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过于严厉,对孩子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爸爸们也许认为对孩子严厉是“无伤大雅的”,甚至觉得严厉有助于树立威信,对孩子的教育有利。殊不知,成长在爸爸过于严厉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会因此受到诸多负面影响。
第一,会影响孩子优良个性和品质的形成
有的爸爸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一种社会性,在爸爸的角色中,孩子可以感受到作为群体中人所应具备的一些品质,比如独立、坚强、果断、勇于冒险和克服困难、富有合作精神等,这会使得孩子能够快速从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人。
如果爸爸过于严厉,则可能会使孩子具有较多的依赖性,缺乏自信和进取心,同时难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道德品质方面的发展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二,影响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认同
在爸爸对孩子的影响之中,性别角色是最突出、最深刻的一面。
爸爸平和、积极地和孩子交往,有助于孩子对性别态度有一个积极、恰当且灵活的理解。健康的父子关系中,爸爸不仅为男孩子提供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也为女孩子掌握女性角色提供重要参考。
有研究表明,男孩在4岁前如果经常接触爸爸过于严厉的一面,那么其在性别角色中会倾向于女性化。而到了少年后期,他们则会表现出过度男性的倾向,如争强好胜、攻击性强等,似乎在有意抵御自身“缺乏男子气”的弱点。
第三,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
爸爸对孩子过于严厉,可能会影响孩子和周围人的关系。这主要有两种表现:
1、没有自我
孩子从小在权威的压制下长大,习惯了服从命令听指挥,总是一副没有自我的样子;
2、目中无人
孩子学会了爸爸与别人沟通的方式,也会总是对别人命令呵斥、大呼小叫,永远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
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对他的人际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可见,严父早已过时。
我们更希望爸爸们应该追求做一个有爱的父亲,做一个展现温柔而又有阳光的父亲,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有利的。
宽容宠爱孩子的爸爸,亲子之间的感情更融洽
很多爸爸觉得对孩子严厉一些是为他们好,因此总是对孩子很“残酷”:
孩子做不完的事情,爸爸会呵斥他们做完。
孩子走路时体力不支,爸爸大多会让他们坚持,而很少将孩子宠爱地抱起来。
甚至孩子的饭实在吃不完时,爸爸也会教育他们不许浪费粮食,让他们勉强将饭吃完等。
爸爸总觉得对孩子严格要求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却在无形中拉开了和孩子的距离。孩子会在这些小事中逐渐加深恐惧,从而疏远爸爸。
我小时候话就特别多,吃饭的时候总爱不停的说话。中国传统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妈妈也会温馨提示:“赶紧吃饭,吃完饭再说,一会菜凉了。”
而我爸爸却说:“说吧,一天到晚在学校,就吃饭这会可以和家人讲讲话,尽管说。菜凉了再去热热。”
所以,爸爸们不妨放下严厉的面具,适时对孩子们宠爱一些,或许你的角色少一些威慑力,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就会更加亲切。
记得看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张亮的儿子天天每次在赶去集合的路上,都要上演一番“困和累”的戏码,走不了多久就会嘟囔自己走不动。
而张亮从没有因此责怪过天天,总是一把将天天扛起来,用特殊的“扛抱”方式带着天天前进。天天每次趴在爸爸的肩上都是很开心的。
在整个节目过程中,也可以看出由于张亮对天天的疼爱,使得彼此的感情有多么深厚。所以适时的疼爱孩子、宠爱孩子,并不会折损爸爸的“男子气概”,反而会让爸爸显得更加有爱。
爸爸给予孩子自由,不强制,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很多爸爸觉得,自己在家中必须扮演“强权”的角色,如果给孩子过多的自由,孩子的成长就会变得随意,但事实恰恰相反。
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需要五大自由:看、听、感受、幻想以及情绪的释放。
如果爸爸总是喜欢用自己的判断去取代孩子的判断,不给孩子思考和决定的自由,也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正常的情绪,那么孩子的心理防御系统就会形成这样的认知:总是觉得自己在犯错、不如别人。
如此一来,孩子自然会变得自卑、怯懦,甚至发展成社交恐惧。
其实只要是不影响孩子身体健康的事情,爸爸都应该鼓励孩子去听、去看、去感受,然后再从成年人的角度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事物。这样,爸爸和孩子之间良好的亲子关系自然就会很融洽。
从而孩子的性情往往能够因此而变得宽容豁达、轻松活跃,很多孩子身上的天赋都是在这种教育环境下被发掘出来的。
所以,爸爸们一定要对孩子更加宽容一些,不要让“家长制”的作风进入家庭,让孩子能够自由发挥、自由感受:
他想去观察蚂蚁、看毛毛虫,就让他不受打扰地看个够。
他挨训、挨打了想哭,就不要逼他强忍着。
他想出去玩,就别总拿学习来管制他。
当身为爸爸的你真的能这样做时,那么,你不仅会成为非常受孩子喜欢和爱戴的爸爸,还会成为一个教育出优秀孩子的成功爸爸!
寄语:
爸爸的爱,是一个人幸福童年的重要组成元素,而童年的感受,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爸爸要想给孩子一生的美好印象和正面影响,就适时收起严厉,以爱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