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的阿勒泰》:极具原生态和生命力的文字丨四月带你读书
四月带你读书
2024-10-22 08:00:00

前段时间,由李娟创作的同名散文集改编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火了,它讲述了生长在阿勒泰的汉族少女李文秀在大城市追求文学梦想失败后,被迫回到老家与开小卖部的母亲张凤侠相依为命的故事。在结识哈萨克少年巴太之后,文秀渐渐发现了当地之美,以及与当地人的相处让她逐渐爱上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我的阿勒泰》电视剧海报

要知道,散文的影视改编并非易事。《我的阿勒泰》在国产剧中首开先河,尝试以较为清晰的人物关系与故事逻辑连缀起散落在《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等多本散文集中的生活片段。该剧以一家三代汉族女性在少数民族地区经营杂货铺为切口,将青春爱情、代际冲突、新旧碰撞等线索嵌入令人神往的北疆风物中,建构了一则当代社会的疗愈性文本。

这部剧的爆火也让处在象牙塔上的原著作者李娟及她的文学作品映入了公众的眼帘。

有书评人说,李娟的散文作品所呈现的生活足够“原生态”。或者说,“原生态”是李娟散文的一大特色,比如在《我的阿勒泰》中,她书写了自己和母亲及高龄的外婆随牧民迁徙、流动的日常:开杂货铺,当小裁缝,去大山深处采野生木耳;春天草原上鼓胀的帐篷,夏季牧场上喧嚣盛大的弹唱会,人冬后瓷实的迢迢雪路 ……戈壁、草原、森林、雪山、骏马和牧人,李娟用细腻而明亮的文字展现了游牧民族在边地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那么今天,就和四月一起,去赏读李娟的成名之作《我的阿勒泰》。

李娟(左)与董宇辉(右)

李娟于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长在四川。八九岁时,李娟就渴望成为作家。曾有过一段在阿勒泰山区跟着母亲做裁缝、卖小百货,与牧民一起转场的短暂经历。此后她曾到乌鲁木齐打工,做了一年多流水线工人。

《我的阿勒泰》是李娟1998-2009年来创作的散文合集。全书分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辑,记录了李娟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点滴滴。第一辑阿勒泰文字(2007-2009),记录了作者在喀吾图和阿克哈拉村细碎坚忍的生活画面;第二辑角落(2002-2006),原生态书写了李娟和母亲及高龄的外婆随牧民迁徙、流动的日常;第三辑九篇雪(1998-2001)讲述了作者高中缀学后一段与家人在阿尔泰深山跟随游牧的哈萨克民族转场开杂货店的经历。作品风格清新明快,展示了游牧民族在边疆的丰富生活画面,保持了纯粹的质感,真实地呈现了疆北的风土人情,充溢着朴素而清新的氛围。

由于这部作品是一部散文合集,每篇文章关联度不大,因此四月选取其中一些片段和文字,供大家品读,若有兴趣,可以阅读原著。今天四月选取的是《我的阿勒泰》中的一篇文章《木耳》。

木耳

李娟

森林里的野生木耳

阿勒泰连绵起伏的群山背阴面有成片浩荡的森林,那里安静、绝美、携着秘密。木耳一排排半透明地立在伏倒的树木上,它们是森林里最神秘最敏感的耳朵,总是会比你先听到什么,更多地知道些什么,却不为你所了解。

那时候,知道这山里有木耳的,还只是很少的几个人,采回家也只是自己尝尝鲜而已。而我妈却想靠它发财。

我妈一心想找到那野生的木耳。她爬山峰,下深谷,出去得一天比一天早,回来得一天比一天晚。每天回来,头发乱糟糟的,疲惫与失望折磨着她。终于,有一天,她从森林里回来,拿着一根小树枝。树枝的梢头结着指头大的一小团褐色的,嫩嫩软软的小东西。像一个混混沌沌、灵智未开的小精灵。那就是木耳。

从我妈找回第一朵木耳开始,生活中开始有了飞翔与畅游的内容,也有了无数次的坠落和窒息。

当晾干的木耳攒够了六公斤时(平均九公斤湿的才能出一公斤干货),我们把它们仔细地包装好。我妈提着装着木耳的箱子,搭上一辆运木头的卡车去了山下。那天半夜时分,我妈才回来,她兴奋地告诉我们,在山下小镇,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想买木耳作为礼品,他把六公斤木耳全买了,八十块钱一公斤!这远远比我们靠小店做生意赚得多,我妈高兴得直想飞回来。那个夏天真是漫长,我不知道究竟弄了多少木耳。每次我妈下山,想要的人便闻讯而至,简直跟抢一样。我们就顺势把木耳涨到了一百块钱一公斤。

