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河南省文化厅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在省会郑州的文化厅招待所,举办了河南省第一届戏剧导演培训班。
许昌是戏曲之乡,导演力量一向就强。就专区豫剧团来说,他们老资格的导演有刘德言、刘锡年、魏永章等;中青年代的有杜萍、李伟森、王秀英等。杜萍是郑州艺术学院导演科的毕业生,从事导演工作已经20年了。王秀英原是演员,因为嗓子出了问题,才改做导演的。
对省里举办的这个导演班,上面有名额规定,地区文化局也研究决定,派出了杜萍、王秀英以及京剧团的蔡根成参加。可任宏恩听到这个消息后,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就连忙去找文化局要求参加。
文化局长对他说:导演培训班,是培训导演的,咱是演员,没有必要去凑热闹。再说培训时间有半年,你是业务团长、又是主演,你不想想,你这一跳腿走了,要耽误多少工作?别说我们不想让你去,你就是问问地委的领导和观众,他们也不会答应呀!
文化局长说的是他们的决定,而且也是合情合理,可这还没有浇灭任宏恩心中的火焰,他为什么坚持要去?因为他已经意识到,表演理论的欠缺,是他最大的短板,已经困扰了他很久很久……
1962年,在新乡与长影《孔雀胆》剧组的座谈会上,当这些电影明星们,一讲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时候,人家是振振有词,充满自信,可自己像听天书一样,唯恐露馅。1964年,与河南豫剧院联合演出《人欢马叫》的时候,豫剧三团的刘凌,在剧中是徐富贵的扮演者,也是导演。他时不时地给任宏恩讲一些理论的东西,任宏恩饶有兴趣地听着,觉得自己的许多表演,竟然符合这些理论,却走了不少弯路。他认为自己不缺乏实践,如果能掌握了这些理论,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再者演员会导演,导演会演戏,不但不矛盾,而且也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相长的。他不想失去这个机会,就软磨烂缠说:“我又不是去弄别啥哩,我文化浅、没理论,老是觉得不自信,人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再提高提高,还不是为了咱许昌?!”
有时候的好话十筐,抵不住一句中的。正是这句“还不是为了咱许昌”的话,触动了文化局长的心灵,就当年上面想调他,首先是他不愿走这一点,就该放他一马。他一想到这里,不但脸上有了笑容,而且还给任宏恩倒了一杯热水。
这时候的一杯热水有寓意,就是想听听任宏恩怎么说。任宏恩滔滔不绝说:演员兼导演,省人又省力。《东风劲吹》《烛光》这两出戏,都是我演出导演的,就是因为我心里对导演没底气,才没有得到一等奖……
文化局长这时候,完全被任宏恩感动、说服了。他说的“我还得给刘部长汇报”,不过是一句套话,就等于放行了。现在关键是,超了指标,时间又紧,能不能报得上名……
被誉为是“朝阳沟之父”的豫剧三团团长杨兰春,是闻名全国的大导演,也是这次专业培训的负责人。他看见任宏恩来参加导演培训班,先是一惊,然后是大声“训斥说”:“任宏恩,你来干什么?乱弹琴,不务正业!”
杨兰春的这一吆喝,把报到处的人员都搞糊涂了,不知该不该接收他?可任宏恩这时候,心里是最清楚了,他知道这是父辈的杨兰春,对他的一种特别形式的关爱,他要是想拒绝,交待一下,避而不见就是了。
任宏恩回忆说,培训班填鸭式地讲课,是在赶课程。周佩榆的文艺理论,杨凝的表演理论,郭冬离……从艺术的起源、本质、功能、形式、内容、审美心理机制到表演美学等,每一个理论的出现,尽管都是第一次听说,但他基本都能听得懂。
任宏恩的文化水平是不高,但他的舞台实践太丰富、太优秀了,他用学得的理论来检验自己的舞台实践,基本上都找到了出处。学到的理论越多,包容进去的舞台实践越多。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心里是越来越亮堂,越来越踏实。任宏恩对斯坦尼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还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他强调体验,我的理解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他强调表演松弛,我的理解就是有了生活的底子,在舞台上就能放得开。斯坦尼拉夫斯基说白了,就是现实主义!”
培训班的“规定情景”一课,是专门邀请中央戏剧学院的李木铎教授来讲的。李木铎很会调动学员的情绪,他下面这一段话,就是再无精打采的学员,也会打起精神:
——来参加这个导演培训班的,大多都是演员出身,而我自己,也最喜欢给演员讲课。你们思想活跃,表情丰富,接受能力强,你们信不信?我从你们每个人的眼神就能看得出来,你们是否领会了我的讲课内容。
什么是规定情景?就是什么时代、什么事件、什么样的人物关系,都是规定死的。违背了、偏离了,就是错的、假的。任宏恩为此还举了个例子说,2010年,有个《牟氏庄园》的电视剧,是何文超、袁立、侯天来、张中演的。事情发生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说的是山东境内的牟氏庄园,内斗倾轧,由胜到衰的故事。其中有个情节,说河南有个难民到山东讨饭,难民们知道他是河南人,就让他唱段豫剧,他唱的是《花木兰》中的“刘大哥说话理太偏”,就违背了规定情景。因为剧中的故事,放生在20年代,而《花木兰》这个戏,是爱国艺人常香玉在50年代初期的抗美援朝时候唱红的,就是在20年代也有演出,不是当红的戏,也不符合难民的口味,也未必能张口即出,让人一看就是假的,而看着是小小的细节,输的可是老夲……
培训班最后还要求每个学员,来导演自己写出的小品。任宏恩创作导演的《谁也不知道》,不但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且还选入了上海戏剧学院的示范作品。
培训班在实习导演的课程中,因为有个学员在实习导演中,讽刺、挖苦了演员,被当成了典型事例。这个事对任宏恩的印象很深。让他认识到演员和导演,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演出前把演员的思想情绪培养好、调动好,让他自自然然地尽情绽放,那才是好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