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河南辉县市:“一站式”解纷新模式 让群众省心又暖心
辉县 融媒
2025-05-21 08:42:46

5月9日,辉县市南村镇王某将面“情系群众 排忧解难”的锦旗送到辉县市综治中心,感谢调解员郭珩对自己与孙某经济纠纷的关注,是调解员的倾心调解,才让这笔钱“有借才有还”

“这么快就拿到赔偿,幸亏有你们。”“要是没你们帮忙,我这闹心的事儿还不知道要跑多久了。”……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群众的心声。如今,“有矛盾纠纷,就找综治中心”这一理念在当地已逐渐深入人心,成为老百姓的共识。

进一扇门,解万般事。为了让人民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2024年以来,辉县市委政法委精心打造综治中心,通过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结合大数据赋能,高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带着矛盾而来,收获满意而归。

2024年,辉县市综治中心共接收各类调解案件682起,调解成功236起,动态调解成功率34.6%,有力地化解了矛盾纠纷,减轻了信访、诉讼等渠道的压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整合资源 打造“一站式”服务新平台

综治中心只是一个平台,解决老百姓利益诉求主要依靠各职能部门。要通过规范化建设,实现“综治中心搭台、入驻部门唱戏、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近日,辉县市综治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市民张先生(化名)手持一面印有"踏进调解室,走出和谐路"字样的锦旗,送到“山楂红”调解室王小凤手中,表达自己诚挚的谢意。由于家庭纠纷,张先生大儿子多年来未尽赡养义务,通过调解员王小凤的努力,大儿子第二天就将老人接到家中,多年的宿怨得到化解。

这是综治中心高效调解、便民惠民工作的一个缩影。综治中心的高效运作,离不开解纷力量的整合汇聚。2024年,辉县市综治中心坚持“一中心多用、多中心合一”,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力量,采用“常驻+轮驻”等方式进驻,借助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市场监管局、妇联、农业农村局等11家部门的精干力量,结合大数据赋能,让群众带着矛盾而来,收获满意而归。

除此之外,辉县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建制入驻,人民法院立案庭派专人入驻,新成立“六尺巷”调解工作室、警调对接工作室、劳动人事争议纠纷调解室、诉调对接工作室、访调对接工作室、山楂红婚姻家事调解室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室6个,聘请专兼职调解员20余名,实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联动联治工作机制,通过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为群众提供日常接访、劳动维权、纠纷调解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在功能设置上,辉县市综治中心按照“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健全机制、发挥作用”的工作思路,中心设有信访接待、多元调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司法公证等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类似“全科医院”的矛盾纠纷化解综合平台,按照“受理”“流转”“办理”“反馈”4个环节开展全流程闭环式矛盾纠纷化解,真正实现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只找一次人、最多跑一次”,着力构建“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工作格局。 

多方联动,建立“多元化”纠纷化解新机制

2024年,辉县市人民法院新收民事案件10032件,同比下降7.37%。“法院新收民事案件的下降,得益于市委政法委推出的‘三三四’大调解模式与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相融合,激活基层解纷一池‘活水’!”辉县市法院院长程淑芳说。

“三三四”大调解即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新难题,辉县市委政法委将综治中心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的主阵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推进基层治理,“抓前端、治未病”,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互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访调、警调、诉调、检调“四元驱动”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切实将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信访量降低、治安案件量降低、诉讼量降低、群众满意度提升“三降一提升”目标,收到了“化解一件、解决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2025年1月,原告霍某、侯某、张某等5位农民工为被告杜某打工,欠其工资27764元,经多次索要,被告仅支付5000元,仍欠其22764元。无奈之下,原告将其诉至法院,请求支付剩余工资款。经分析研判,将此案分流至辉县市人民调解协会进行调解。调解员接到此案后,第一时间与双方当事人取得了联系,调解员秉持公正、中立的原则,积极引导双方理性沟通,帮助他们认识到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经过调解员的不懈努力,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杜某同意在约定时间内支付剩余的22764元工资款给汪某,该起矛盾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给群众吃了颗“定心丸”。

2025年4月3日下午,赵固镇陈女士专程来到辉县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将“公平公正,司法为民”的锦旗,送到"山楂红"调解室王老师手中,以表达自己的诚挚谢意。据悉,该纠纷涉及金额较大,欠款时间较长,但在王老师耐心细致的调解建议下,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2024年年11月,辉县市政法委联合辉县市妇联,招聘5名专职调解员,成立了“山楂红”婚姻家事调解室,主要负责婚姻家庭领域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开展婚姻法律知识宣传、婚姻教育、调处纠纷、情感疏导等服务,2024年,该调解室接收诉前委派案件139起,调解成功68起,调解率达到48.9%,在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退休检察官张金禄秉持"以人为本、依法调解、公平公正"的工作理念,成立了“六尺巷调解室”,倾力打造的品牌调解室;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案件150件,成功调解70件,调解成功率达47.7%,受到了众多当事人的好评。 

延伸链条  探索“全域化”治理新格局

辉县市坚持把综治中心打造成基层社会治理主阵地,做到对社会面矛盾纠纷敏锐感知、及时化解,实现从事后应对处置向事前有效防范、从碎片化管理向全周期管理、从模糊治理向精准治理的深刻转变,推动社会治理手段、模式创新跃升。县级层面建立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一体化运行的纵横贯通的综治中心智能化信息平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分析研判、防范化解、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功能,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做到信息全收集、问题全掌握、矛盾全化解、处置全流程。

辉县市大力发展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要求各乡镇(街道)配备不少于2-3名专职调解员及若干兼职调解员,做到专人专用,有条件的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要配备1人以上专职调解员,建立调解专家库,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形成“大调解”工作格局。

2024年,辉县市诉前调解分流案件6552起,共化解2149起,化解率达 32.80% ,法院民事收案量8135起,较去年同期下降 7.84%,位居新乡市 11个县(区)之首。综治中心真正成为矛盾纠纷“集散地”、多元解纷“桥头堡”、社会治理“晴雨表”,有力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期盼。辉县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经验先后被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日报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今后我们将继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案件分流机制、提升服务质效,将矛盾纠纷“三三四”大调解工作向纵深推进,实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科学化管理,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着力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辉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浩鹏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