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一鸣
在上一期,我们了解到的是:火车上的小朝廷,和旅途中的所见所思。在御用火车上,慈禧太后所在的车厢等于整个清宫,富丽堂皇、奢华无比,整个中国从政治、军事到经济上的种种动向都由她在这半节车厢里决定。
火车沿途会有大小官吏献礼,对于他们的忙碌和奉承,太后根本不会在意。看到窗外荒坟,她也会生出悲悯之心,思考生死问题,这并不会改变她奢靡生活的习性。
去往奉天的途中,袁世凯的献礼会是什么呢?请各位读者继续往下看---
①袁世凯的献宝
御用列车行驶到天津时,袁世凯举行了隆重的接驾盛典。
为了迎接慈禧太后的短暂停留,他特地修建了一座新月台。这座月台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把天津站隔开,另一个是避免太后去踩普通人走的月台。
列车靠近月台时,天津及附近的所有重要文武官员全都按照品级打扮,早早在此恭候。袁世凯在前面一些,虔诚地俯伏在地。
在女官德龄的印象中,袁世凯这个人性情暴躁,傲慢无礼,目中无人,平时喜欢乱发威风,恨不得将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全都砍头了事。
这种态度,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他性情耿直,光绪就被他的表象所蒙蔽,在戊戌政变中吃了大亏,最终沦为傀儡皇帝。
当年,慈禧太后将政权还给光绪后,自己去颐和园休养去了。坐上龙椅的光绪,决定将新政推行到底。
为此,他特地将袁世凯从别的职务上调过来,给他一队人马,打着护驾的旗号在颐和园驻扎下来,限制太后自由,以免她阻扰新政。
这原本是光绪暂时的举措,谁知袁世凯一心为自己打算,将光绪的命令当作晋升的资本,偷偷跑去拜见太后,谎称光绪派自己暗中行刺太后,而他实在不忍心,所以前来上报。
这一闹剧的结果是,慈禧太后重新执掌政权,而光绪从此陷入无边苦海。
有这样一段前程旧事,当袁世凯及其他官员上前朝拜时,站在慈禧太后身后的光绪是怎么一种反应呢?
书上是这样写的:“光绪什么话也没有说,甚至连动都没有动过。很明显,这个让他永远不得自由的奸臣,在他心中已经一文不值。
他用自己极度的冷漠向人们表明,此时,他唯一的仇人袁世凯就跪在自己面前,但他根本不把这个人放在眼里。”
为讨好慈禧太后,袁世凯费尽心机,准备了一支西洋乐队,乐队长是他花重金送去德国学过音乐和作曲的,此人归国后,成为当时中国屈指可数的西洋音乐家。
当慈禧太后走下月台,乐队演奏起《马赛曲》。对第一次听西洋乐的太后来说,新鲜感盖过一切,所以,尽管这是法国国歌,但她照样非常高兴。
她本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又喜欢新鲜事物,《马赛曲》听完,立刻霸道地让袁世凯把这支乐队借给自己,一起乘御用列车去奉天。
奏乐结束,各位官员开始献宝。袁世凯献上的宝物,是一对专门派人从印度带回的鹦鹉,他亲自调教了半年,能非常清晰地恭贺“老佛爷吉祥”“老佛爷平安”。
这件特殊的礼物,让众人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太后的欢心。
②最喜欢李白和孔子
这次天津站的接驾典礼,让大家都很兴奋,就像过节的感觉。可是在慈禧太后眼中,这场盛典就像家常便饭。
平时在宫中,经常举行大大小小的仪式,面对各种仪式,她绝对不肯放松,总是特别庄严肃穆,只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太难了。
她在列车上的小朝廷里正襟危坐,眼睛关注的不再是珠玉古玩,而是自己备受宠爱的一条小狗,和袁世凯献上来的两只鹦鹉。
那两只鹦鹉看起来非常漂亮,可它俩的可厌之处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叫着,总能听到它们颠来倒去地喊“老佛爷吉祥”“老佛爷平安”。
对此,几位御前女官觉得脑袋都被它们吵炸,而太后不仅没有感到讨厌,反而一听到它们叫喊就会笑起来。
随着天气转暖,加上御用列车离北京越来越远,平日的是是非非都被抛却脑后,大家心中轻松、兴奋的感觉难以言表。
慈禧太后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有一天,她对御前女官德龄说:“春天真是可爱!这暖暖的天气,让人感觉自己变得年轻了。它是年轻人的季节啊!”
