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少时读过的古诗词#
视频音频剪辑素材来自 #坤生王子#
少年时读苏轼,从了解到敬佩,从敬佩到感慨,伴着成长、伴着阅历的增长,诗人的形象逐渐高大。相信每个人对苏轼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和诗词,对诗人有逐渐的了解,少年时先读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印象最深的反而是这首《定风波》,为他的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而折服。
苏轼的《定风波》展现出其豁达超脱的心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无畏的氛围。风雨穿林打叶,象征着人生的挫折与磨难,而苏轼却“莫听”,这是一种对困境的超脱。他不被外界的恶劣环境所干扰,反而悠然“吟啸且徐行”,将风雨中的行走变成了一种潇洒的姿态。这种姿态并非故作轻松,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坦然。“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竹杖芒鞋本是简陋之物,却在他眼中比骑马还轻松。这里体现出苏轼对物质的看淡,不追求外在的奢华与安逸。“谁怕?”这一设问,语气强烈,是对困难的蔑视。“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是一种对命运的接受与豁达。无论风雨多大,他都能以一件蓑衣应对,这是一种将人生起伏都视作平常的胸怀。
词的下阕更是韵味深长。“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春风料峭,带着寒意,但此时的寒冷已无法影响他的心境。而那山头斜照的出现,恰似人生中的希望与转机。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温暖的阳光更显珍贵。“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望去,曾经的风雨之地已不足为惧,因为在他心中,风雨与晴天并无差别。这种心境超越了世俗对得失、顺逆的评判,达到了一种宠辱不惊的境界。苏轼在《定风波》中展现出的人生态度,如同黑暗中的明灯,为后世在困境中徘徊的人们指引方向,要以一颗豁达的心去拥抱人生的各种境遇。
#诗意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