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宁县的嶕峣山镇(原小界乡),隐匿着一处回族文化的瑰宝——王沟清真寺,她静静地坐落在风景如画的王沟村。这座清真寺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末年,她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回溯往昔,王沟清真寺的诞生颇为简陋,仅由三孔朴素的土窑构成,那是清末回族民众智慧与信仰的结晶。步入民国初年,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清真寺迎来了首次扩建,而到了三十年代,她的规模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198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也为清真寺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原来,这里汇聚了81户、共计405人的回族教民,他们遵奉着格迪目教礼,共同守护着这份信仰的净土。
如今,有一部分村民移居洛阳、洛宁县城等地。
注:格迪目:格底目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古老、陈旧,它来源于伊斯兰教四大法学家之一的哈乃斐学派。
清真寺内,有1位德高望重的阿訇引领着信徒,还有2位满拉辅佐左右。
注:阿訇:是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波斯语音译,意为“教师”“学者”。亦译“阿衡”“阿洪”等。
注:塔里甫,又称“满拉”,伊斯兰宗教学校的学生。旧译“满喇”、“曼拉”。
步入清真寺,你会发现这里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元素。三间古朴的旧殿大殿巍然屹立,四间净水堂静静地守候在一旁;南北厢房共计六间,错落有致。
而新大殿则以砖混结构拔地而起,与旧殿紧密相连,古新交融,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此外,这里还设有三间女礼拜殿和三间女净水堂,充分体现了对女性信徒的尊重与关怀。
在清真寺的藏书阁中,四部珍贵的《古兰经》静静地躺在那里,它们既是手抄本与排印本的完美结合,更是回族文化的瑰宝与传承。每一页纸张都承载着先贤们的智慧与教诲,引导着信徒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顶端冬日创作季# #洛宁王沟清真寺#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