说完这话,她还吟起古诗《春晓》,音调低沉而优美。
慈禧太后在诗词鉴赏方面颇有造诣,背诵古诗是常有的事。中国古代那么多诗人,她唯独对李白赞赏不已,李白的诗歌,她几乎全都读过,甚至都能默诵。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时的清朝廷形成了一股风气,凡是能吟诗的文臣,都把模仿李白当作一种荣耀。
除了李白,太后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孔夫子说过的很多话,她都烂熟于胸,不管批阅奏章,还是训话臣下,总喜欢引用几句,仿佛这样可以令她的语言增加无形的威力。
列车离开天津后,没过两天就快到山海关。经过一个地方时,看到一条大河,像一面澄蓝的镜子,周围是无边无际的田野。
见此美景,太后非常高兴,立马下令停车,以便下车好好欣赏一番。她为忘记带游艇而觉得可惜,不然可以在这里好好游玩。
御前女官德龄私下问太后,假如带了游艇,打算怎么玩?
对此询问,她讲出自己的新奇想法:让几位御前女官跟自己一起坐游艇,其他人留在列车上,列车要慢慢开,同游艇一起往前行驶。
如此,泛舟的乐趣有了,观看御用列车缓缓行驶在铁路上的乐趣也没有错过。这两样乐趣要耗费多少人力,她却不曾考虑。
③第一次回到故乡
这次奉天之行,对慈禧太后来说其实很辛苦。她毕竟年老了,平日过的都是优哉游哉的生活。
大概是兴奋的缘故,她似乎一点都没有辛苦的感觉,情绪高昂,毕竟要去的是她自己的先祖——叶赫那拉的故土。
那片土地,繁衍了她的家人,也孕育了她自己。
清代历朝皇帝和太后当中,除了全盛时期的乾隆皇帝,慈禧太后是第一个回到故乡的人。
京奉铁路依海岸线而建,透过车窗,向东望去,能看到若隐若现的辽东湾海岸。旅途中,慈禧太后不仅下车欣赏河流,还去到长城入海的地方,面对残损的建筑,感慨万千地说道:“当年用来阻截我们的山海关,也向我们敞开了大门。大概几十年后,几百年后,人们慢慢就会记不清楚古代皇帝为什么要修建这条万里长城了,直到有一天将这些全部忘记!”
列车开到奉天的前一站皇姑屯就停了下,剩下的路程要靠那顶尊贵华丽的銮舆。
当銮舆安排妥当,包括御前女官在内的随行人员都得赶去奉天禁城,摇身变成恭迎圣驾的人。整个迎驾过程,就像做戏一样。
随同他们一起走进去的,还有宫中那支古乐队,和袁世凯调教的西乐队。因为在举行迎驾仪式时必须奏乐。
在女官德龄看来,无论外在形式,还是内在情感,她们和普通人回家乡都显得大相径庭。
普通人回家乡,是受到自己内心的情感驱使,主动而为之,但她们却是被动为之,想来也得来,不想来也得来。普通人回家乡,是重游故土,她们却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家乡。
所以,表面看起来热闹欢喜,内心却在上演一出悲剧。
当太后的銮舆抬进宫殿,当时那种气氛,在庄严肃穆的古乐的渲染下,众人像是正在一个荒凉的古庙里膜拜一樽可怕的神像。
太后走出銮舆,静静站立,对这里带着历史尘埃的景物看了很久,然后迈着细小而矜持的步伐踱来踱去,表面上看起来镇定自若。
过了很久,她用柔和的语气低声说道:“这才是我们的土地!今天真的来到这里了,第一次踏上了这片土地上。回来了!开始过我们往日的生活吧!”
今天,我们读到的是:御用列车经过天津站,袁世凯举行了隆重的迎驾盛典,还献上一对鹦鹉。旅途中,面对春日气息,太后会背诵古诗,看见路边美景,她会下令停车,然后下车好好欣赏一番。第一次回乡,对慈禧太后和她的御前女官们来说,看起来热闹欢喜,内心却在上演悲剧。
往日的生活,又是怎样一种生活呢?请看下一回!(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老佛爷吉祥:慈禧鲜为人知的故事》、《我和慈禧太后》】
#创作挑战赛六期#
#记录的力量# #好记者讲好故事(2024)# #顶端冬日创作季# #暖暖和和迎接冬天# 作者,一鸣,喜读历史书,爱看历史剧,茶余饭后,闲聊历史上那些人和事。本人并非历史专家,趣说故事而已,诣在轻松生活,以史为鉴,趣渡人生。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