渐渐地,有一些人也开始采木耳卖木耳了。采木耳的队伍悄然扩大。采过木耳的痕迹,满山遍野都是。木耳生长的速度极快,尤其在下过雨后。但采木耳的人一多,它就赶不上采摘的速度了。木耳明显地少了,于是除了采木耳以外,人们又挖党参,挖虫草。只要是能卖到钱的都挖,山脚下,森林边狼藉一片。秋天下山时,木耳已卖到一百八十块钱。刚入冬,又涨到两百块钱整。

这时,木耳的用处已不是用来吃了,而是作为礼品和一种时髦的,用来消遣的东西,被用来进行着秘密地交流,最终流传到一个本来与木耳没有任何关系的地方。

又一年春天来临,木耳的世界疯狂到了极限。远在宁夏甘肃的人也涌来了,山下的人爆满,像蝗虫一样,到处都是,他们靠着破旧的行李露宿在河边那片废墟里;还来了铁匠,专门给大家打制挖野货时要用的工具,炉火熊熊,贪婪地吞噬着早春的空气。进山的那两天,所有人背着铺盖行李,提着面粉粮油,扛着铁锹木铲,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向北走,进山,进山,对木耳狂热的渴望照亮了他们暗黑疲惫的脸……而来订购木耳的人把价出到了五百块钱。

我们真有点怕了,我对我妈说:“今年我们还去弄吗?”

她也怕了,但她想了又想,说:“不弄的话怎么办呢,你看我一天天老了,我们怎么生活……”

那么我们过去又是怎么生活的呢?那些没有木耳的日子,没有希望又胜似有无穷希望的日子,那些简单的、平和喜悦的日子,不是生活吗?我们几乎都要忘了,忘了森林里除木耳之外的那些更多更广阔更令人惊喜的一切……

就在那一年,像是几年前突然出现一样,木耳突然消失了,像是从来就没有过一样地没有了……森林里曾有过木耳的地方都梦一样空着,真的什么也找不到了……大风吹过山谷,森林发出巨大的轰鸣。天空的蓝是空空的蓝,大地的绿是空空的绿。木耳没有了,森林里的每一棵伏倒的树木再也不必承受什么了,它们倒在森林里,又像是漂浮在森林里。

我觉得那一年的每一个人都在哭。木耳再也没有了……其实,我们对木耳的了解是多么不够啊!

那一天我一个人进山,走了很远,看到前面有人,那是我妈,她还在找。远远地就看到她的附近有一朵木耳,整个世界最后的一朵,静静地生长着,但是她没有发现。我站在那里,看着她很久很久,直到看着她失望地离去。

赏析

李娟

《木耳》这篇文章讲述了李娟和她的母亲在阿勒泰地区采木耳的经历。这篇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存的艰辛和环境的变迁。

文章中,李娟描述了木耳的生长环境:“在阿勒泰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在群山背阴面浩浩荡荡的森林里,深暗、阴潮、粘稠。森林深处,凡有生命的东西,都甘心遁身于阴影之中,安静、绝美、寂寞,携着秘密,屏着呼吸……”

木耳的出现,对于李娟和她的母亲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生活的希望。她们在森林中寻找木耳,经历了种种艰辛:“她出去得一天比一天早,回来得一天比一天晚。每当她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无论有没有收获到木耳,无论收获得多还是少,我都觉得她要比昨天——甚至要比早上出门时变得有些不一样了,像是又离我们远了一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采木耳的行列,这不仅导致了木耳资源的枯竭,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人们疯狂采挖木耳,不惜破坏草场。”这种行为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包括草场植被的破坏和牲畜的瘟疫。

《木耳》这篇文章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在生存压力下,人们往往会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它也揭示了社会变迁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个人和社区带来的挑战。

木耳的消失,虽然在当时看来是巨大的变化,但最终也会被接受,成为常态。这种对变化的接受和适应,反映了人类面对自然和生活变迁时的无力感和适应性。

李娟的这些描述,不仅仅是对一个简单事件的叙述,更是对人性、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反思。她通过木耳的消失,探讨了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这种结尾方式,既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也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

以上就是本期四月带你读书的全部内容,喜欢的话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您的支持是四月最大的创作动力,感谢!#创作挑战赛五期顶端秋日创作季##顶端秋日创作季#

#双星计划2周年##新星计划5期#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