苏东坡的软肋,一份份检举状送到皇帝面前,皇帝信了。御史们连夜出京,他们精心铸造的"莫须有"之箭,终于可以精准射向苏东坡了。这,便是"鸟台诗案”。关押苏东坡的牢房,像一口百尺深井,在里面一举一动都会触及四壁,只有头顶漏下幽幽天光。 曾一举震文坛的苏东坡,如今忍受着御史们通宵的辱骂。此时,他心神俱损。 

      十月中旬,案情有了转机。苏东坡与苏迈之间有"杀头鱼"之约定。怎料苏迈有次因出城借钱,便托一亲戚送饭。可这亲戚恰好送去一条鱼。 霜气凄凄,冷身彻骨,一灯如豆, 四壁昏昏。苏东坡枯坐在狱中,哀意浩荡,仰天长叹后,写下两首绝命诗,托人寄给子由。"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此诗辗转到皇帝手中,皇帝被触动了。 范镇、张方平、吴充、章惇、王安石纷纷上表求情。最后,太皇太后曹氏为救苏东坡助了有力的一臂。 病榻上的太皇太后忘不了当年仁宗遇到苏家兄弟的欣喜, 

      除夕,苏东坡出狱。而他,又将到何去何从,且听下回分解。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