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俄狄浦斯情结
第一心理
2024-10-24 19:19:01

俄狄浦斯情结,指孩子对异性父母的渴望和对同性父母的嫉妒和愤怒。

这个概念最初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他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的。

简单来说,一个男孩觉得他在与父亲争夺母亲的关爱,而一个女孩则觉得她在与母亲争夺父亲的感情。

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孩子们将他们的同性父母视为竞争对手。

弗洛伊德在他1899年出版的《梦的解析》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直到1910年他才正式开始使用俄狄浦斯情结一词。

随着他继续研究他的性心理发展理论,这个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

弗洛伊德以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的角色命名了这个理论,他不小心杀死了他的父亲并娶了他的母亲。

在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一出生就被遗弃,因此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谁。直到他杀死了父亲并娶了母亲后,他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

狄浦斯情结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俄狄浦斯情结是指孩子渴望与异性父母发生关系,尤其是男孩对母亲的关注。

这种欲望通过压抑被认为是无意识的,但弗洛伊德认为它仍然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并在成长中发挥了作用。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儿童会经历一系列的性心理发展阶段

在每个阶段,潜意识都集中在与身体某个区域相关的快乐上。这些阶段是:

口唇期:从出生到18个月

肛门期:从18个月到3岁

性器期:三到五岁

潜伏期:5 至 12 岁

生殖期:从12岁到成年

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在性心理发育的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还认为,成功完成这一阶段对同性父母的认同,最后会演变发展到成熟的性别认同。

在这个发展阶段,弗洛伊德认为孩子对异性父母产生了性吸引力,对同性父母产生了敌意。

俄狄浦斯情结发生在性心理发育的阶段,在三到五岁之间,是形成性别认同的重要阶段。

俄狄浦斯情结的迹象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孩子都会经历这个过程,这是发育的正常部分。孩子正在经历俄狄浦斯情结的一些迹象包括:

过度依恋父母一方

对父母一方的执着

对另一方父母的敌意

父母一方的嫉妒

父母一方的占有欲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从事的许多行为实际上是这种情结的结果。孩子可能表现出的行为示例包括:

对敌对的父母表现出愤怒或敌意

当敌对的父母向自己喜爱的父母表达爱意时,变得生气或嫉妒

表明他们想嫁给喜爱的父母

试图引起喜爱的父母的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孩子和父母之间发生的每一次冲突都是由俄狄浦斯情结引起的。

伊莱克特拉综合体

女孩的类似阶段被称为伊莱克特拉情结,在这种情结中,女孩对父亲感到渴望,对母亲嫉妒。

“伊莱克特拉复合体”一词是由卡尔·荣格(Carl Jung)引入的,用于描述这种情结如何在女孩身上表现出来。

狄浦斯情结是如何解决的?

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的每个阶段,儿童都面临着必须解决的发展冲突,以形成健康的成人人格。

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健康身份的成年人,孩子必须认同同性父母,以解决阶段的冲突。

那么,孩子如何解决俄狄浦斯情结呢?

弗洛伊德认为,虽然原始本我想要消灭父亲,但更现实的自我知道父亲要强大得多

此外,男孩对父亲也有积极的依恋。

本性是能量的原始来源,它试图立即满足所有无意识的冲动。

自我是人格的一部分,它是为了在身份的冲动和现实的要求之间进行调解而出现的。

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一个男孩然后经历了他所谓的阉割焦虑,这是对字面的恐惧。

弗洛伊德认为,当孩子意识到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身体差异时,他会认为导致差异的原因是因为被切除了,他的父亲也会阉割他作为渴望母亲的惩罚。

为了解决冲突,被称为识别的防御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正是在这一点上,超我形成了。

超我成为一种内在的道德权威,一种父亲形象的内化,努力压制本我的冲动,使自我按照这些理想主义的标准行事。

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弗洛伊德解释说,孩子的超我保留了孩子父亲的性格,然后俄狄浦斯情结的强烈情感被压抑。

包括社会规范、宗教教义和其他文化影响在内的外部影响有助于压制俄狄浦斯情结。

正是由此,孩子的良心出现了,或者说是非的整体感觉出现了。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弗洛伊德还认为,这些被压抑的感觉也可能导致无意识的内疚感。

虽然这种内疚感可能不会被明显地感觉到,但它仍然可以对个人的有意识行为产生影响。

果俄狄浦斯情结没有解决怎么办?

就像当其他性心理阶段的冲突没有得到解决时,就会导致他的心态会在那个发展阶段固定。

弗洛伊德认为,不处理这种冲突的男孩会变得对得到母亲相当执着,女孩对父亲也一样。

当有人说一个人有俄狄浦斯情结时,它通常描述了成年后对异性父母的不健康的依恋或依赖。

一个不被解决的俄狄浦斯情结可能会导致成人的恋爱关系不成熟,以及与同性竞争的冲突。

其他解释

俄狄浦斯情结是真的吗?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他那个时代是有争议的,今天仍然有争议、批评和没有被广泛接受。已经出现了其他理论来描述亲子依恋。

特别是依恋理论,为弗洛伊德所描述的许多行为提供了另一种解释。

这种解释是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和玛丽·安斯沃思 (Mary Ainsworth)提出的。

根据依恋理论,幼儿时期的情感纽带是安全和保障的来源。

由于这些与安全、保障和生存相关的早期依恋,孩子们可能会与父母一方建立更多的联系,或者表达对竞争对手父母的嫉妒。

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概念今天仍然备受争议,其他理论则通常更倾向于作为对儿童经历的一些依恋行为的解释。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扰乱正常生活的症状,请咨询儿科医生或心理健康专家。

他们可以评估这些症状,并提出可以帮助你的孩子的建议。

-The End -

作者-汤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