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西工区进一步深化防汛抗旱工作改革成果,坚持“早”字为先,全方面、多链条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
机制体系早落实。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及时调整区防指组成人员和领导防汛责任分工,并在区政府官网网站公示区、街道、社区三级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围绕省、市防减救委防汛救灾应急指挥体系方案,进一步健全全区应急指挥体系。
风险隐患早处置。经开区、各办事处、区防指相关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对本属地、本行业领域开展汛前自查,并对全区重要堤防、在建工程、涵洞、隧道、积水点等重点区域的安全度汛措施进行重点检查。共摸排梳理出区级重点风险隐患46处,通过建立“问题、任务、责任”整改清单、印发工作提示函等,均在汛前完成整改工作。
队伍组建早准备。结合辖区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变动情况及时统计更新,组建区级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10支399人、办事处级应急救援队伍10支216人、社区级应急救援队伍67支749人,共计87支1364人。同时,建立与铁军救援队、雷霆救援队、中石化救援队和武装部基干民兵抗洪抢险队伍等的联勤联动机制,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物资储备早优化。完善西工区防汛物资储备体系,实行区级总储、重点委局分储、办事处设库、社区设点、辖区企事业单位自储的物资储备模式,全区共有各级各类物资储备库(点)200处,储存各类防汛物资50余类15万余件。同时结合洛阳市基层防灾能力提升项目下拨给西工区的四大类18种711件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区安防办按照行业部门和属地街道需求,共计下拨4个委局、9办事处四类16种700余件防汛物资,有效缓解了相关单位应急抢险物资短缺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