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传金为您分享的第794篇文章,本文共1526字,阅读约需5分钟
近日,2024年河南省再融资专项债券(十一期)完成招标,“24 河南债66”发行规模达318.169亿元,期限10年,票面利率2.26%,专项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继11月8日,国家财政部正式公布6万亿化债方案之后,河南率先采取了行动。
公开信息显示,全国相继实施化债方案的省份与城市还有江苏、贵州、青岛、大连等地也展开行动。
显见,一场声势浩大的化债行动就此将全国铺开。这对于隐形负债规模庞大的地方财政而言,不啻为一场“及时雨“,地方债务压力山大,至少从明面看到,不少地方工资拖欠已成普遍现象。
现在市场更应关心的是,当持续化债修复了政府信用之后,拥有了新腾挪财政空间之后,河南如何在经济转型期更加高效地集中有限的财政资源培育支持新的生产力,就成为一道更加紧迫的课题。
追根溯源,地方财政的隐性债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除了地方经济收入入不敷出之外,过度举债加杠杆发展导致债台高筑是一大成因,这与当下的竞争发展机制有关,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有动力借钱搞项目。
在地产财政失速之后,地方财政“窘态毕现”,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中央财政作为最后的“担保人“,不得不出手相救。
这次6万亿化债,中央财政采取以低息的商业债券的方式替换地方财政的高息债务,其实质是推动地方政府以“去杠杆“的方式实现自救(所谓”自救“也不过是把短债换成长债,把高息换成低息,债务本身并没有消失),在避免地方政府因债务压力陷入“债务危机”的同时,从而为地方财政注入流动性,部分修复地方财政的信用,为打开财政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
现在的发展课题是,是延续过往的财政支出方式获取增量发展,还是转型财政支出方式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
政府也是理性人,在中央政策的统一指导下,地方经济转型已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共识,问题在于在如何支持新质生产力培育上,仍然会存在财政支出方式上的惯性思维与路径依赖。河南也不会例外。
当然,从当下的地方财政状况看,河南地方财政“保吃饭”之余真正支持发展的资金是有限的。不过,有限的地方财政资金在支持发展上却具有清晰的导向,它体现着地方政府新的发展观。
近年来,地方政府资金以产业基金的方式支持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是清晰的,但仍然不是共识。11月18日,一个最新的案例是,郑州市成立了一支战新产业母基金,规模为50亿元。不管实际出资多少,至少体现了政府的产业导向用意,为市场化资本提供了新的投资逻辑。
这种依靠市场化方式支持产业发展的财政支付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它不仅体现了政策引导的诉求,而且是能够借助市场化力量寻找到新兴产业中最具投资价值的标的,具有清晰的市场价值筛选功能,能够有效识别出高创新力与高经营效率的市场主体,从而引导郑州战新产业发展。
笔者认为,这种市场化的财政支出方式才有机会在支持产业发展的同时,还有可能培育新的财政收入方式——股权财政(合肥、深圳走在全国前列)。
然而,这显然并不是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方式上的共同选择,甚至也不是职能部门扶持产业发展的共识。现在一些职能部门在为企业发放政策奖补时,仍然采取的是“撒胡椒面”的方式,不能起到奖优罚劣的作用,而且还正成为培育官商勾结的“发酵皿”(甚至滋生一批专吃政策奖补的市场主体)。
因此,在集中有限的财政资源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河南地方政府要改变过往的财政支出方式,真正把有限的财政资源集中起来,支持拥有地方优势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转型,挖掘新的产业竞争力,从而培育并实现可持续的财政收入,为地主政府续债发展提供新的血液。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均属原创,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政经视点。投稿及商务合作请留言微信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