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红旗渠纪念馆
意外博物
2024-08-30 11:44:06

红旗渠纪念馆

红旗渠纪念馆坐落于豫、晋、冀三省交界处的林州市,始建于1973年,后经两次扩建,现运行红旗渠纪念馆于2014 年5月1日开馆,建筑面积6300余平方米,布展面积2950平方米。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传播红旗渠精神于一体的全面反映红旗渠建设历史的专题纪念馆。

红旗渠纪念馆展览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红旗引领,创造奇迹;英雄人民,太行丰碑;山河巨变,实现梦想;继往开来,精神永恒。展线长515米,通过采用空间环境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灯光艺术等手段展出珍贵历史照片320幅、实物1123件,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林州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苦战10年改造山河的壮举,突出表现红旗渠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光大的历史传承。

红旗渠纪念馆作为国内外游客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设祖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已累计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2019年9月,红旗渠建设者(集体)荣获“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2021年9月,红旗渠精神入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红旗渠纪念馆被中国侨联确认为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誓把山河重安排

林县(今林州)由于地质和气候的原因,导致当地非常的干旱缺水。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人相食5次。

千百年来林县人并没有停止过和水作斗争,与缺水的命运不屈地进行着持续的抗争。元代山西潞安知府李汉卿筹划修建了天平渠,明代林县知县谢思聪组织修建了谢公渠,但是这些工程也只解决了部分村庄的用水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缺水的状况。当时全县的耕地面积共有98.5万亩,但水浇地只有1.24万亩,粮食产量很低,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苦。

林县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府修建了抗日渠、爱民渠和荷花渠。1947年,任村区盘龙山村在村党组织领导下,从西山沟引山泉水入村。到新中国成立前,林州人民共修建了大小长短不等的18条引水渠。1949年林县全境解放,随后县政府又组织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1959年,先后修建了淇南渠、淇北渠、英雄渠、天桥渠等大型引水渠和要街、弓上、南谷洞三座中型水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困难的问题。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1959年,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境内的4条河流都断流干涸了,已经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见了底,山村群众又得远道取水吃。

经过多次讨论,要解决水的问题,必须寻找新的可靠的水源,修渠引水入林县。但是在林县境内没有这样的水源,县委把寻水的目光移向了林县境外,林县县委经过一年多的实地考察,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引漳入林”工程,决定引山西的漳河水入林县,修建纵观全县的引漳入林工程,彻底解决水对林县百姓的制约,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工程决定于1960年2月开工,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县只有150亩耕地、300万元储备金、28名水利技术人员。1960年3月6日到7日,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在盘阳村召开全体会议,会上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

1960年2月11日,正是农历的元宵节,黎明时分,人们从15个公社的山庄村寨出发,顶着寒风,踏着霜冻,扛着工具,背着行李,用小推车推着炊具,组成一支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向太行山进军。走在修渠大军最前面的是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紧跟其后的是县长李贵以及县委其他领导同志。当时分工杨贵负责工地前方,李贵负责工地的后勤保障工作,他们始终以上率下,以身作则。而且当时的领导干部坚持着五同的原则,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同学习,他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凌空除险

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红旗渠总干渠是修筑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上,可以说是“飞鸟不能驻足 ,猿猴难于攀援”。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工程指挥部很快决定成立由任羊成等12名勇士组成的除险队,逐一去除掉山上松动的悬石。当时,没有什么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任羊成他们每人揣了根粗绳,拎了把钢钎就下了崭。当地两位老汉见他们在70多丈高的鸻鹉崖上观察地形,要从那里下崭除险,大声嚷道:“这儿可使不得啊!那是见阎王的地方,上一个死一个!”任羊成不但没有退缩,他毅然带头下崭除险。他在悬崖峭壁间来回飞荡,多少次险些撞在石壁上,他都机智地荡开了。崖上的人为他揪心,崖下的人为他捏汗,可是他,却成功地除去了一块又一块悬石。

有一次,在虎口崖施工时,任羊成正在全力除险,很多碎石头从上面不停地掉下来,他躲避不及,有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不偏不倚,正砸在他的嘴上。顿时三颗牙齿横在嘴里,鲜血直流,疼痛难忍。他忍着剧痛,吐出牙齿,心想:“你砸你的,只要砸不死,我就干我的!”一想到崖下的民工还在等自己上工,任羊成又坚持工作了6个小时,直到下工时,才从悬崖上下来。

修建红旗渠的这些年,任羊成一直战斗在排险第一线。在梨树崖、老虎嘴、鸻鹉崖、小鬼脸等悬崖绝壁上,都留下了任羊成凌空除险的雄姿。他长年累月地在山崖间飞来荡去,腰部被绳子出一道道血痕,经常血肉模糊地粘在身上,连衣服也脱不下来。工地上便逐渐有了这样一句顺口溜:“除险英雄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

青年洞

青年洞位于红旗渠总干渠任村卢家拐村西牛岭山村,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原洞长616米,券砌洞脸后长度为623米,高5米,宽6.2米,纵坡为1/1500,设计流水量23立方米/秒,挖砌石方19800立方米,投工13万个,用款20.3万元。1960年2月由横水公社320名青年先行施工。是年11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暂时停工时,为早日将浊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坚持“宁愿苦战,不愿苦熬”,改由各公社挑选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继续施工。当时干部民工口粮很低,为了填饱肚子,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坚硬的石英岩一锤打下去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青年们面对这样艰难困境,创造了连环炮、瓦缸窑炮、三角炮、抬炮、立炮等新的爆破技术,使日进度由起初的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洞名。

       夺丰渡槽

红旗渠二干渠上的夺丰渡槽,是红旗渠干渠中最长的渡槽,全长415米,在建设渡槽时,需要上万立方米的石料,为了找到优质石料,建渠工地指挥部优中选优,在离工地2公里的山上找到了石料。根据当时的运输能力,光运输就需要三个月。为了赶工期,当时全民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大车小车齐出动,牲口驮,肩膀扛,小车推,马车拉,连孩子们放学也要捎块石头到工地,仅用一个月,就把上万方石料运到了施工现场。只用了125天,渡槽就建成了。50个孔眼构成的夺丰渡槽设计宏伟,堪称红旗渠上的建筑精品。当时毛主席的照片就放在施工现场,修渠劳模张买江说:“当时吃都吃不饱,修渠到半晌时已经饿的不行了,手软脚软,但是一扭头看到毛主席就在那里看着自己呢,就浑身充满了干劲。”可以说,毛泽东的思想教育了一代人指引了一代人、也激励了一代人。“紧跟毛主席就是胜利”,这应该是那代人坚实的精神支柱和精神食粮。那个时候每一个林县人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一定要为工程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见红旗渠的修成,是因为它最大化的体现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意愿。

修建红旗渠是改造自然的壮举,十年时间内,红旗渠工程共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2个渡槽,挖砌土石方1515万立方米,如果用这些土石方筑一条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把南疆的广州和北国的哈尔滨连接起来。

红旗渠通水庆典

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当百姓们看到奔腾咆哮的漳河水奔涌而至,他们热泪长流欢呼雀跃,口中高喊党给咱们送来的幸福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林县自此结束了干旱缺水的历史。

有了水,农林牧副大发展,林县人民开始了幸福的新生活。十年修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能工巧匠,80年代十万大军出太行,90年代返乡创业富太行,现在正吹响美太行号角,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了红绿蓝三色游。可以说红旗渠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人民的生存条件,而且带动和促进了全市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他为林州人民送来了一渠水、一渠粮、一渠棉、一渠油渠蜜和一渠幸福感与安全感,为林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